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玲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2011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現象觀察—舞蹈
開源節流跨界合作 舞蹈人才處處發光
因為台灣舞蹈教育的長期深耕及舞蹈人與團體的熱誠和創意,在經費不足的狀況下,大家積極開源節流、跨界合作並拓展觀眾群,促使舞蹈朝向多方發展。其結果就是舞蹈界新人輩出,年輕舞者與編舞者多方參與國內外創新製作,舞蹈人跨界參與他領域製作、或是推出跨界製作。
-
回想與回響 Echo 期待更有溫度的新世代之聲
「新人新視野」藝評座談會記錄摘要
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兩廳院合作的「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是給畢業五年內的年輕創作者的製作展演計畫,也讓我們看見了新世代創作者的創作樣貌。去年底做了第二屆的呈現,演出後舉行的藝評座談會,邀來參與第二屆徵選與演後評選的三位委員,一起發表他們對此次發表作品的看法與觀察。
-
特別企畫 Feature
金森穰、梅田宏明 芭蕾為底的肢體震撼
金森穰與梅田宏明兩人的舞蹈訓練背景與創作風格非常不同,但有趣的是、他們的共通點卻是古典芭蕾金森穰具有深厚的古典芭蕾與現代芭蕾基礎;梅田宏明則是攝影、嘻哈舞蹈與古典芭蕾。十月兩廳院呈現金森穰編舞、無設限舞團(Noism)演出的《妮娜物語》,與梅田宏明編舞/獨舞的《碎拍漸境》與《格局N次方》,讓觀眾有了解日本當代舞蹈的機會。
-
焦點專題 Focus
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看門道
保羅.泰勒以看似輕鬆流暢的方式包裝結構複雜的舞蹈作品。沒有故作莊嚴沉重的場面、也沒有刻意激情愁苦的情景,泰勒以他老練的手法操控多元的舞蹈元素,在短時間內呈現複雜多樣的人性狀態。泰勒的舞作可以說是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看門道,藝術與娛樂兼具、老少咸宜。
-
特別企畫 Feature
極簡中的無限可能—極限音樂大師賴克與姬爾美可的Rain
在Rain這個極簡主義的舞作中,結構取代故事、動力取代劇情。看似抽象的肢體動作與堆疊的編舞結構,似乎蘊含著年輕的甜美、哀愁、孤單與喜樂。舞蹈有時順應音樂發展,有時卻背道而馳,舞蹈與音樂的時空架構相互衝擊,激盪出一波波的漣漪。姬爾美可將舞蹈的人體、動作、音樂、與空間中的眾多元素交織纏繞,塑造出一個精雕細琢的舞蹈迷宮。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芭蕾舞到現代舞、從皇室贊助到市場經濟
說起俄羅斯舞蹈,世人印象最深刻的當然就是芭蕾。從帝俄時期的皇室贊助,到蘇聯時期的向外傳佈,到現在必須面對自由市場競爭,芭蕾舞團努力在藝術傳承與生存中步步求活。所以到了俄羅斯,除了還是可以看到經典的《天鵝湖》、《胡桃鉗》,還可以看到新編與西方編舞家的舞作,而脫去硬鞋的現代舞,也在俄羅斯有新的發展。
-
舞蹈
幾何狂飆的新舞風
經過幾次的隊形轉換,五名舞者最後背對著觀眾站在舞台下方。望著方形的黑洞、舞者舞動的身軀逐漸停息,只剩下代表濕婆神的男子繼續地扭動。累積簡單的動作語彙以及空間組成,阿喀郎‧汗在《倘若》中成功地統合舞蹈、美術與音樂,呈現出既單純又複雜、幾何狂飆的嶄新舞蹈風格。
-
回想與回響 Echo
嘻笑怒罵背後的生死課題
《有關借來的人生》藉由舞台上的舞蹈與銀幕上放映的影片,以雙軌進行、虛實錯置的方式,呈現出人生中介於生和死之間的吉光片羽。
-
舞與影的對話
捕捉不列顚舞蹈影像
此次活動的焦點鎖定近二十年來英國舞蹈的呈現,不僅首次完整展現當代英國舞蹈風貌,更強調了舞蹈史的價値。
-
回應與挑戰
從歧視到注視、從技術到學術
本刊今年一月號「舞蹈論述初探」的特別企畫中,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別從自身專長和興趣的角度,提出關於舞蹈研究的重要議題,突顯舞蹈研究的現況,但也有遭遇到的誤解。本文作者欲藉此機會回應「舞蹈論述初探」,並表達個人對舞蹈研究的看法。
-
回想與回響 Echo
大千世界的愛恨嗔痴
《交際場》裡的舞者扮演的是社交場合内的孤男寡女,也影射現實生活中,尋尋覓覓、不甘寂寞的男女,更是排練場上、面對鮑許呈現動作元素,任由她檢視、記錄和篩選的舞者。都是想保護自己,但是卻得展現自己、暴露弱點的一群人。
-
名家訪談
瓦勒麗.普瑞斯登.登勒卜(Valerie Preston-Dunlop)的動機書寫法
「動機書寫法」是一種動作速記法,著眼於記錄動作的主題動機。以簡單的符號記錄,不同於拉邦舞譜。此法是瓦勒麗.普瑞斯登.登勒卜(Valerie Preston-Dunlop)在發展拉邦動作分析系統中,顯著的成就之一
-
名家訪談
舊傳統中的新發展
瓦勒麗.普瑞斯登.登勒卜(Valerie Preston-Dunlop)可說是目前拉邦動作分析系統的權威。豐富的實務與敎學的經驗,加上數十年不斷地硏究與出版,讓她在舞蹈學術界享有祟高的地位。本刊特地訪問了瓦勒麗.普瑞斯登.登勒卜本人,從她親身的經歷中,談談投入發展拉邦動作分析系統的過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宏偉莊嚴到輕鬆簡約
《遊戲不再》、《情之所至》和《落凡天使》是季里安近期的作品,都是他「黑白系列」時期創作出的舞蹈,偏好採用突兀、尖銳,源自於日常生活動作的語彙入舞。他放下慣用的新浪漫派和維也納樂派樂曲,改用前衛作曲家的音樂編作舞蹈。
-
焦點
一種鮑許式的震撼教育
德國舞蹈劇場大師碧娜.鲍許(Pina Bausch)三月初在香港發表爲其量身訂做的新作後,將隨後於月中首度抵台,演出代表作《康乃馨》。幕一拉起,滿佈康乃馨的舞台,鮑許要給台灣一場絕對的視覺震撼演出。
-
愛丁堡
愛丁堡戲夢舞影 半世紀的藝術饗宴
今年五十周年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熱鬥非凡。節目上安排了老牌樂團演出經典樂曲、著名導演改編名家劇本,受歡迎的舞蹈團體連續造訪。國際藝術節、邊緣藝術節,甚至軍隊遊行都創票房佳績。其中演出的五個舞團在六套節目與兩齣歌劇中,更呈現了豐富的表演風格。
-
舞蹈
小劇場內的大製作 評台北室內芭蕾〈失落的影像〉
〈失落的影像〉是個大氣魄、企圖心強的作品。創作者在色彩、舞蹈語彙、音樂,和燈光的運用上都別具用心。然而局限於實驗劇場內表演使得作品效果不彰,格局隘小。
-
台灣篇
舞出一片天地,發表勝過經營
爲了要了解目前舞蹈團體製作經費的來源和運用狀況,以便探討當前表演生態的現象和問題,一份特別設計的問卷在去年十月中旬左右,送達二十多個在過去兩年內仍有表演活動的舞蹈團體。一個月之後,只得到其中七個團體的回覆,回收率祇有三分之一弱。 大多數團體拒絕參與這項調査,而參與團體供應的資料也不齊全,其原因有正在做年度結算者,也有不願意公佈營運方式者,還有因爲人事變遷而找不到完整的資料,甚至於沒有保存及整理資料者。 在這些舞團中,雲門舞集在八十年度的收支出金額和演出場次都數倍於其他團體,高居第一。經過二十年的經營之後,雲門舞集不但成爲台灣最大的職業舞團,也是現有舞蹈團體中最主要的舞蹈節目供應者,故而成爲文建會扶植的國際性團隊之一,也吸引了民間的私人贊助。同樣列爲扶植的團體還有游好彥舞團和原舞者舞團這兩個中型團體。這三個團體都是固定支薪給行政人員和舞者,其中以雲門舞集的人才最多、設備最爲完備、演出最頻繁。光環舞集、太古踏和多面向舞團則是平時祇有一位行政人員,籌備演出時才視需要召集舞者,依排練次數和演出場次來計算酬勞。 經費來源及運用情形 舞團的經費來源可分爲官方和民間兩方面。官方補助在目前有許多來源,像是文建會、外交部、敎育部(廳、局)、僑委會、新聞局、國家戲劇院和地方文化中心等,其中文建會爲最主要的補助機構。民間捐助可以從政黨文工會、基金會、學校社團和私人,以捐款或是其他方式取得。以上兩項再加上舞團的業務收入(包含票房、敎學和販賣節目單等相關產品的收入),即成爲舞團的收入總合。 而在業務收入方面,半數以上的受訪團體幾乎沒有收入,或是所佔的比率極低。雲門舞集是政府補助比率佔其總收入最低而業務收入比率最高的舞團。除了少數一兩個團體外,大多數的舞團仍然高度地依賴政府補助。 舞團的開銷主要有二,即演出支出,包含演出時硬體的製作費、運輸費、場地和其他劇場設備的租金、臨時僱約人員的排練演出費、誤餐費等等,而固定支出則包括人事費,支付固定團員的薪資、顧問費等,以及平時場租、水電費、維修費、貸款利息和文具印刷費等。 近半數的舞團無法提供支出的金額或是比例。除了「不願意公佈營運方式」之外,大都是因爲舞團本身人事運作和組織結構不建全等問題。這種情況或
-
舞蹈
廻望舞展
郭嘵華的《迴望長安》由三支新舊舞碼構成,展現編舞者四年來的轉變及發展歷程。
-
特別企畫 Feature
踮著脚尖的雲朶 專訪澳洲芭蕾舞校前任首席敎師石聖芳(Else Tjiok)
澳洲芭蕾舞團歷史不算悠久,但充沛的朝氣以及融和各種流派的高超技巧,已使得其芭蕾舞藝臻至一流水準。本文特別專訪石聖芳女士,談澳芭如何在南半球發展其多元、具世界性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