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音符到洋葱,我的不专业料理疗愈理论
路边的日本人

从音符到洋葱,我的不专业料理疗愈理论

为什么会喜欢烹饪呢?因为这件事需要结合「经验累积」与「脑力激荡」,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例如某个食材加上哪种调味料会变成怎样的味道?某一种食材应该怎么煮、煮多久会变成怎样的口感?曾经吃过令人惊艳的料理用了哪些创意、有什么是可以偷师或可以举一反三的?无论是简单或复杂的菜式,我们都会先凭过往的五感记忆在脑中进行模拟,让诞生的成品更接近于期待,有时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为什么会喜欢烹饪呢?因为这件事需要结合「经验累积」与「脑力激荡」,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例如某个食材加上哪种调味料会变成怎样的味道?某一种食材应该怎么煮、煮多久会变成怎样的口感?曾经吃过令人惊艳的料理用了哪些创意、有什么是可以偷师或可以举一反三的?无论是简单或复杂的菜式,我们都会先凭过往的五感记忆在脑中进行模拟,让诞生的成品更接近于期待,有时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每个人抒压的方式都不同,有人喜欢散步,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喜欢看书。身边比较亲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跟音乐完全无关的抒压方法就是「炒洋葱」。炒洋葱为什么能够抒压呢?因为要将洋葱炒到出现焦糖色通常需要至少30分钟,这样慢慢翻炒、慢慢看它变色的过程对我来说很抒压,而透过「炒洋葱」竟也让我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烹饪。

上大学前我都住在家里,每天妈妈都会为家人准备三餐,而我从小也被叮嘱不准买外面的东西吃,一定要回家吃饭,所以对于食物我几乎没有特别思考自己想吃什么或是喜欢吃什么。18岁到美国念书是我第一次出国,在应付忙碌的课程之外,「吃」成为了最有意思的生活体验,因为波士顿这里可以吃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料理,很多都是我从来没吃过的,像是甜甜圈、披萨、龙虾、墨西哥料理、希腊料理、中式料理、泰式料理、印度料理、巴西料理等等,无论吃什么我都觉得既新鲜又有趣,仿佛世界的样貌以另一种方式在我的舌尖上展开了。

在家工作的我,解锁了料理技能

在美国念书的开头半年我住在宿舍,除了外食还有学校的食堂可以依赖,但有一回我得了重感冒连续发烧3天,发现学校食堂竟然完全没有适合病人吃的清淡食物,让第一次孤独熬过病痛的我备感无助:「啊,如果有厨房可以让我煮一点粥就太好了……」所以我决定搬离宿舍。与同学分租公寓后,没有办法常常外食的穷学生的我开始尝试自己做饭。离家之前我从来没有下过厨,只好参考室友怎么做跟著学,再加上一点创意与想像力来照顾自己的胃。记得我常常做的一道是白饭和火腿、培根、红萝卜等蔬菜炒一炒,再加上番茄酱拌一拌的「类炒饭」,味道应该还不错,虽说那时主要是为了填饱肚子,但能自己下厨还是有点小小成就感的。

毕业后回到日本工作,因为上下班时间很不固定,我也就没什么机会在家煮饭了。一直到开始在台湾生活,我的家也是我的工作室,待在家里的时间很长,我的料理技能也终于有机会一步步解锁了。

原本我和太太的生活模式是自炊和外食各占一半,但近几年网路上的资讯愈来愈丰富,透过 YouTube 等平台就可以轻松学习各种食谱,所以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家吃。「营养」和「健康」固然是想自己做菜的原因之一,但还有一个更大的理由是为了「调剂」与「开心」,也就是把烹饪当作工作中的休息时间来享受。我们会在前一天开始思考第2天的菜单,例如这一餐是中式那下一餐就西式好了,或午餐如果是日式那晚餐来个无国界融合创意料理吧。无论是出门买食材、傍晚准备餐点时和太太边喝啤酒边做菜,都是我非常期待的时光,尤其后来发现那些多数人觉得麻烦、感觉浪费时间的步骤,像是慢慢炒洋葱炒20、30分钟,或是为了让水煮蛋的蛋黄能在正中央而用筷子小心地在锅中滚动鸡蛋之类的小撇步,对我来说反而是一种既疗愈又放松的时光。

烹饪需要经验累积与脑力激荡,就如创作一般

除了烹饪之外,我们也会同时思考搭配的茶饮,并从颜色、大小、形状各方面来挑选适合今日菜色的碗盘,摆盘上桌后,快速拍照记录每次的成果,然后一起说「いただきます」开始享用(注)。饭后再一起洗碗、用布擦乾水分并放回原位,一餐就算大功告成。如果时间充裕,从头到尾大概会花上两个小时。当然工作较忙碌而没办法这么悠闲的时候,就会由我太太负责料理,而我还是会尽量参与,协助摆盘的准备工作或是饭后的收拾等等。

为什么会喜欢烹饪呢?因为这件事需要结合「经验累积」与「脑力激荡」,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例如某个食材加上哪种调味料会变成怎样的味道?某一种食材应该怎么煮、煮多久会变成怎样的口感?曾经吃过令人惊艳的料理用了哪些创意、有什么是可以偷师或可以举一反三的?无论是简单或复杂的菜式,我们都会先凭过往的五感记忆在脑中进行模拟,让诞生的成品更接近于期待,有时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呢。对我来说,这整个过程跟我创作音乐的思考逻辑非常地像,例如这个乐器加上那个乐器的组合会产生怎样的声响?这个和弦和下一个和弦该怎么安排才能让人感觉欢喜或感伤?无论音乐或料理,都希望能让受众感到「满足」,而当初只有能力想著填饱肚子的我,在经过漫漫岁月的磨练后,若能让我太太说出一句「好吃!」会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呀!

注:「いただきます」是日本从昭和时代开始推广,在开始用餐前说的一句常用语。意思不仅单纯是「开动」之意,而是对食物、对生命、对劳动者的感谢。

《霸王虞姬》交响组曲CD广告图片
2025╱2026 乐季最前线:国内篇广告图片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9/27 ~ 2025/12/27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