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岛屿恍惚》(邱条影室Tshio-Tio 摄 坏鞋子舞蹈剧场 提供)
焦点专题 Focus 2024秋天艺术节专题(二)艺术家特辑╱林宜瑾 观察笔记

《岛屿恍惚》 与岛共身:肉身与音场的多重交汇

当代的舞蹈剧场是众元素之歧异交汇的时空学。踏入坏鞋子的美学力场,在 àn身体引动之下,声响、音律、物件、灯光、服装,甚至观众的视线,皆不断开展错置与并存的共身术。而其中的流变力线,透过田野与剧场之间的转化工法,擦响一次又一次与岛的共鸣。

舞者刘昀、陈恩绮与刘俊德长期参与坏鞋子的作品与田野踏查,并从中持续思辨/实验一种与岛土共在的肉身论。在2022年坏鞋子的「年度田调回顾」座谈中,刘昀便曾分享道,在跟随茶山部落猎人Basuya溯溪越林时,Basuya告诉她要「把山看进眼睛里」,而当她试著如此操作,竟意外发现后背受之连动而放松,并让双脚更踩稳地面(注1。另一方面,舞者陈恩绮以「浸泡式出阵实战」形容舞团跟随北管子弟轩社出阵、即兴上场的身体感,其不若舞台上的既定动作谱码,而是必须更专注于周围纷乱而随机的讯息,并时刻跟上回应(注2。刘俊德则谈及,现代人过于习惯将自身日常生活与「传统」和「自然」切割,仿佛后二者已然属于前一个时代的残余物,而坏鞋子的田野之行与 àn身体的转化,正为了介入其中、「成为通道」(注3,在剧场里打开各式界限,(再)串连起人与土地的生命韵律。于是,我们在《吃土》(Tsiah Thóo)(2020/2021)的两个版本中,皆可体受舞者们位处「向外跨度」与「内返自身」之间,层层叠峦般的身体思辨(变)与对练。

然而坏鞋子缠绕著「传统—当代」或「文化—生态」的肉身论,或不仅是玄妙抽象的演绎。在我参与坏鞋子排练的过程里,第一个生猛撞入感官的,其实是舞者们与林宜瑾为了工作「àn」的身体感所创造的语汇。比如,华语的「挖挖八」乍听之下清脆俏皮,却难以对应任何具体语意,而事实上这组词语既状声、亦表意:感受身体内里一种黏稠质地的空间里,动能以画八字型流转;又或如「拖蜗牛」、「拉竿」、「抖抖抖」等,即为使用浅白生动的语言图像描绘不同的身体动能方法,及其呈映的松紧、慢急、弱强、黏腻或俐落之韵律。坏鞋子的àn身体更取径「台语」作为身体运动之想像/实践资源,像是「湠(thuànn)」或「含身(kânn-sin)」,分别来自日常用语与传统戏曲身段,前者指涉一种绵延蔓状的滩软化开,后者则具象化向内收回的波状身体动能,并拖曳出弧形曲线空间的含蓄力道。凡此种种语汇,并非全然由编舞家林宜瑾主导创造,而是在与不同世代、剧场背景、族群出身的舞者之共同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现形。如此语言调度,不亦正折射出当代台湾身体之日常生活经验、文化民间技艺,以及岛屿地景之间的协商与交混轨迹?

凝视聂光炎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