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中对「法」的认识
宇航的戏曲手记

戏曲中对「法」的认识

当我们认识到「圆」是戏曲舞台的美感来源时,就不难解答戏曲学员第一堂课必从「起云手」开始,老师借太极拳的概念来启发我们,通过揉球、上推、下拉、转腕、展肩、撑掌、变脸、聚光各环节,眼神引领为表,气息渗透作里,紧随每一步骤,训练我们手部、眼睛、身形、步伐的高度协调统一,经过长时间枯燥且艰苦的肌肉控制训练,形成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肌肉记忆。

当我们认识到「圆」是戏曲舞台的美感来源时,就不难解答戏曲学员第一堂课必从「起云手」开始,老师借太极拳的概念来启发我们,通过揉球、上推、下拉、转腕、展肩、撑掌、变脸、聚光各环节,眼神引领为表,气息渗透作里,紧随每一步骤,训练我们手部、眼睛、身形、步伐的高度协调统一,经过长时间枯燥且艰苦的肌肉控制训练,形成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肌肉记忆。

每一位戏曲表演者的培养过程,都绕不开戏曲唱腔、念白、做表、武打等基础技能训练及对手、眼、身、步、法等基本技巧的精致度雕刻,方能成就戏曲演员在舞台上游刃有余的艺术表现,即所谓常挂嘴边的「四功五法」的训练口诀。唱、念、做、打与手、眼、身、步讲来具象便很好理解,那么「法」讲的是什么呢?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几十年的艺术实践,揣摩积累出许多表演经验与手法,余理解万变归宗,皆归于「法」:方法、法则、规律。

一切的原点动因皆在追求一个「圆」。戏曲基础训练强调一个「圆」的概念,这本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美学思想在戏曲舞台上的呈现。当我们认识到「圆」是戏曲舞台的美感来源时,就不难解答戏曲学员第一堂课必从「起云手」开始,老师借太极拳的概念来启发我们,通过揉球、上推、下拉、转腕、展肩、撑掌、变脸、聚光各环节,眼神引领为表,气息渗透作里,紧随每一步骤,训练我们手部、眼睛、身形、步伐的高度协调统一,经过长时间枯燥且艰苦的肌肉控制训练,形成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肌肉记忆。为今后学习剧目课程时,遇到或简练甚或繁复的戏曲身段时,皆有意识地由圆带动,身形意合一。万物不离一个「圆」的法则,「圆」就是一切规范与美感的肇始。有了上面所说的「圆」的基础法则,继而延伸到气息引领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前先后、欲后先前的方法,这就是我们所讲「起、承、转、合」的「起」,行话称作「起范」,目的是扩展表演幅度,让程式表演的功架醒目,再佐以服装、道具、容妆等各面向辅助,形成戏曲舞台各个层面、成比例同步夸张的视觉效果。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小时候上身训课时,老师总是用浅显且易理解的开启手电筒转旋间中所形成散光聚光的现象,来启发我们眼神的运用。我想这是一个对比度的原理吧,运转中含神散焦与放光聚焦的交替运用,更突显了「亮相」瞬间瞪眼凝神的明亮。如果我们总处于散光含神状态,会给人以迷离衰弱感,反之总处于聚光瞪眼状态,就让人感觉傻大黑粗,愈瞪愈无感,愈瞪愈无神。生理上各人眼睛的大小因人而异,天然局限是存在的。然而通过眼神收与放之间的灵活拿捏,小眼睛也能炯炯有神,表达自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取决于大小,而在于会用。用眼神透射心之所想,讲来或许玄妙,上纲上线亦不为过矣。

论角度的重要性

我想说戏曲身段是一门45度角的艺术。我曾在网络上偶见两帧美国国鸟白头海雕的正侧面照片,侧照雄伟挺拔鹰气逼人,正照则目光呆滞耸肩探脖,我立刻有顿悟,瞬间想到了老师所强调「子午相」的重要性。横平竖直的丁字步,自然形成身体侧向一边的45度角,在此基础上拧身转头,正是戏曲最讲求的亮相要子午、身体有阴阳的概念。如果像一块门板直面朝前,落于平面化,顿失角度之美,实为形体大忌。每位艺术家都想把自己最完美腰身与线条示人,男生收臀、吸腹、挺胸、抬头加上必须的子午相,便有了尚武之精神;女生掂后脚外加子午相,强调一个提侧后胸腰,更显婀娜曼妙之感。需谨记保持45度侧身,始能达成您对身形美感的心之所求了。

(本文出自OPENTIX两厅院文化生活)

PAR广告买二送一广告图片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4/12 ~ 2025/07/12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