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泰國文化部對傳統與當代藝術的資源給予長期不均衡,此類重新探索箜劇意識形態的當代作品,相當不容易取得政府支持。
在疫情持續未減的曼谷,有個長達10天的系列表演活動,擄獲了藝術圈的高度矚目。活動以紀錄片放映、舞蹈表演與專題論壇依序鋪陳而出,主旨是要探討泰國箜劇的「當代性」。幕後靈魂人物分別為具皇室名銜的Thanphuying Sirikitiya Jensen與泰國編舞家Jitti。Thanphuying自栩為傳統與現代的溝通者,並致力保存泰國文化資產;而編舞家Jitti表示希望激發各界對泰國箜劇(Khon)當代精神的探討,並將新概念演繹於這次的新舞作《魔鬼的憂鬱》(Melancholy of Demon),源自史詩《拉瑪堅》中的十面魔鬼Tossakan。
此次,Jitti希望透過演出來體現箜劇中的身體風景、動態雕塑觀點。在90分鐘表演中,舞者試圖從雪白高牆桎梏中重新尋找身體的定向,再由匍匐滑行摸索出站立姿勢,最後跳出精湛的箜劇動作,探討人類身體表現的基本性與疆界,編舞設計也顯出顛覆的深長意味。
編舞家認為既然箜劇起源於繪著《拉瑪堅》的壁畫上,那麼這齣舞就應該在平面上舞動。演出中的白色背牆不僅是傳統束縛的寓意,編舞家也藉此來更精準描寫出舞者的身體探索。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由於泰國文化部對傳統與當代藝術的資源給予長期不均衡,此類重新探索箜劇意識形態的當代作品,相當不容易取得政府支持。但這場活動除受到泰國文化部經費補助外,還能由全泰首學朱拉隆功大學作為執辦單位。活動免費參與,泰國文化部長Itthiphol等多位高級文化官員也蒞臨首演,當晚座席全滿。在深受歡迎的表象下,背後主導人物所能觸及的泰國核心政要,能使演出盛大成功,似為另一可觀察的重點。讓人玩味之餘,泰國凡事重視政治正確之面相,在當代藝術場合如是,亦為成功之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