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黑暗的蓝山中,微小的萤火簇拥,表演者必须更真实地感知及表现空间。(江之翠剧场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感觉亚洲|路径02:身体之间(二)

在南管与舞踏之「间」

魏美慧回顾《朱文走鬼》的跨域学习

江之翠剧场的梨园戏与日本的舞踏首度结合的创作《朱文走鬼》,首版发表于2006年新点子剧展,由友惠静岭执导。这是一部传统剧目,讲述北宋年间落第秀才朱文与养女一粒金的人鬼恋。

因为这项演出计划,江之翠与日本舞踏团体「友惠静岭与白桃房」开始密集接触,先是在上半年请来芦川羊子、天乃宇受美等3位舞踏表演者来台举办两次舞踏工作坊,然后再由导演友惠静岭与江之翠进行密集排练,但其实,这不是我首次接触舞踏。

在舞踏中「变身」

我与舞踏的初接触是在1994年,台北艺术大学举办的工作坊,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大野一雄示范,看到一位年迈的男性模拟女性动作,还有大野庆人带领学员做的步行练习。整体而言,并不吸引我。后来回想,当时我认为雅俗共赏的艺术,需要合乎小孩与年长者的喜好,习惯的是和谐、对称的美感,大野一雄透过表演所要传达的事物,对我是陌生的,以至于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共鸣。像初看Rika(秦Kanoko)的舞踏时,我对她脏、坏、不整的服装及造型感到质疑,直到整个人被带入她的表演,感觉到她一颦一笑中的精神性与动静,开始思考表演中想传达什么之后 ,才喜欢看Rika的表演。

第二次接触舞踏是在1995年,与江之翠团员一起参加由「多面向舞蹈剧场」主办,芦川明乃带领的「另类舞蹈营」。芦川的引导以打开各部位的「眼睛」为指示,更著重在「部位与空间所产生的细微体会」,因此,在练习中除了努力感知少用的身体部位之外,也需要更专注地觉察动作时的气流、风的吹动、光线的温度、与建筑物的距离、所在空间的材质等关系。由于芦川在过程中给予的指示相当明确,使学员容易进入、感知身体。至于模拟大自然的想像练习,则产生放弃自我、归零,而后改变身体质感以达到变身的效果。

但第一次对变身有明显的感受,是在Rika于1999年所带的「身体花园——日本舞踏工作坊」中,为期10天的工作坊,她不断提到「舞踏的精神是真实」。第7天的练习是要做出「身体扭曲,无法控制,但强烈地要向前进」,我想像自己是一名智力停留在7、8岁的脑性麻痺患者,半身不遂,母亲引导我往前。我真实地感受自己沉甸甸的身体,感受手部、骨骼紧紧贴著地板给予的支撑、两手及上身肌肉在匍匐前进时的松紧、风吹过毛孔的清凉,汗水在身体出力间慢慢成滴滑落,不遂的下身犹如拖著什么,感觉光线照射皮肤,同时感觉周遭的空间环境,停下喘口气时看看身旁的人在做什么,从彼此对看的眼神回到对爱的期盼,以及想像前面的母亲笑脸传来的温暖的爱意与鼓励,然后顺著这股冲动,不断努力往前进。

我全心投入工作坊,个别练习做完时感觉身体内激荡不已,几乎要发抖。结束后,我感觉内在有一部分被打开,整个人呈现平静而舒畅的状态。在变身的体验中,我感觉到一种疗愈的效果,自发现之后,每一次上课我都感觉到自己某些内在深层的部分被一一抒解。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魏美慧

于1992年底即加入筹备中的江之翠剧场,多方学习生、旦、丑等各种脚色,而以生脚演出最为频繁,亦多次以梨园戏会遇现代剧场。在《朱文走鬼》剧中饰朱文一角。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