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文化政見

三黨省市長候選人文化政見 台灣省

宋楚瑜 全方位文化施政

一、完善硬體設備

文化能爲社會與個人創造更豐富、更精緻的生活內涵,因此我自從到省府服務以來,全力朝建立一貫的社敎文化網路系統而努力,就是將省立博物館等九所省級社敎機構,十九個縣市立文化中心、三個縣市立圖書館及新竹市立動物園等二十三所縣市級社敎機構,及二百八十三所鄕鎭圖書館予以整合,由點至面的整體性與全面性推展社敎文化,使活動的方式更活潑,活動的內容更有深度。

二、充實軟體內涵

國家文化的發展與提昇,除了硬體建設外,對於軟體的文化活動更應予以重視,因此除了邀請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團、交響樂團演出觀摩外,重要的是如何促進文化生根,能夠與本土文化相結合,這方面還應該加強。

三、提昇敎育品質

深厚的文化要藉由敎育奠基,敎育問題愈發受到社會的重視,要求改革之聲不斷,因此爲了塑造人性化的敎育環境,我將積極地進行提振敎育人員士氣、改善並重改建敎室、充實偏遠地區敎育設施,均衡城鄕敎育發展、加強推展國民中小學視聽媒體敎學、試辦國中技藝敎育班、改善敎材、落實敎材彈性化、並改進敎學評量。

此外,我也針對現階段敎育的問題加以通盤檢討後認爲,在國民敎育之規劃,將依據地方特性及經濟水準來加以補助,對某些貧瘠及稅收不足的縣市,則規劃爲「敎育優先區」給予特別的補助,以縮短城鄕敎育差距。

四、落實本土文化

爲宏揚台灣歷史文化,除積極興建包括文獻資料館 民俗文物館、史蹟源流館、民間技藝館及先賢先烈館等五大文獻館的臺灣歷史文化的園區外,同時加強採集臺灣民俗文物及耆老口述史料,以維護文化資產。此外,並將輔導及獎助各級學校,落實鄕土敎育。

五、促進全民參與

爲使文化設施能在各地均衡分配,增進民衆參與文化活動機會,使文化建設的觸角,由省、縣市伸展到鄕鎭和社區的層級,特別是要從全方位的角度,結合人才與資源來支援基層的本土文化發展工作,同時加強人文道德敎育。

(宋楚瑜競選總部 資料提供)

陳定南 其人即其文化

民進黨推舉的省長候選人陳定南,以其主政宜蘭縣政八年,創造「宜蘭奇蹟」而名聞全省。他在擔任宜蘭縣長期間,最念茲在茲的是「愛國必先愛鄕,愛鄕必先愛土」。基於這樣的理念,除了一般性的施政及革新、廉能及效率令人刮目相看外,對於文化建設更是不遺餘力。

首先,本著「文化即生活」的想法,陳定南致力維護宜蘭的環境不受破壞。例如他對設在蘇澳、冬山一帶的水泥廠,採取全天候駐廠監測,五家水泥廠被罰款超過六千萬,不得不斥資添置防塵設備。但最著名的,是民國七十六年間台塑欲到宜蘭設六輕,陳定南與王永慶展開大辯論,並主張由宜蘭縣民公民投票決定,台塑遂悻悻然而退。

以上是「守成」的作爲;除此之外,陳定南還更積極地推動建設,整治冬山河,並興建親水公園、羅東運動公園、宜蘭運動公園,這些大氣大魄的措施,在制度不完備、社會充斥便宜行事、短期暴利風氣、官商勾結不斷的台灣,顯得多麼可貴而令人讚歎!

除了生活環境,陳定南也著手改變生活的品質,爲宜蘭縣民爭取眞正的「解嚴」生活空間。例如,首創彈性假期、裁撤人二、銷毀忠誠資料、電影院免唱國歌、禮堂會議廳不掛蔣家父子遺像,學校不必每天升降旗等,還給人民一個眞正自由的空間。陳定南並認爲文化與敎育密不可分,因此他鼓勵宜蘭學童多親近這塊土地,像舉辦森林露營以取代傳統的遠足等。另外,則是宜蘭縣誌的編撰,也是重點事項。

總的來說,陳定南的特色就是公正、廉能;而他主政宜蘭八年,宜蘭縣的特色也就是公正、廉能。孔子說「風行草偃」,陳定南是最好的例子。其人,即其文化,其所到之處,都「因之而文化」。

目前,陳定南參選省長,在文化方面的政見,同樣是以治理宜蘭縣的理念爲出發。他主張台灣省各縣市應多元發展各地方的文化特色,省府必須做的,便是善盡監督的角色,而不是如過去國民黨執政時,地方淪爲中央政策的傳聲筒。

(文宣助理鄭文燦 口述 編輯部 整理)

朱高正 文化國文化省

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每次選舉,我一定是朝著「法治國」「社會國」「文化國」這個角度來訂定的的政見。「文化國」,當然包括到敎育、科學、文化、民俗這方面的事物。基本上,我每次選舉這三者的比例都相當平衡。

我在努力的,基本上不是具體的去講到「文化的發展方向」,而是完成一個能夠保障文化自主發展的框架,不希望整個文化發展,都讓商品經濟的導向任意扭曲。不過,文化基本上是地方政府的事情,鼓勵文化創作、各地的民俗活動等事務,基本上應該要任命地方的人士自己來籌辦,而不是直接由中央一條鞭式的推動。我們希望能朝「文化多元主義」這個角度來做。

另外,我們仔細就文建會的預算來看,百分之八十以上用來獎勵、獎助或補貼,這是不對的,我個人認爲以後這財源,就直接分給地方政府,而不是由個案來分錢,否則地方政府老伸手要錢。文化各方面的事,大家也不能一味依賴政府來推動。我個人的看法是,應該透過政策、法令來鼓勵文化人、企業界人士投入,如賦稅優惠方法等。文建會或敎育部緊抓一些預算,不直接撥給地方或學校,我曾多次在立法院批評過。

我認爲,我們這個時代需要有「啓蒙運動家」,要有原創力。我們現代需要的文化,不是量的增多,而是質的提高,因此,如果我當省長的話,對敎育部長的要求會很高,從「移風易俗」開始,讓傳統藉由喪葬儀節之類的活動,重新在我們心中燃起信心,把我們的傳統價値觀念,和現代社會密切結合在一起,這樣的文化才是有意義、有生命的。

(訪問 編輯部 整理 陳珮眞)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