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帕華洛帝來華演唱,打開現場轉播風氣後,便不時可見國內大型企業、媒體贊助表演藝術節目的現場轉播活動,提供向隅的愛樂者一個同步觀賞精緻藝術的機會。無形中也讓精緻音樂走出殿堂外,以另一種方式呈現。而轉播的成敗關鍵便在於音樂導播對整體的掌控。
「Double Bass、Trombone、Flute請準備,六、五、四、三、二、一」鏡頭準確的由低音提琴奏出的低緩樂聲中帶入長號、長笛與弦樂群的交相互答,拉開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序幕,上萬聽衆透過中正文化中心廣場前架設的巨幅銀幕及擴音設備,陶醉於庫特.馬索和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溫暖音色中。而位於音樂廳外的轉播車上,又是另一番景象,負責總譜分鏡工程的吳益宗正全神貫注的將總譜中的樂器表現傳達給負責掌控廳內五架攝影機的導播許文鵬,適時的捕捉住音樂最完整的面貌,呈現給戶外的欣賞者。
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的新年音樂會,透過電視轉播,已成為全世界樂迷每年引頸期盼的焦點,音樂會的實況CD、LD發行權更引發唱片公司搶購熱潮。而國內自帕華洛帝來華演唱,打開現場轉播風氣後,便不時可見國內大型企業、媒體贊助表演藝術節目的現場轉播活動,提供向隅的愛樂者一個同步觀賞精緻藝術的機會。無形中也讓精緻音樂走出殿堂外,以另一種方式呈現。而轉播的成敗關鍵便在於音樂導播對整體的掌控。
轉播的靈魂人物
「一個成功的導播,不但要能正確的呈現演奏樂器,指揮表情,更重要的是要能跟隨音樂的脈動、捕捉住音樂的呼吸,透過攝影技術,忠實的傳達給戶外聽衆。」從事音樂導播已十年的許文鵬表示,觀衆在欣賞優美畫面及音響時,很難想像幕後需耗費的大量人力及精力。就以庫特馬索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轉播為例,單就轉播工程便動用了約十五人,若加上戶外搭景、音響器材裝置、燈光、舞台佈置等工作人員,一場轉播至少須動用七、八十人。如何在短短數日內協調好各部工作人員,是考驗一場轉播成功與否的關鍵。
「在國外,一場戶外轉播準備期通常都很充裕,從數星期到數個月,像世界盃足球的三大男高音的準備則更長達一年,從場地看察、試音、尋找最適合的麥克風、攝影機架設位置等細微的前置作業,以確保轉播品質。但在台灣,決定轉播經常是距離演出祇剩短短的幾天,像這次的庫特.馬索是在三、四天前才決定,在如此急迫的時間中,還要和其他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開技術會議,溝通觀念,若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出錯。以這次演出為例,在技術會議上我們要求舞台上需補燈光,但工作人員誤以為是補麥克風,直到演出當天下午攝影測光時才發現,臨時又無法調借,祇得商請音樂廳視聽小組的工作人員將二壁側燈全開、記者席的七盞燈亦打開,以增強光源,確保轉播畫面的淸淅、明亮度。」
繁瑣、馬虎不得的前置作業
除了與外部人員溝通,負責轉播工程的內部溝通更為重要,負責測試聲音品質工程的廖宏一表示,由於每個樂團編置、器樂位置、演出曲目均不盡相同,麥克風架設位置便有所不同,需在短期間內找出最理想的收音位置,和樂團及場外負責音響架設人員溝通、測試收音效果。此外,廖宏一還要在演出前一一檢視所有聲音設備,以確保傳送音質。
有了幾近原音再現的音響效果,再加上掌控精準的畫面,便是一場精采的轉播。而負責畫面品質掌控的便是導播和讀譜、分鏡人員的責任。
唸的是土木工程,但因學鋼琴、對音樂有興趣而轉向音樂工作的吳益宗是導播許文鵬口中的讀譜高手,在拿到演出曲目後,使須開始將總譜做分鏡處理,找出各節最適合表現的樂器,以讓導播能有效掌控音樂廳內攝影機,做最佳的畫面呈現。「這點要做到完美十分困難,除了攝影機操作人員的技術、攝影機的位置也具重要關鍵,最困擾我們的情形是,很多節目都是臨時決定轉播,票大多已售出,沒預留架設攝影機的位置,這時如何找出最有利於攝影的角度就要靠經驗了。」許文鵬笑稱,多次臨場訓練,他們被迫已練就一套應變之道。
瞬間藝術的捕捉
有了分鏡譜、良好的攝影機操作人員,剩下的便看導播的功力了,「一場生動的轉播,鏡頭必須分秒不差的捕捉到演奏者的神情,甚至在主奏樂器演出前幾秒,演奏者氣氛的蘊釀到奏出的那一刹那間的完整神情,讓觀衆有一氣呵成之感。」廖宏一表示,樂團演奏者的敬業態度與否,透過轉播最是一覽無遺,「一個優秀的演奏者,即使在休息時仍會保持高度的專注,並仔細聆聽其他部音樂的演出,那是對自己工作的尊重,而這種專注的神情,在表現音樂時也最迷人。」因此在攝取這些鏡頭時,通常是在主奏樂器出現前幾秒即給特寫鏡頭,讓演奏者本身的特質和樂音融為一氣。但這套方式卻不適用於國內樂團,「有時有人質疑我們對待國內外樂團給鏡標準不一,其實這是團員本身問題,國內某些樂團團員演出精神其實頗為可議,透過鏡頭裡可體會出敬業精神的差異。我們的團員祇要沒輪到演出,整個人便明顯的鬆懈下來,玩樂器、打哈欠,什麼都有,試想,這些能入鏡嗎?」因此,應變之道便是等樂器發聲後再給特寫,「祇是這麼一來,音樂的力道就削弱很多了。」
一個導播功力高低不僅在於對特寫鏡頭的運用,調度、指揮音樂廳內攝影工作人員也是一大學問。因為攝影人員也會有各自專業認知偏好,如何有效傳達呈現意念、手法是維持畫面音樂性的關鍵因素。另外,現場執行時,導播對攝影機的運用亦必須調度得宜,才不會讓攝影機操作人員感到枯燥乏味。「在表現節奏上,慢板和活潑的快板在攝影推進上是截然不同的,必須能抓住音樂的脈動,用最恰當的方式來呈現音樂的呼吸,例如在慢板樂章可以運用緩慢的全景推進效果,快板則給音樂、指揮個別或交互特寫鏡頭,來配合音樂表現。」許文鵬說道,「這是個看似容易、但很難拿揑得準的工作,一旦沒把握好,出來的畫面和音樂就會像二條平行線,各走各的,十分恐佈。」
現場轉播是瞬間藝術,一旦出錯便無可挽回,前置作業又十分繁瑣且關鍵,對表演藝術藝無相當熱忱,往往持續不久,由許文鵬一手創立的綠洲傳播是其中的異數。除了轉播業務,綠洲傳播以拍攝表演藝術相關節目錄影帶為主。
為精緻藝術留下永恆紀錄
「我們的最大特點是,祇接表演藝術的案子,其實這就企業營運觀點而言是不智之舉,表演團體預算通常很拮据,能支付的費用有限,但因我們都是喜歡表演藝術的人,願意以較少的報酬為表演藝術界留下紀錄。」否則,廖宏一說「隨使接一個綜藝節目、出出機,就可輕鬆賺進大筆錢,也不用這麼辛苦,事前還得做一堆『功課』,但那種工作對我 們而言是毫無意義的,寧可不做。」
許文鵬住宅地下室是他們經常徹夜檢討,看帶子的地方,「我們看自己拍的,也去買各種影碟來參考、學習別人的拍攝手法、麥克風的選擇、攝影機的推進等細微末節,經由不斷的討論,來做為往後改進或嘗試的方向。」
在累積十年拍攝經驗後,在表演藝術界也累積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客戶群,許文鵬樂觀的表示,他們現有客戶大約有五百位,就算每年祇演出一檔,就足以忙不過來了。
在幕後看幕前演出,出心中是否會有無法親聆的遺憾呢?祇見三人猛搖頭,說,「在轉播過程中,其實我們也在演出,指揮負責指揮樂團,我們負責指揮全場,是更具挑戰性的演出,尤其在圓滿的完成任務後,那種成就感,是外人很難體會的。」
下回,當你有機會坐在星空下,欣賞戶外表演藝術時,不妨多花些心思觀察音樂導播對音樂的詮釋,那可是單純聆賞音樂外的另一種收獲呢!
(本刊編輯 錢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