:::
《我是红》(Stephane Choucan 摄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提供)
舞蹈 2023 Camping Asia开幕作

《我是红》 「美」该如何被定义?

2023 camping asia:《我是红》

2023/11/21  19:30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大剧院

2023年Camping Asia即将于11月20日至12月1日于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展开,除了丰富的课程、工作坊之外,亦带来11档结合舞蹈与各种艺术形式的表演节目。开幕作品为肯亚艺术家万吉鲁.卡穆尤(Wanjiru Kamuyu)的《我是红》(Portraits in red),将于11月21日演出。

生于肯亚内罗毕的万吉鲁.卡穆尤,16岁时随母亲移居美国,拥有费城天普大学MFA(表演、编舞、教育)学位,并在纽约展开艺术职业生涯。2007年起在法国国家舞蹈中心支持下,她长期在法国进行创作。如此特殊的双重文化背景与跨越三大洲(非洲、北美、欧洲)的多元文化生活,让卡穆尤对于当代社会里不同文化之间对美的定义,和对身体的既定印象有著敏锐的观察,亦成为她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如2015年《相遇的那一刻》(At the moment of encounter,2015)即透过意象化的手法,探讨当代社会中不断变化的身体内部景观与外部能量冲突。

《我是红》(Stephane Choucan 摄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提供)
北美馆-小世界12/4-11广告图片

《我是红》的灵感来自卡穆尤2005年的独舞作品《螺旋》(2005/2013),邀请同样来自非洲的罗宾.奥林(Robyn Orlin)担任戏剧构作重新编创而成。而罗宾.奥林也是今年8月台北艺术节中带领「动动舞舞团」来台演出《我们脚踩无敌风火轮,五光十射你的路,与魔鬼共舞在1820》的编舞家。

在《我是红》里,卡穆尤以鲜红色成为整支舞作唯一的色彩,借由鲜红色布幔描绘出一幅自我肖像画,同时对当代社会提出质问:美的标准为何、是谁的审美标准,以及关于女性身体物化/异化和受制于种族和社会所塑造之审美观的质疑。红色,向来给予人一种刺激、强烈的视觉。红色,也是血的颜色,它能象征生命之源与自由,也能象征暴力与攻击。作为一种色彩,红色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因为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或者社会风俗习惯的制约,进而影响人们对于色彩的原有印象。正如美一样,所有的美皆是被定义而来。

Bravo-11/10-12/31广告图片
编舞家万吉鲁.卡穆尤(Cyril Mulon 摄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提供)

鲜红色布幔在舞作中既是道具,也是服装,很值得观察和品味。舞作开始时鲜红色布缦大面积地覆盖在舞台与人体之上,搭配昏暗的灯光,仿佛母亲的子宫,也仿佛是深海。随著时间的推移,布缦时而像是人体的肌肤般是身体不可或缺的部分,时而像是服装成为身体的展示、包裹与武装工具。有时则像是身体的延伸,引导观者开展诸多关于身体的想像。当你以为似乎看到传统认知中的时尚审美时,又立即被卡穆尤打破,或者以诡谲姿态挑衅你原先身体想像。

对卡穆尤来说,当代舞蹈的身体语汇根植于舞踏丰富且变化多端的动作技巧,与非洲大陆和离散侨民的舞蹈影响,因而,如何在身体中体现这样的存在状态,成为卡穆尤重要的编舞语法。因此,在《我是红》里,偶尔会看见夸张的戏剧性手势与脸部表情,也会看见好似舞踏的身体质地,或是从非洲舞蹈身体质地淬炼出的符码语言。这同时也呼应了卡穆尤自身的多元文化背景脉络。

全球化的资本经济市场使得消费型大众文化深刻影响民众生活,经由时尚文化、影视文化带起的审美模式,几乎主导了民众对于美、对于身体的认知与想像。卡穆尤呈现的各种身体姿态之间,流露出的是对这个体制的抵抗,以及试图挑战根深柢固的美丽准则。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3/11/17 ~ 02/17
Authors
作者
香港artmate-12/5-11艺术家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