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告媒體界相當知名的李鼎,眾人對他的印象可能僅止於廣告導演的身分,但其實,國立藝術學院(今台北藝術大學前身)戲劇系出身的李鼎,是個真正的劇場人。灌溉於李鼎的所有才華養分,熟成於藝院的求學時代,而李鼎更以此揮灑於跨域工作中,讓他眼下的影像,總是最貼近人群的心靈。
一直以來就對工作保持高度熱忱的李鼎,二十出頭就開始在課餘時間接各種演出機會,同時對社會敏銳度極高的他,畢業後也立刻投身於影像相關工作,但他真正不曾忘懷的,是在藝術學院裡教授們所給的精粹,李鼎說:「當時所有的老師都是甫從國外學成歸國的才人,他們的滿腔熱血,全都灌注在我們的身上。」憶起那個時刻,向來能言善道的李鼎,臉上更顯神采奕奕。
得到藝院教授們一身真工夫的李鼎,很快地就在二十九歲開始連續兩年獲頒國際Promax的廣告大獎的金、銀獎,這般殊榮,肯定了李鼎洋溢的才華,之後遊走於廣告、電影、唱片、出版中的作品,皆一再受到青睞,雖然四處忙於工作,但是李鼎仍不忘更要求自己,一定要每年至少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目的是為了希望能對社會有所貢獻,而今年的這件事,就是為《中國時報》的開卷獎拍攝宣傳帶。
李鼎說:「我自己是開卷獎前年的得主,而今年中時請我幫忙時,我非常開心自己能有貢獻」,他表示,中時的開卷獎是各個世代有影響力的人必會關心的事件,雖然現今網路訊資訊流通迅速,不過,「『紙本』的力量是不會消逝的!」李鼎非常深信這一點。
永遠的劇場觀點
是故此次幫開卷拍的影片,李鼎深刻著重在細微的呈現,他將作家創作時所不斷反覆寫下字句的那種真切過程,放大地表現到影像裡所要敘述的故事中,無論是筆在紙上的窸窣摩擦;還是紙張掀動的層次感,李鼎全都特意地呈現出來,他意味深長地說:「這是待過劇場的人才會注意到的張力情感。」李鼎接著說,舞台上,表演者用身體在地面寫下一道又一道的聲音印記,是觀眾親自看表演時最深切的撼動,也是在那個空間中最貼近心靈的一個媒介。
念念不忘劇場裡的氣味,李鼎說:「戲劇有一種魔力,它讓完全陌生的兩個人在同一時間裡,讓心緊靠,沒有距離。」他表示,想像不認識的兩人,相會於劇場,而同時掉下眼淚,那一秒,兩個人也共享了相同的體溫……這是件多美的事,同時李鼎又說:「劇場還有最棒的一個地方——它教會你孤獨與告別。」因為在每一次曲終人散時,所有的曾經都將永遠不再回頭,人也因此學會了如何面對人生中每一階段的「告別」。
如此多耐人尋味的戲劇言語,幽幽地從李鼎的心底與我們分享,似乎為他的神情染上些許歲月歷練,然而真正的李鼎本人,其實是個年輕又富個人魅力的美男子,談到自己去年以一隻公益廣告得了世界華人廣告大獎,李鼎說,這是在尋找生命出口過程中,所喜獲的一個結果,「出了學校之後,我對找尋『出口』有許多的試探,所以我到演藝圈、廣告圈試著找出答案。」認為尋找的功課尚未結束的李鼎又說:「我推薦年輕人都該來劇場經歷一段時間,這將豐富許多你的生命」。
就勇敢地愛吧
忙碌於媒體工作的李鼎,仍不忘創作心愛的文字,最近繼《到不了的地方》之後,他寫了《螺絲狗》這部繪本故事般的作品,未來更希望有機會能拍成電影。關於寫這本書的動機,有太多的原因紛陳解釋,不過李鼎自己說:「這是一個勇敢去愛的故事」,書中的繪圖概念,更是全以劇場的思維呈現,因為每一段故事的主人翁都身著劇服,希望讀者在閱讀時,就彷若看著一齣劇在眼前創造出天馬行空的場景,並相遇出一個個美好的故事,在舞台燈亮的同時,讀者跟著李鼎的腳步,以音樂與愛,前往一處處螺絲狗生命裡曾經刻骨銘心的地方。
始終繞著劇場這個最愛打轉,李鼎說北藝大的教授們將學生訓練得有「出口」精神,讓學生都能在社會上自信綻放璀璨的才華光芒,這也是他厚植現今實力的養成教育,藝院教的,是希望學生在擁有全方位的概念下,淬練出精華的適應性,但卻不是堅持性,「這該是一種將學校所學的傳統精粹,與時代的新腳步結合的能力」,李鼎一針見血地說出藝院學生該有的核心能量,接著他話鋒一轉:「像PAR雜誌認真嘗試新風格,以因應轉變中的社會,就是藝院學生出口精神的最佳展現之一。」此話一出,馬上令在場我們笑聲連連,謙虛受褒。
回首至今,李鼎說同班的藝院同學如張鳳書、戴立忍、謝念祖等都在圈內大放異彩,藝院教育可說是居功厥偉;而自己在藝院日子裡最忘不了的一幕,就是某天下午上課時,老師講解得認真他卻完全沒在聽,因為走廊的那頭,陳湘琪學姊正踮著腳要拿信箱最上方的信,當時燦爛的陽光灑落一地,就照在學姊美麗的小腿上,看傻了的李鼎,就這麼封存了青春時代最純摯的一幕景象,「哪天我的作品靈感應該就會從這個故事開始」,李鼎幽默地預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