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聖芳(周相露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舞之流派

踮著脚尖的雲朶 專訪澳洲芭蕾舞校前任首席敎師石聖芳(Else Tjiok)

澳洲芭蕾舞團歷史不算悠久,但充沛的朝氣以及融和各種流派的高超技巧,已使得其芭蕾舞藝臻至一流水準。本文特別專訪石聖芳女士,談澳芭如何在南半球發展其多元、具世界性的藝術風格。

澳洲芭蕾舞團歷史不算悠久,但充沛的朝氣以及融和各種流派的高超技巧,已使得其芭蕾舞藝臻至一流水準。本文特別專訪石聖芳女士,談澳芭如何在南半球發展其多元、具世界性的藝術風格。

如我們所知的,在來臺灣之前,你曾任澳洲芭蕾舞團附屬學校的首席敎師達數年之久。能否談一談你在澳洲的舞蹈經歷。

我的舞蹈敎學經歷是這樣的:在我受聘到澳洲芭蕾舞團附屬學校工作之前我是在墨爾本的維多利亞藝術學院(Victoria College of the Arts)敎授芭蕾。當初是前任澳洲芭蕾藝術指導,後來成爲該校校長的安.伍莉安斯(Anne Woolliams)邀請我去,就這樣在那裡敎了八年的芭蕾舞。

進入學校就如同踏入職業舞團

一九八五年,香港演藝學院創立,我應邀到香港,創立舞蹈系芭蕾舞組。後來澳洲芭蕾舞團附屬學校校長瑪格麗特.史考特(Margaret Scott)請我回去敎學,因此我又回到澳洲。

該校招收八歲到十一歲的學生,分成兩段式專業敎育,在六年的養成敎育之後另有三年的職業訓練。

舞蹈學校和舞團同在一棟建築物之內,這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益的;因爲他們可以經常觀摩他們立志學習的對象。學生祇要走過陸橋便到達劇院,整個環境設計得非常得當。

所有許可入學的學生,不需要付學費。在此之前的入學甄試競爭非常激烈。我們每年巡迴各州舉行甄試,每個舞蹈學校和舞蹈班都送他們最好的學生來考試。但是每年只取男女舞者各二十名,可以說入選的都是菁英中的菁英。這些十四、十五歲大的孩子,差不多都是具有十年的學習經歷,大槪是從會走路就開始學舞吧?

他們一旦進入學校就讀,就如同一脚踏入職業舞團;所以沒有人敢懈怠。但是有時候事情進展得不太順利:比如說外州來的學生,因爲初次離開照料他們的家庭,飮食失調而身材變形;或是學生不知如何處理生活住宿的問題等等。因此校方爲一年級學生設有宿舍,好照料他們的飮食。在三年內學生每天從早上八時三十分到下午五時三十分上專業訓練課程,像是舞蹈課、音樂課、舞譜、舞蹈史等;晚上還得上正規的高中課程。因此學習課程排得滿滿的,很難也很忙。

學生在最後一年畢業前,組成舞者舞團,在十二週內巡迴澳洲各地演出。之後他們或是被選入澳洲芭蕾舞團,或是選擇待在國內,甚至到歐洲或是香港就業,全部都輕易地進入舞團工作。由於我們每年招收的男女學生人數相等,因此排練雙人舞課時便免去了找尋男舞者的窘況;並且常有外國舞團來探尋男性舞者。

澳洲芭蕾在創團的兩位藝術指導珮姬.波拉芙(Peggy van Praagh)和羅伯.赫浦曼(Robert Helpman)的帶領下,一向以它源自於英國的古典芭蕾風格著稱於世。能否談一談舞團和學校內的英國影響。

政府補助有助舞團發展

目前舞團搬演的舞碼具有世界水準,有古典的、現代的風格,澳洲的、歐洲的和美國的作品。但在早期受英國影響非常大。澳洲芭蕾的前身是由博羅范斯(Brovansky)經營的俄國芭蕾舞團演變而來,珮姬.范.波拉芙則是直接從倫敦被請來接掌新成立的澳洲芭蕾。到現在我仍然可以從我的同事那裡聽到當年的故事:他們雖然身爲博羅范斯基舞校的老師,但是除了敎授舞蹈之外還得拖地板、淸理敎室。在當時沒有人支持藝術活動,由於長期處在沒有尊嚴的情況下,這些經由德國來到澳洲的烏克蘭、立陶宛舞蹈敎師們曾數度想要改行。

後來舞團漸漸地從政府那裡得到經費補助,自然地,澳洲政府不是百分之百地補助,但是在財務上獲得穩定之後,舞團才可能規劃出持續性的發展活動。

在珮姬.范.波拉芙時期,舞團搬演古典芭蕾的經典作品,諸如《天鵝湖》、《睡美人》、《吉賽兒》、《柯貝利亞》,也演出一些她自倫敦「莎德勒之泉」芭蕾舞團(Sadler's Wells Ballet)帶來的舞碼。她在六〇年代初期引進雷.包爾(Ray Powell)到澳洲芭蕾舞團,直到現在,他仍在校執敎。此人最出名的角色有《仙屨奇緣》中的醜姊姊和《園丁的女兒》中的母親一角,他目前八十高齡。之後舞團由羅伯.赫浦曼接掌藝術指導,他曾爲澳洲芭蕾編改《風流寡婦》。

現任的藝術指導麥娜.吉爾古(Maina Giel-gud)自從一九八三年上任以來,爲舞團的演出舞碼注入一股歐洲氣習。能否談一談對於舞團旣有風格的影響。

麥娜.吉爾古就任至今已有十年了,她非常受到董事會的歡迎和信任。她自歐洲帶來一股新鮮的空氣;她比上一任的藝術指導來得年輕,也和舞者處得很好。我認爲她做得很好。她使得舞團經常維持著一種年輕的朝氣和活力,大部分的舞者年齡在二十多歲。當澳洲舞者到歐洲去時,人們說,從這些舞者做的大跳躍動作中可以得知「他們必定來自一個很大的國家,有許多空間」。我想這大槪跟環境有關係。在澳洲我們並不缺乏空間,不必擠在由敎堂改建而成的小敎室內上課。澳洲芭蕾擁有的場地又大、又寬闊。

從英國派到俄國派

麥娜的作風對學校敎學有何影響?

在早期珮姬.范.波拉芙時代,敎學法是比較傾向於英國派;現在則是較爲俄國派。麥娜本身受的是俄國派的訓練,因此在舞團和學校方面都引進俄國舞者和敎師。我本人雖然早年拿印尼政府的獎學金到英國習舞,爲了取得證書也曾上過英國皇家舞蹈學院的課程。然而我眞正學習追隨的老師卻是卡薩薇娜(Kar-savina)、蘇可洛娃(Sokolova)等俄羅斯芭蕾的舞者。

這是個有趣的現象!俄國在開放之後,俄國的芭蕾舞界開始對西方產生興趣,同時西方舞蹈界也對俄國發生興趣,雙方開始交流。你看藝術仍然是活著的。以前人們常嘲笑說:「英國派的舞者不會做大跳躍,而俄國派的舞者不會做慢板的舞蹈。」(註)現在大家不要再思想狹隘地固守一種風格;每種流派都有它的長處,我們可以從其中學習到很多東西。

可否談一談歐洲和美國編舞家在澳洲芭蕾中日漸重要的地位。

這一點可以從舞團的舞碼中看得出來。他們演出巴蘭欽(Balanchine)、奇利安(Kylian)、比嘉(Bejart)等現代的作品,尤其是約翰.克蘭柯(John Cranko)的作品。安.伍莉安斯曾引進克蘭柯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奧尼金》和《馴悍記》。她也曾重新製作《天鵝湖》。一般來說,舞碼的種類繁多。

那麼澳洲的其他舞蹈團體呢?

基本上澳洲的每一州都有一個舞團。例如:雪梨舞團(Sydney Dance Company)、阿德雷德的澳洲舞蹈劇場(Australian Dance Theatre)、昆士蘭芭蕾(Queensland Ballet)和西澳洲芭蕾(West Australian Ballet)。此外有不計其數的舞蹈學校和小舞團,然而以澳洲芭蕾爲全澳洲最首要的舞蹈團體。小的舞團實驗探索性較強,也受到鼓勵朝此方向發展,故而有時候有很好的作品產生。一旦被澳洲芭蕾發掘時,新興編舞家的作品便被搬上大舞臺演出,或是委託製作,是個難得的機會。

註:俄國派和英國派的區別在於:俄國派的舞蹈動作以強而有力的特質聞名,例如:巨輻的跳躍動作、快速而多重的旋轉。以近似特技和體操展技的方式,呈現出舞者強韌的性格。英國派的訓練則較注重於舞者氣質的呈現,認爲舞蹈技巧爲必備的要件,但並不是首要的條件。擅長徐緩輕柔的動作,高難度的動作只是點到爲止,不刻意誇張強化。

 

訪問、整理|趙玉玲 舞蹈工作者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澳洲芭蕾舞團簡史

澳洲芭蕾舞團駐紮於墨爾本,是澳洲首席古典芭蕾舞團。於一九六二初創時舞者大部分來自解散的博羅范斯基芭蕾。首任藝術指導爲來自英國的珮姬.范.波拉芙,後來羅伯.赫浦曼成爲繼任者;兩人將他們在英國的舞蹈經驗移植到澳洲。該舞團與英國皇家芭蕾和舞校有密利的關係。

澳洲芭蕾擁有的舞碼種類衆多,分別來自各流派編舞家例如:艾希頓(Ash-ton)、巴蘭欽(Balan-chine)、波諾維爾(Bour-nonville)、佛金(Fokine)、麥克米蘭(MacMillan)、克蘭柯(Cranko)、馬興(Mas-sine)、倍弟巴(Petipa)、比提(Petit)、比嘉(Beja rt)、都德(Tudor)、紐瑞耶夫(Nureyev)、羅賓斯(Robbins)、泰德利(Tet-ley)、巴特勒(Butler)和歷任藝術指導的創作作品。並且不定期的有本國編舞家的新作發表。在所有舞碼中最受歡迎的是紐瑞耶夫在七〇年代初期,爲澳洲芭蕾製作並親自拍成影帶的《唐吉柯德》。自從一九六五年首次在倫敦演出之後,該團屢次巡迴歐洲、加拿大、南美洲和美國。在八〇年和八七年曾到中國大陸演出。

羅伯.赫浦曼在一九七四年成爲舞團藝術指導,安.伍莉安斯在一九七六年繼任;接著珮姬.范.波拉芙重返掌權(1978-79),然後是瑪莉琳.瓊斯(Marilyn Jones)。現任的藝術指導是麥娜.吉爾古,她是在一九八三年就任。目前舞團有六十四名舞者,全部都是澳洲人;其中有十位爲首席舞者,二位爲資深藝術家,以及十三名獨舞者。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