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在台灣尚在摸索「策展」觀念的1980年代,小劇場界的前輩們曾在城市內外、邊陲地帶策劃一系列具有問題意識的行動劇╱行為藝術,作為一種日常抵抗,抒發他們對社會、時代的見解。

倘若不將展示視為策展唯一方法,而是讓策展意識也納入評量標準,自80年代以降的演出如《拾月》、《機能喪失第三號》、《驅逐蘭嶼的惡靈》、乃至90年後的第一、二屆破爛生活節、空中破裂節,這種帶有運動精神、甚至有明確想回應想反抗對象的行動,是否也能被視為一種策展?而後來被視為80年代行動思想的延續和行動,如再拒劇團的「公寓聯展」、牯嶺街小劇場的各種實驗,是否也能在另一種敘事邏輯中被納入系譜?

11月號的封面故事「在地策展:關於幾個 思想行動 與實踐場景」邀請到劇場文字工作者周伶芝作為紙上策展人,重新爬梳自1980年起始、那些走出場館,與在地碰撞,甚至非台北中心觀點的幾場行動、幾個場景在〈驛站〉與〈移動縫隙〉,重新構築起表演藝術領域裡「策展」的論述與流變。

除了前述發生在城市裂隙中的各種行動之外,〈山海的篝火〉也速寫東台灣的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Cepo' 劇團與藝術中心、山東野表演坊、兒路藝術創作工寮,如何運用部落祭儀和因地制宜的表演,展現原住民文化內涵與對生活的反思。〈三角洲〉訪談曾策劃「造音翻土」的鄭慧華,後來如何以策展作為經營獨立空間的方法,也聽創立「流浪之歌音樂節」的鍾適芳談她如何藉由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滲透,帶出這些創作背後的文化議題。

不同於小劇場游擊式的行動,現今策展更多發生在機構內,我們也特別邀請到三位曾在機構內策展的獨立策展人:林芳宜(當代音樂)、林怡華(視覺藝術)與游崴(視覺藝術)聊聊他們各自生產場景中的精采實踐,也藉此一窺表演、視覺藝術生態環境的複雜樣貌。

本期〈劇場ㄟ冷知識 〉從5則音樂史上經典的「巧合」、「再利用」、「經典套路」等案例,一窺音樂創作中「抄襲」與「致敬」那條隱晦界線之奧妙。〈跨界對談〉則邀請攜手合作多年的劇場導演郭文泰與視覺設計蘇匯宇,聊聊兩人如何在創作上相互拋接,激盪出新作《被遺忘的》火花。

〈少年往事〉則帶我們回看舞蹈界前輩平珩的習舞歷程,讓她如何在日後磨練出藝術行政工作該具備的應對進退。深度評論〈跨越劇場虛實的情緒勒索語錄〉則透過對將日常情緒勒索搬上舞台的作品評析,辨識情緒勒索到檢視勒索行為模式,讓人得以重新檢視自己與他人的人際關係,還原健康的社交空間。

 

客座總編輯   江家華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關於封面影像

攝影師周琳晏:這次的封面攝影,試圖打破策展場域的局限,讓模特兒遊走移動於城市內外之間,展開一場自己的身體行動。場景的選擇,則多是日常隨處可見的角落,如馬路、鐵皮屋等。最後也透過將攝影作品輸出,再轉換至另一空間重新拍攝,透過這種內容再製過程,呈現策展重新敘事的特性。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