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浩瑋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盟主
-
特別企畫 Feature Behind the Scenes
余浩瑋 面對「風」的心路歷程
年少時的我也曾經迷失過,所以特別能體會處在渾沌狀態裡的青春,需要怎樣的陪伴。在2010年到2014年之間,我很常被邀請到國中的高關懷班、少年觀護所,以及當時仍稱作感化院(現稱少年矯正學校)等機構帶工作坊或演講。 「如果戲劇能夠改變我,那我是不是也能夠去影響曾經跟我很像的青少年?」於是2014年我開始推動「風箏計畫」,希望透過藝術的力量把斷線的風箏╱特殊境遇青少年帶回我們的身邊。 挫敗:從熱血壯志到現實打擊 「風箏計畫」的第一年,在福特汽車的贊助以及「陳綢少年家園」陳綢阿嬤的同意下,我邀請10位來自視覺、音樂、舞蹈、戲劇、裝置領域的藝術家,進駐並舉辦營隊,營隊結束後帶著4位機構的少年,用環島100天的方式在全台各地的安置機構、育幼院、高關懷班巡迴演出50場。 充滿熱血與的壯志的行動在落幕之後卻波瀾未平,回到機構的孩子有人逃離機構,為了生存只能鋌而走險,犯罪然後被逮入監。再犯、再被逮、再回籠這樣的結局不是大家所樂見,也引起許多質疑:「當初說希望影響迷途的孩子,怎麼你用盡全力卻還是牽不回來?」 我在2015年到2017年期間,於全台灣到處找那4位少年,勸說他們回到機構、去他們所在的監所探望,甚至2018年時還把兩個孩子接到青藝盟一起生活。最後因為價值選擇,他們離開去過自己的生活。雖然18歲是為人生負責的開始,但他們的青春已劃下休止符,那些本該屬於成長階段的關懷稀缺、盼望不再,為了生存,「活下去」成為他們生命最重要的呼求! 這些挫敗與分離的經驗也確實帶給當時的我不小的打擊,如果我能早一點遇見他們,那他們的選擇與人生是否有所不同? 轉念:多帶一個孩子回頭,未來就有機會更好 2017年,我接到時任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主任的張世杰來電,邀請我把戲劇帶進嘉義縣民和國中慈輝分校。我才知道原來在安置機構之外,還有「中介教育學校」如果在更前端的時候帶給這些孩子正向的影響,或許有機會引領他們脫離拉力太強的環境,翻轉境遇。 從2017年至今,基本上每個禮拜三我都會從淡水到嘉義上課,除此之外,也邀請許多朋友,包括國立臺北藝術大
-
特別企畫 Feature
接住特殊境遇青少年的6種機構
在台灣以青少年主體相關的公共政策不多,大部分是社會福利、急難救助或懲戒矯治,意即當我們發現青少年接近社會安全網邊緣時才有相關機制介入。根據《報導者》在2017年發布的「廢墟裡的少年兩萬名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專題中的資料整理顯示,2014年到2017年間衛福部統計高風險家庭通報數從2萬5千戶增加到近3萬戶,牽涉所及的孩子高達4萬3千位,其中12歲到未滿18歲的少年,有將近1萬6千名。(註1)而台灣每年還有近3千5百名風險更高的兒少,被轉介進入安置機構裡。 在台灣,依照不同的處遇狀況,特殊境遇青少年可能會接觸到的機構依照社福、教育、法務大致可被分成6個級別: 分級1 教育型社福關懷據點 多為非營利組織自主成立之深耕在地、陪伴教育的據點。主要為提供弱勢或為學校、家庭所忽略的孩童、青少年提供課輔、補救教學,或是提供午、晚餐,結合在地社區的力量來彌補家庭環境無法給予孩子的部分。相關機構如「孩子的秘密基地」、「家扶基金會」、「聯電課輔班」、「小草書屋」等。而各家據點的經營理念不同,提供的方案與服務也會不同,如台東「孩子的書屋」甚至設立咖啡館還成立鼓隊,邀請職人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和技藝。 分級2 高關懷班 旨在導正並加強國中階段高關懷學生之學習觀念、生活態度及法治觀念,協助中輟復學或有中輟之虞等學生培養校園學習及生活適應能力。採取個別化的模式,另外安排彈性課程教育方案,如藝術、技藝等課程。由有需求的學校自行在校內設立,來源為原校學生,並運用原校既有的行政人員、場地空間抽離部分原班課程,依學生特性設計適性課程,進行彈性分組教學,以學生能逐漸回歸正規教育體制為目標。(註2) 分級3 中介教育學校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轄下之各縣市中介教育學校(慈輝班)全國各地共計11所,另還有15個民間團體與教育部辦理的合作式中途班,如斗六的雲彩全人關懷學園、屏東飛夢林學園等。此類中介教育學校專門接收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少年來了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2014年起舉辦「風箏計畫」,以戲劇作為媒介,進入全國輔育院、少年觀護所、安置機構、高關懷班等青少年機構,以藝術陪伴、引領特殊境遇少年們。第一年,盟主余浩瑋帶了4名安置機構的少年環島100天,到各縣市兒少機構演出,和其他有著相同境遇的孩子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在那趟旅程中,他遇見了阿文與阿洛。3年後,因為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主任的牽線,他每週三下午開始在嘉義縣民和國中慈輝分校教戲劇課,在那裡,他看見了大雄與大義。(編按) 透過阿文、阿洛、大雄與大義的故事,讓我們近距離看見那些深陷高風險家庭困境中的少年、那些在原本學校網絡中被邊緣化的少年,如何在困頓中努力生活 (編按)4位故事主角皆為化名。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少年來了 2
大義,15歲 大義不是那種「壞得很明顯」的青少年,他比較沉默寡言,問他問題,他的回答大多就是「嗯」、「喔」、「對呀」這幾個狀聲詞來回應。大義在原來的國中都不愛去上課,媽媽得知有慈輝班這樣的地方,才在國一時讓大義轉學來這裡就讀。 有人認為來到中介學校的學生可能是壞,對他們抱以異樣眼光或貼標籤。但其實大義和他的同學們,有的就是青少年的打鬧、捉弄、叛逆,頂多就是言語裡總是三句不離國罵,加上周遭的大人很多時候總是用訓斥管教的方式和他們互動,為了表達自己的主張與訴求,總會有一些離經叛道的脫序行為,比如校外教學買酒買菸、半夜翻牆跑出去玩、趁體育課時間逃學想躲到山裡等。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少年來了 3
大雄,15歲 大雄很特別,他不像慈輝分校班上其他同學的「兄弟氣」那麼重,課堂的活動他總是積極配合、也很願意擔任小老師,但也或許是因為表現太好總是容易成為同學攻擊的箭靶。好幾次我都看到這個身型壯碩的大男孩在課堂上因為被排擠或欺負而紅了眼眶。 因為他氣質上的不同,我對他也多了一份好奇。有一次透過拍紀錄片的訪談,我問他為什麼會來到慈輝?他說,他和其他人因為不愛念書或是犯過一些錯而轉來這裡不一樣,他是因為在原來的學校總是被霸凌,媽媽希望幫他換個環境,所以他才來到這裡。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少年來了 4
阿文,15歲 阿文從小就只和媽媽住在一起,因為媽媽晚上要上班,阿文不想被一個人留在家,就哭哭鬧鬧不讓媽媽出門,媽媽為了讓他睡覺竟對阿文注射安非他命。後來被外婆發現阿文的手臂上有明顯的針孔痕跡,於是報警把自己的女兒移送法辦。社會局介入評估之後發現外婆一人也無力照顧阿文,就將阿文安排到寄養家庭。但阿文只想回到媽媽身邊,和新家庭的家人也處不來,才又輾轉進入到安置機構。 我跟阿文環島100天的相處裡,他總說很想媽媽,希望可以早日脫離機構和媽媽團圓。雖然環島的過程中,還是會有青少年的脫序行為(如半夜逃跑、破壞環境等),但在4個少年裡,阿文應該是最懂事、最負責也最懂人情世故的孩子。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少年在途中
阿文、阿洛、大雄與大義進到中介機構,他們遭遇了什麼?學校中的藝術課程給予了何種力量,讓他們對未來懷抱什麼想像?又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少年現在怎麼了?
阿文、阿洛、大雄與大義抵抗現實困境的輾壓,離開中介機構後,現在的他們身在何方?又正在做些什麼事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少年現在怎麼了? 2
阿文、阿洛、大雄與大義抵抗現實困境的輾壓,離開中介機構後,現在的他們身在何方?又正在做些什麼事呢?
-
編輯室碎碎念 Editorial
編輯室碎碎念
大家好,我又來了。這期的主題要和大家分享許多藝術教育工作者透過各自的行動對特殊境遇青少年帶來的影響。藝術是滋養心靈的力量,為處於特殊環境中的年輕人帶來改變、希望和發展的機會。 美國管理學大師史帝夫柯維曾說過一個故事:「地鐵上的一位父親放任自己的孩子在車廂裡大吵大鬧,直到旁人上前質問他為何不管小孩,他才說因為他的太太剛剛過世了,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實在是無能為力了⋯⋯」這個讓人心疼的故事談的是觀念的移轉觀念改變,看事情的角度才能有所不同,而觀念和品德息息相關。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特別是要陪伴青少年,很多時候我們要找到隱藏在冰山底下的核心需求,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吳靜吉博士也曾告訴我學習戲劇是為了「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認識自己、同理他人,並學著用多元的角度看世界與人生。青春期的我在缺乏愛與關注以及充斥暴力的環境成長,自小就是師長眼中的頭痛人物,打架,蹺課,放火燒教室,高中操行不及格被退學成了中輟生,因此流浪街頭、為非作歹,更差點誤入歧途,那樣的晦暗青春就如同許多真實存在的特殊境遇青少年一樣,渴望被承接、被溫柔對待。幸運的是,當時的我遇見了啟蒙老師張皓期,把我帶進劇團工作,改變了我的生命軌跡,因為遇見「劇場」把我從「不是坐牢,就是死掉」的命運中拯救。 那些可能與我感受相同的青少年,無論是面臨經濟、身心或社會挑戰,都可能在生活中感到無助、焦慮和孤立。被貼上標籤的所謂「問題少年」,其實只是被問題所纏繞。劇場能為他們打開一扇通向創造力、表達和自我發現之門的窗,讓這些年輕人因藝術獲得一個探索自身身分和情感的媒介,喚醒內在力量,使他們能夠超越困境並找到對自己的盼望。 這些年來,青藝盟串聯社會各界的資源,藉由「花樣戲劇節」與「風箏計畫」從單一的投入到擴大戲劇影響力的建構,讓更多找不到方向、或是處於社會安全網邊緣的青少年,在劇場成長並相信自己的人生也能綻放光芒。 我相信,只要能多帶一個孩子回頭,台灣的未來就有機會變得更好。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困惑與懷疑,不該是青春期的主旋律
身處在身心變化急速、頻率豐富振動階段的台灣青少年,主體的需求(關於未來的徬徨、人際相處互動、外在條件比較、自我情緒梳理等)被忽略卻是長久以來的現象。工商發展的現代社會,多數大人忙碌於工作,親子之間有質感的溝通很多時候成了奢求,走進青少年心中的途徑布滿障礙與困難,網際網路科技化的當代,人和人之間的疏離感讓我們活得愈來愈像一座孤島。 相對於過去,青少年成長的環境已有180度的翻轉,要求青少年努力讀書、考試找個好工作,已經不能當作成長的單一途徑或追尋目標。當每個人不再一模一樣了,原本內化在心中的各種規矩可能已無法適用,我們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面對生命各種不同的大哉問? 現今的青春學子只要透過網路或手機就能探索許多未知的領域,「抖音一響,父母白養」這句玩笑話除了消遣與挖苦,也似乎成了預言般的隱憂。因為看見孩子們離不開手機,而開始擔心他們過度沉迷、擔心與現實生活失去連結甚至因此感到焦慮。如何讓青少年不在茫茫網海中的花花世界裡迷失方向,確實也成為現代文明的一道新題,等著我們來面對並化解。 其實換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就如同這幾年人類面對COVID-19一樣,封控、清零並不是對應的方法,我們該如何和引導孩子在這個變化的時代裡與網路科技共存,需要的是環境能給予理解、接納與陪伴。面對病毒我們可以用疫苗來製造抗體來保護;建立青少年良善與正向的價值觀,從教育開始、從藝術著手或許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解方。 說到接觸藝術,同溫層之外的多數人仍會有憂慮,但我們可以靜下來思考,擔心孩子接觸藝術會影響正規課業,或是害怕孩子們會把藝術當作生涯發展的選項。在國民教育裡安排體育課的重點,是在建立運動的習慣與保持身體基礎的健康動能,從不是為了要把孩子們當作職業運動員來栽培若我們用看待體育課的相同角度來看待藝術課程或社團活動,會不會有更多不同的理解與可能? 藝術是成長的媒介,課本之外才是生命真正的考題 台灣的青少年戲劇活動蓬勃發展源於1998年文建會主辦的「青少年戲劇推廣計畫」,推動者吳靜吉博士認為當時成人劇場與兒童劇場的發展已非常穩健,但屬於青少年的東西是相對弱勢,因此吳博士提供了一個概念:「讓青少年用自己的話來演自己的故事」。 直至
-
特別企畫 Feature 要社團 vs. 不要社團
戲劇社 PK 非戲劇社
當「社團活動」成為課綱的一部分,成為每週必須參與的固定課堂時間,真的能夠提供學生屬於「課外」的知識與技能嗎?或者,這樣還算是「課外」教育嗎?當我們用成人的眼光回望自己的高中社團生活,或是用成人的方式制定相關規則,認為是教育改革的一環,對於現役高中生而言,真能感受到實質幫助?或是符合了他們的需求? 這次,我們與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合作,邀請參與花樣年華青少年戲劇節的6位現役高中╱職生,分成「正方:贊成現行社團規劃」與「反方:反對現行社團制度」,於紀念台灣文化覺醒的「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藉由某種時空對照的畫面構成與概念,透過高中生的彼此討論,回扣當年台灣新文化運動對於「結社」的價值,進行一場能夠暢所欲言、不按照任何規則的「微辯論」,以正方、反方交替陳述的方式進行。同時,也在他們都喜愛戲劇的前提下,以「戲劇社」與「戲劇參與」作為主要案例,作為辯論內容的說明。
-
編輯室碎碎念 Editorial
編輯室碎碎念
科技為人類生活與體驗帶來進步,時代的列車從不停止前進,乘客們從「嬰兒潮世代」到「X」、「Y」、「Z」世代一齊見證了世界快速變遷的景致。出生在千禧年世代的新人類們甚至也都有了「a」世代的子女。而駛向未來的列車上如今也多了一位名為「AI」的乘客與我們一同前行,要去想像10年後的世界會怎樣的這件事,可能多了更多的可能,相對的需要關注的議題也會五花八門。 放眼世界各國所面臨的青少年議題都是相同的,面對網路和手機與我們的生活愈來愈密不可分,愈發稀缺的青少年世代和這個世界溝通的語彙與處世方法也一直在變遷。人們如何在這個一出生就成為數位原住民的科技時代裡填補彌足珍貴的真實體驗,如何建構生而為人的價值與實踐,讓世界的下一代不至於成為溝通與情緒的孤島 自古至今偉大的藝術家與哲學家們無不肯定藝術之於人類的重要性,接觸藝術能提升心智力量,參與藝術能幫助我們找到與自己的內在連結,體驗藝術的美能啟發創造力與同理心並且讓生命充滿韌性,這些呼籲在在都是不變的信念。 全球化的當前,我們都在面對變化而帶來的挑戰,若能從青少年階段開始讓參與藝術的經驗普及,在這身心面對急促變化的黃金階段及早體驗藝術的美、感動與啟發,藝術或許是一帖良方,也可能是種解方。 這一期雜誌將目光聚焦在「青少年」,帶著大家從台灣各個藝文團隊經營的青少年戲劇節出發,同時看看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近況,這次的企劃也蒐集了上百名全國各地青少年參與藝術活動的體驗及參與社團活動的感受及想法,透過正反雙方的討論讓青少年的聲音得以展現。更邀請諮商心理師從專業的觀點切入,分享社團能帶給青少年的影響,同時也邀請到許多在學生時期就曾參與藝文活動社團的表演藝術工作者分享有趣動人的故事。 共融與永續是創造文化影響力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感謝《PAR表演藝術》雜誌的多元與開放,讓「青少年」也能有機會走入主流關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