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流平台因疫崛起 曼谷影劇魅力席捲亞洲
泰國影視龍頭GMM製作的《轉學來的女生》,2018年於泰國上映,但今年5月進入平台後立即雄霸排行榜,在台灣也備受矚目。
泰國影視龍頭GMM製作的《轉學來的女生》,2018年於泰國上映,但今年5月進入平台後立即雄霸排行榜,在台灣也備受矚目。
由於泰國文化部對傳統與當代藝術的資源給予長期不均衡,此類重新探索箜劇意識形態的當代作品,相當不容易取得政府支持。
第二波疫情來襲,泰國也爆發群聚感染,半數以上的博物館、表演廳、藝術中心皆自行閉館以減輕虧損。至此,藝文界真正進入冬眠狀態,狀態較去年更增愁雲慘霧。
泰國是全球少數仍持續開放藝文表演場所的國家之一,除去年11月如常舉辦曼谷表演藝術節,連方興未艾的學生運動,也以行為藝術的方式來表達。駐泰國歐盟代表處於12月推出國際人權日文化活動,首度聚焦表演藝術,呼應近期政治氛圍,由泰國舞蹈家皮歇.克朗淳「象劇場」擔綱,以身體舞蹈為七大主要弱勢族群發聲。
張贊桃小檔案 ▲雲門舞集技術總監及駐團燈光設計。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設計系碩士。一九八二年加入雲門實驗劇場。 ▲設計作品包括雲門近年重要舞作,如《狂草》、《烟》、《竹夢》、《行草》、《水月》、《白》、《流浪者之歌》等。 ▲雲門之外,也曾為台北越界舞團、果陀劇場、明華園、蘭陵劇坊、三十舞蹈劇場、金枝演社、舞鈴劇場等表演藝術團體設計燈光。 一聽到採訪計畫便堅持我們到雲門排練場的張贊桃,正是雲門舞集的技術總監,也主導雲門的舞台燈光設計,他謙稱家中無長物,但願與我們分享他以雲門為家的劇場 生活。採訪時正逢新的舞台地板送達,工作人員忙著洗去嶄新地板上的油膜,整個排練場熱鬧翻騰,轟隆作響,就這樣,進入了燈光設計師張贊桃的舞台與家。 在全暗的閣樓中檢示舞台燈光的魔力 雲門搬來八里已經十多年了,當初設置這座排練場的目的以實用為主,因此設計沿用工作室的模式,選在八里的主因是因為場地大,加上日後有可擴充的腹地。初來 時,荒煙蔓草,不時有山蛇闖入,但是排練場所在的這片美妙山景,卻也成了外國舞團參訪時羨慕的優質環境,就在這麼與自然並生的工作空間中,張贊桃成就了他 一齣齣的雲門大戲。 素樸直率的張贊桃,談及工作時,眼神每每綻放出耀人光彩,他展示了雲門燈光師工作的小閣樓;位於排練場上方的一間漆黑的 暗室,可以讓他確認每件登台舞衣在燈光照射下的精確色光。要真正測試舞台燈光的效果時,燈光師張贊桃也必須趁舞者練舞時,在排練場裡爬高爬低來調整燈光進 行「try out」;他笑說:「幸好在國家劇院就不必」。國家劇院專業的調燈梯,讓他的工作可以變得單純,得以專心觀察彩排的舞台燈光。 堅持手工畫燈圖,科技中保留一絲人味 仍用手繪燈光圖的張贊桃,說自己是手工派而非電腦派的,每一幕的燈光,皆在這一張張的平面圖剖面圖中成形,晒圖紙讓非常科技的燈光控制保留一絲人味,就如同 張贊桃的爽朗性格,是他專業之外,更貼近人情味的聯繫。長久在高音量的舞台從事幕後工作,太太說他「眼睛比耳朵好」,而對於日常光影也一定計較,不過在生 活上,張贊桃最注重的是「吃」。從特別因採訪而
劉權富小檔案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第一屆畢業,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藝術碩士。 ▲致力於電腦燈光(Moving Lights)與表演藝術之結合,燈光設計作品並跨藝術與商業領域,包含音樂歌舞劇、傳統戲曲、戲劇、大型演唱會、建築照明及舞蹈等。 ▲近年多與明華園歌仔戲團合作,並曾為台北新劇團、果陀劇團、國光劇團等表演團體設計燈光。 任教於台大戲劇系的劉權富,的確擁有劇場人的特質,洪亮的嗓音與活潑外顯的性格,如同一顆閃亮星令人視線不能轉移,而他的家洋溢著中國古意風,更令人流連忘返。 間接光源加古董家具,打造濃濃中國風 一進門,劉權富就認真介紹起家中的每處角落,只因家中充滿他與太太的共同珍藏,在燈光的安排上,劉權富認為居家光源是「基本光為主加特殊光」,他把日光白燈 列為拒絕往來戶,而居家愛用是間接光源,也就是他所認定的基本光。鋪陳特殊光的投射燈們,一律襯托著牆面上的木雕裝飾,不過在寬敞的客廳中,他還是忍不住 技癢,以包了色紙的投射角燈小小地幫牆面「烘托」出一些氣氛,更在客廳安排了十多組的燈光開關,用以切換各式照明,讓他與太太可以時時在舒服私密的這處居 家重心裡,喝點白酒、佐上起司浪漫燭光點點連情意。 劉權富家中有許多古董家具,多為老件,最老的是一件一百五十年的鐵梨木邊桌,因為太太喜 愛古董家具的歲月感,所以家中真的布滿濃濃的中國情調,而善用古董窗花等小件製作的居家風景,也在偌大的樓中樓家中隨處可見,不過兩人的收藏並不只有中國 品味,其實從峇里島、威尼斯、瑞士所帶回的小品也散見家中,這當中也蘊藏了劉權富與太太行跡世界的美麗回憶。 工作很科技,回家沉浸古味完全放鬆 因為家裡打理得非常乾淨整齊,所以劉權富最愛溺在家中哪都不去,「我覺得我家比五星級飯店還舒服」,劉權富也頑皮地說:「我的專長雖然在現代數位虛擬上,但 是我的家卻是這種古味洋溢的風格,反差很大。」我想是正由於他截然切割了工作與家的氛圍,因此回到家中的全然放鬆,也緩緩為專業補回一點一滴的創意活水。 擔心家中濃厚的中國風太過剛硬,劉權富也刻意將一些現代成分如矽酸鈣
台灣近幾年在美式百老匯歌舞劇、英式音樂劇、與最新訪台的法式流行音樂劇的紛紛做客之下,讓表演殿堂的舞台烘托得熱鬧非凡,觀眾發現到節目單愈來愈有看頭,便慢慢出現了三五好友上劇院看表演的風潮,這樣的消費力,對表演藝術的大環境無非是良善的,然而陳琪提出令人值得省思的相對觀點──台灣本土自製的表演市場正在急遽萎縮中。 有什麼素材,就製作什麼樣的劇 陳琪分析道:「要思索本土表演的應對之道,必須得先清楚外來表演的特長」,她表示,百老匯重視歌舞並進,同時角色也須具備演的能力,為了解釋情節,台詞在劇中有重要地位;而英式音樂劇如《悲慘世界》、《歌劇魅影》則是以接近一首首歌曲來推展情節,旋律是劇中氣氛營造的主題;法國為了走出獨創的路,選擇了幾乎無台詞的純粹歌曲演場方式,來呈現表演,如台灣觀眾不陌生的《鐘樓怪人》、《羅密歐與茱麗葉》,更特別的一點,是法式音樂劇包裝進了流行歌手的參與演出,而製作群也多是跨界劇場與流行音樂的能手,吸引了更多元的觀眾族群。 比照了國外經驗後,陳琪認為本土表演的前驅風格與典範,仍等待創建中,像去年她製作的歌舞劇《愛上卡門》,由於一開始就鎖定由歌手張惠妹擔綱演出,「擁有什麼素材,我就製作什麼樣的劇。」陳琪說,因此她決定製作為一齣流行音樂劇,並特別讓阿妹遠赴紐約修習表演,以使本劇能更具張力與深度。 明年將製作結合多媒體的《鏡花緣》 此次在巨蛋演出的後台經驗,更讓陳琪畢生難忘:「國外劇團演出前可以在劇場彩排至少六週以上,而台灣卻是最多三天!」不過由於巨蛋的竭力配合,劇團破天荒地以地下室停車場改成的特別空間,來進行彩排與演前準備,讓所有的演員、音效、燈光等能完美整合,陳琪直呼的確是一次非常難得的經驗。不過她繼續表示這只是各種能夠成功的表演可能之一,創意呈現與克服國內演出場地制限的功力,才更是未來台灣各表演團體的首要工作。而陳琪的下個計畫,是將要於明年推出一齣結合多媒體的演出《鏡花緣》,屆時觀眾又可看到本土表演的新一步。
除了長年贊助「兩廳院夏日爵士音樂派對」,讓更多人可以分享爵士音樂的美好,台灣賓士更與伊甸基金會合作,設立了「星天賦」計畫,以幫助有發展潛力、卻囿於現實的學子,能在支援下一圓夢想。低音提琴新秀吳昇耀就是去年「星天賦」計畫獎助金的得主,從小習樂卻家逢變故的他,在獎助金的協助下,得以一圓舉辦獨奏會與出國參加比賽的夢想,未來更期待將精湛琴音與跨領域藝術結合,讓更多人認識低音提琴之美!
應JTI台灣之邀,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楊力州應邀拍攝日本「三一一」震災紀錄片《甦》,透過災後餘生者的四段故事,呈現了災區人們的勇氣與愛,楊力州表示:「在片中,我希望傳達的概念是:『勿為逝者傷悲,請為生者流淚』,讓倖存者可以重獲繼續努力的能量。」
退休協會的新生代 今年十月份的藝文天空多了一些不一樣的色彩,因為退休基金協會首次與NSO合作,贊助國家交響樂團(NSO)「PFA古典音樂駭客之夜」的演出。如此看似跨領域的結合,究竟由何而來?本期特別專訪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以下稱退協)理事長,同時也是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學系的王儷玲教授。 成立於民國八十八年的退協,由現任考試院院長關中擔任第一屆理事長,而王儷玲則於去年出任第五屆理事長。作為年輕世代交接的第一棒,王儷玲謙虛地表示,既然前輩們希望賦予她這個重責,那麼她一定會全力做好。「退協是個完全民間以及公益性質的組織,我們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人們能獲得優質的退休品質。」王儷玲如是表示,退協以往做了許多前端的工作,現在希望能擴大給全民認識,推廣及早規劃退休生活的概念。 採訪這天,前一日才自美返國的王儷玲,尚忙碌於學期初開學的冗雜與行政的諸多事務,不過她依舊神采奕奕,活力充沛;對照起校園裡一群群正在認識環境的大一新鮮人,那種興奮在年輕臉龐上的飛舞,是同樣純真且真摯的。王儷玲說:「協會的三大工作方向,在於管理效率化、制度合理化、理財教育正規化,成立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做了很多。」 「我們的社會因為受到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衝擊,規劃個人的退休生活實為重要,而及早正確規劃,更是協會希望加強推展的觀念。」王儷玲認為,因為要認真生活、健康樂活,所以現代人應關心自己的退休計畫,若是以放任不管的態度面對,則恐有老大徒傷悲之感。 退協的重要工作 「協會起初成立時,許多理監事與重要會員,也同是公務單位的各類相關諮詢委員,因此協會多數扮演著平台的角色,無論是輔助政府的法令推動,還是勞工退休金公民營並存制度,或是受託進行研究案等等,都是比較學術性的活動。」王儷玲說。退休規劃的概念,其實是與全民息息相關的,因為最基本如國民年金、勞保等制度的運作,都是退協關心的層面,而引介國外已成熟的經驗,也是退協努力的工作之一。 另外,民間的保險公司或金融機構所進行的活動,退協也長期持續地關注與監督,務求民眾「知」的權利不受影響。最後一點,王儷玲提到,也是現在退協新的致力目標,就是向大眾推廣正確的退休計畫。她說:「並非所有
令所有爵士樂迷期待已久的年度盛事「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在引頸期盼中已於八月底正式登場。時光飛逝,二○一二年的爵士派對堂堂邁入第十個年頭,對台灣的愛樂者、爵士生態及賓士車主都是一次次全新的風潮,每年兩廳院對舉辦內容企劃屢出新意,持續支持「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六年的台灣賓士,今年除了例行的四場售票音樂會之外,更首度加入戶外露天音樂會,目的即希望邀請更多充滿活力、雅好各式音樂型態的新生代一同加入聆賞,感受爵士當代魅力及多變的風貌。 賞車與賞樂者 共享爵士無拘無束的魅力 今年的爵士派對從八月廿五日開始,由國內的「Soy La Ley古巴爵士樂團」、「世界軌跡樂團」、「絲竹空爵士樂團」於兩廳院廣場的戶外演出掀起序幕,八月廿六日下午則有喬‧洛瓦諾Us Five爵士五重奏(Joe Lovano Us Five)作為室內場次的第一場演出。而原訂於廿四日晚間的開幕演出日本知名fusion天團「方格子樂團T-Square」,則因「天秤」颱風攪局,順延到當日晚上精采呈現。 另外還有兩廳院夏日爵士節慶樂團(NTCH Summer Jazz Project)、明格斯爵士大樂團(Mingus Big Band)及爵士天后佩蒂.奧斯汀(Patti Austin)等室內音樂會,也於九月初陸續登場,將初秋的台北樂空薰染地沸沸揚揚。 展出的現場,唯一的贊助單位台灣賓士也於國家音樂廳迴廊展示旗下車種The new C-Class系列共兩台,參與爵士盛宴的樂迷在票口等候入場的同時,也興奮地與活力洋溢的賓士名車合照,現場氣氛熱烈,賞車與賞樂者互相成影,儷影動人。 台灣賓士總裁康柏瀚(Eberhard H. Kern)表示,今年度的爵士派對除了內容更豐盛,邀請到葛萊美獎肯定的多位音樂家,也首度請來享譽國際的爵士天后佩蒂.奧斯汀來台演出,總裁對於自己將會前往參加這場音樂會,言談間也流露雀躍之情。訪問這天恰逢Joe Lovano Us Five的演出,與夫人一同前來欣賞的康總裁,除了比平日多了愜意的氣息,有美麗嬌妻陪伴的總裁,笑容與言談也悄悄增加,足見爵士樂可以催化的奇妙魔力。 <p
看著兩廳院二十年來的點滴腳步,對於同時身為劇場工作者與忠實觀眾的我來說,永遠希望兩廳院可以保持引介優質表演的前瞻地位,並持續供給國人一處美好的觀賞環境,站穩二十年、深耕數十年。
潘玉良,我們對這個名字的認識,可能多半來自鞏俐主演的電影《畫魂》,以及國際拍賣會上屢屢創下的新高拍價。但是,她的人生、她的性格、她的藝術,我們畢竟瞭解不多。透過十個面向的切入,讓我們打開走入潘玉良這位奇女子的生命大門。
《玉簪記》在舞台美學上,立意開創新境。在視覺意象上的美術設計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書畫藝術與表演的結合,由董陽孜的字與奚淞的白描鋪陳,讓演出展現令人驚嘆的「線條之美」與令人低迴的劇意興味。再加上王童繼《牡丹亭》雅致服裝之後,再度為本劇將崑曲服裝的意境與美感更推向簡雅清麗,在工筆白描繡樣的背後,展示了一幅幅活現於演員身影上的中國文人畫。
從年少時期就迷醉古典音樂的嚴長壽,曾經期待自己成為一個指揮家,後來雖然選擇另外的路途,但始終是個認真熱情的聆賞者。他認為,現代人的感官常被多色聲相所鈍,往往讓人難以重返平淡寧靜的心靈,導致了普遍的感官無覺,嚴長壽表示:「欣賞音樂與追尋音樂的練習,讓我的心靈可以更細膩,更能聽見來自客人的想法。」
在劇場舞台上的氣氛推手──燈光設計師與舞台設計師,在面對「家」這樣私密的概念時,究竟如何操弄光影或舞台元素以營造居家風景,或許會是觀眾們欲加探索的面向。深入設計師的「家」,觀察冷峻的美學是怎麼在親密的家中被實踐,「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帶您進入真正地發光發熱的樂活才人世界。
張正傑猶記得父親在一次品嚐過自己親手做的炒牛肉後,那份滿足與幸福的表情躍然臉上,張正傑就確定了此生對研究美食的熱愛與決心,他說:「父親那時的表情,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秉持著這份想親手做食物給親愛的人享用的念頭,讓他無時無刻不在思索以美食為生活加分的實踐方式。
為了本次許常惠老師的聯合紀念活動,臺灣音樂中心(TMC)特別委託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規劃了「那人.那歌.那歲月─許常惠逝世十週年紀念文件展」,一般文件展的形式皆不外乎是文件資料的堆砌,但是這一次透過當代館館長石瑞仁,與副館長林羽婕的生花妙手下,許常惠的文件展全然跳脫了傳統的文件展窠臼,這些史料、文獻、影像彷彿被重新賦予了生命,一頁頁地活了起來。
近來到兩廳院欣賞表演的觀眾,應該已經眼尖的發現到The One人文聚場的亮眼進駐。位於戲劇院一樓的The One,為一處結合美食、設計空間與藝文講堂的新複合商店,執行長劉邦初由電子業轉戰創意產業的勇敢尋夢過程,不禁令人欽佩與激賞。
在流行音樂界裡無人不曉的製作人姚謙,曾經監製譜詞過的唱片大碟不計其數,包括王菲、辛曉琪、李玟、林憶蓮、蕭亞軒、劉若英等歌手的多張專輯,每一張的專輯中的歌曲都包含了姚謙自己譜的詞,而這些字語,更深刻烙入每一對時代兒女的腦海中,究竟這些記錄人們澎湃情感的文字,是由姚謙的哪一部分而來,總令為詞曲屢屢動容的人們所欲探知的。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