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室内合唱团(Taipei Chamber Singers)的第13张专辑《璀璨巴赫》(Bach Cantatas),是台湾合唱界迈向国际古乐(早期音乐)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历时3年的「音乐本真行动」计划的完美总结。这张专辑不仅是合唱团首次与国际唱片公司合作发行,更是他们第一张提供线上串流的专辑,以及台湾第一张以古乐版本诠释的巴赫清唱剧专辑。
跨越浪漫,追寻巴赫音乐的「心法」
长久以来,台北室内合唱团在「文艺复兴」与「当代音乐」两个相对的领域皆表现出色、屡获国际奖项。有鉴于在诠释巴洛克音乐时,台湾多数合唱团仍以「交响管弦乐团+交响合唱团」的模式呈现,较少关注「音乐本真演奏」(注)的观念。合唱团企划经理郑逸伸提到,当团队思考如何与古乐团合作时,欧洲古乐专家强调的重点并非只是音色或情感,而是「从手稿、乐器特性去理解音乐线条与音形的真实样貌」。他引用欧洲专家的说法指出:「他们能掌握心法,那个心法就是音乐的思维。」
为了掌握这样的演奏语汇,合唱团展开了为期3年的研究与训练计划,向欧洲古乐与巴洛克声乐专家取经,将欧洲领先的音乐语法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演唱技巧。
乐器与人声的共振
《璀璨巴赫》的制作阵容可谓星光熠熠,由屡获「留声机大奖」的古乐大师皮耶.韩岱(Pierre Hantaï)担任指挥。韩岱曾任教于巴塞尔音乐院,被誉为大键琴宗师雷昂哈特(Gustav Leonhardt)的精神继承者。
专辑邀集法兰西古乐团(Le Concert Français)4位欧洲顶尖独唱家合作——女高音朵洛.梅尔蒂(Dorothee Mields)、女中音玛格特.奥辛格(Margot Oitzinger)、男高音弗罗.西弗斯(Florian Sievers)、男中音马蒂亚斯.维尔(Matthias Vieweg)。
为达到巴洛克时期的演奏标准,合唱团经历了严格训练。郑逸伸透露,团内特别挑选16位成员参与,加上独唱家共20人。这正是韩岱心目中清唱剧的理想规模。在长时间的训练与排练中,团员们学会与古乐器「共呼吸」与「共聆听」:「我们第一次体会到,乐团老师们在演奏的时候是会知道你在唱什么、会去聆听、会希望渴望跟你在一起呼吸,然后再一起唱的样子。」
3年训练期间,合唱团邀请多位国际与台湾专业人士担任声乐指导,包括定居巴黎的马克.摹雍(Marc Mauillon)与台湾钢琴家谢欣容(Hsieh Hsin-jung),后者也在录音过程中扮演关键指导角色。
大师亲自认可的荣耀
本专辑于高雄卫武营音乐厅录制,选曲考量人员变动最小、篇幅均衡,并确保独唱家间的比例协调,收录韩岱亲自挑选的4首巴赫清唱剧,包括BWV 129《应当称颂主,我的上帝》、BWV 107《你为何要自寻烦恼》、BWV 99《上帝所为,即是有益》、BWV 137《赞美主,荣耀的大能君王》。专辑由法国 PARATY 唱片公司在欧洲发行,上扬唱片负责台湾地区同步经销。其国际发行能顺利成行,全赖韩岱亲自居中牵线。郑逸伸表示:「这是张大师自己认可的CD,首肯在欧洲发行。」
《璀璨巴赫》不仅展现了台北室内合唱团的艺术高度,更象征台湾与欧洲古乐界之间跨越时空的「复古对话」。这张专辑的诞生,不只是录音计划的完成,更标志著台湾音乐团体正式踏上国际古乐舞台。在欧洲唱片体系中与巴洛克权威合作,并以严谨标准完成制作,对合唱团而言既是荣耀也是责任,那就是让世界听见华人合唱团对巴赫音乐「回归原点」的深刻理解,也让台湾的声音被纳入全球古乐版图。《璀璨巴赫》延续了台北室内合唱团以理性、诗意与文化深度追寻真实声音的信念,成为一场从台北启程、连结欧洲、对话历史的音乐旅程。
注:音乐本真演奏(Authentic Performance)为二次大战后,国际乐坛掀起的一股风潮,音乐家们寻思「再现时代音乐风格」,深入考据时代的音乐语法、形式、乐器、配器等,力求重现巴洛克音乐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