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齣表演活動,都少不了表演服裝。國民政府遷台至今,從早先的反共抗俄劇到今日百家爭鳴的後現代現象,服裝史的發展或多或少反映了整個表演環境的變遷。本文從「中興」、「天鵝」、「靑龍」、「樂舞」四家老字號舞蹈、戲劇服裝公司,以及台灣目前唯一的國劇戲鞋製作師父李玉修的專訪裡,嘗試捕捉舊日表演世界裡的浮光掠影。
三姐妹承父「中興」
如果你「稍微」有一點年紀的話,可能你曾經在西門町的紅樓戲院裡看過費雯麗主演的《魂斷藍橋》,如果你「頗有」年紀的話,你可能在紅樓捧過越劇名伶朱鳳卿的場,如今的紅樓則是播放「兒童不宜」的影片。然而,你可知道在紅樓戲院的八角建築內,有四十多年歷史的「中興舞蹈戲劇服裝公司」就座落在此。
「我父親在大陸的時候是做鞋子批發的生意,三十八年政府遷台,父親在高雄下了船,當時爲了討生活,就做起鞋子的生意來了。」徐兆蕙的大女兒徐安琪侃侃道出當年種種,「母親張羅吃的,做鞋面,父親負責裁鞋底,找人縫鞋面鞋底,我們就負責發賬、收賬」。目前徐兆蕙退休在家,由他的三個女兒接管中興的業務。
民國四十二年,徐家由高雄遷至台北中華路,正式掛起「中興」的招牌,五十年再遷至今紅樓戲院的建築內。民國五、六十年的台灣不像今日表演活動繁多,當時的軍中康樂隊(即今藝工隊)可說是「表演藝術界的主流」,中興當時主要就是爲軍團製作表演服裝,爲了運送服裝至各個營區,「父親不知道騎壞了多少輛摩托車」。
中興製作及設計的服裝主要以民俗及國劇方面爲主。老店裡隨處可見鳳冠、頭花、水袖及太平鼓、刀、槍等道具。歷年來合作對象包括了蔡瑞月、許惠美、中央電影公司(丁善璽、王童等)、郭小莊(如《歸越情》)、各大專院校、友好訪問團、時裝設計師等。還記得中影《英烈千秋》、《八百壯士》嗎?影片裡的服裝就是出自中興的製作。
據說丁善璽導演拍片的時候會駡人,可是只要看到徐安琪一到,馬上停止駡人,副導王梅百思不解,原來是徐安琪長得和藹,總是笑臉迎人。民國五十八年,徐安琪開始跟著父親做表演服裝的工作,那時兩岸並不似今日般「交流」,在美國買的大陸出版的服裝史料,得小心翼翼地藏在其他書籍中,偷偷夾帶入關;而當年的《南國電影》雜誌或從朋友外國雜誌翻拍下來的服裝照片,都成了徐安琪當時最珍貴的考據資料。「記得第一次拿到國外的芭蕾硬鞋,那時不曉得怎樣製作,就把那雙國外來的鞋拆開來硏究一番,製成楦頭之後,再製成成品。但是因爲那雙鞋是外國人的尺寸,比較修長,按比例做出來的成品中國人沒法子穿,於是就得再修寬些。」
繼徐安琪之後,兩個妹妹也加入工作行列。至今三姐妹雖已婚嫁,仍能維持目前不爲利益關係而聚在一起的「家族式經營」,在當前社會已不多見。「父親做事脚踏實地,絕不偷工減料。」三姐妹秉持父親做事原則,「服裝製作必須配合演出的預算,我們儘量在預算之內做最有效的製作,或者吿訴演出單位怎樣節省不必要的花費。」
如今中興舊雨新知不斷,談到年輕一代服裝設計師崛起對中興的業務是否有「威脅」時,徐安琪認爲並沒有太多的影響,往往還會互相支援、配合,比較令她掛心的倒是紅樓戲院及其周邊環境建成表演場所的議題。「選舉的時候有在講」,選舉過後,就沒下文了,她希望有關單位能做一妥善規劃,否則爲台灣表演藝術界編織了四十多年戲服的中興,就得永遠與「鹹溼片」毗鄰而居了。
「天鵝」飛來,「樂舞」興
和「中興」同是當年兩大表演服裝公司的「天鵝舞蹈戲劇用品有限公司」是由韓福安所創辦,韓福安已於多年前病逝美國。軍人出生的韓福安原先是在一家叫做白鳥芭蕾舞鞋的店裡負責服裝方面的工作,與當時在軍中康樂隊工作的莊良,也就是後來「樂舞戲劇舞蹈服裝有限公司」的老闆,時有表演服裝方面的接洽。民國四十年代初期韓福安離開「白鳥」,自己在重慶南路上成立了「天鵝」,一直到民國六十年代初期赴美,才由原先就在店裡工作的原其舜接手,同樣以「天鵝」的字號繼續經營;在另一方面,莊良與當時在「天鵝」工作的王小姐,締結連理,在昔日中華商場裡開始經營「樂舞」;另外,由「天鵝」分出去的店面,還有一家目前在西門町獅子林大樓內的「鳳凰」。
「天鵝」和「樂舞」的營業範圍除了各社團、學校、舞蹈社的表演服裝租賃之外,還包括了爲外交部及僑務委員會製做中國歷代服飾,分送至駐各國大使館、辦事處,用於陳列展示或表演活動,做爲文化交流之用。此外,九月底,祭孔大典的獻官服、佾生服也是出自「天鵝」手下。
七年前,「天鵝」從重慶南路遷自今漢中街,在「天鵝」第二層樓的衣物室裡,三面牆都是各式表演服裝,一格一格整齊地被分類,這一格是《小放牛》,那一格是《苗女弄杯》。現年六十七歲的原其舜說他經營這家店是「守住崗位」,一心盼望「後繼有人」,兩個兒子都「唸書去了」,有自己的志向,「做這行要很有耐心,瑣碎的事很多」。由於自己年紀大了,原其舜對有心學習者,他非常願意「技術轉移」,把「天鵝」交給「下一代掌門人」。
而前後經歷三次搬遷,目前座落於長沙街的「樂舞」,則朝向多元化的經營。採訪時莊良拿起手邊一塊藍布樣,說他目前正在爲故宮博物院修補淸朝八旗兵將領的服飾,手上這部分正是八旗中的「正藍旗」。此外,「樂舞」的經營範圍更包括了三家電視台連續劇的戲服,娛樂節目的大型玩偶服,棒球隊龍、獅、虎、豹的吉祥物大偶以及陳列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山地九族服裝,以及南海路歷史博物館的歷代人物服飾。
「靑龍」騰四海
「說到台灣的舞蹈發展,就不能不提當年何志浩將軍所號召的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靑龍舞蹈戲劇服裝股份有限公司的老闆李信友如此說,經過委員會及前輩舞蹈家們的推動,造就了當時的舞蹈環境,也才有了表演服裝的供需。
成立至今三十餘年,歷經三次搬遷的靑龍,目前座落於中華路上。早先的靑龍,並不叫靑龍,而是「美娜舞品中心」,主要是做芭蕾舞軟、硬鞋的生意。經營了三年之後,由於經濟因素,石油危機,原是股東制的「美娜」,面臨改組,由李信友繼續經營;而製作的範圍也從原來的鞋,擴大到緊身衣(芭蕾練習服)及表演服裝。
「台灣老一輩的舞蹈家百分之九十都跟我合作過」,包括李天民、蔡瑞月、李彩娥、李淑芬等,而經營的範圍更是「從南到北」,各社團、舞蹈社、學校舞蹈表演科系。靑龍與雲門也有過一段「密切」的合作。在雲門七十年一月「爲蘭嶼社區醫療基金募款義演」的節目單內,有這樣一段記載:「靑龍公司的『李老板』是台灣舞蹈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幾乎所有舞者從上第一堂課到上台成名的每一雙鞋,每一件衣服都出自靑龍公司之手。從《盲》的緊身衣到《寒食》的大衣服,雲門的服裝十分之九都凝聚著李信友的苦心和創意,以及對舞蹈不渝的愛。」
經營了這麼多年,李老闆提到其中舞蹈服務的變化,就緊身衣來說,質料從棉、羅紋、尼龍絲,一直到加入橡皮的質料,在彈性上來說愈來愈進步;而在舞蹈本身發展來講,解嚴之後,發展的空間大大提升,過去舞蹈服裝上,不能綁紅頭巾,不能拿紅旗,不准出現白旗(分別象徵紅衞兵、投降),現在就算穿上「匪裝」也沒人管了;又由於現代舞蹈的出現,服裝製作上較傳統民族舞蹈服裝來得自由,省去大堆頭的配件、裝飾。
民國七十年代左右,可說是靑龍的黃金年代,「那時候,服裝公司沒有像現在這麼多,再者,當年的徒弟已經變成師父,師父又變成老闆」,雖然李老闆說靑龍現在狀況「平平」,但從店裡絡繹不絕的電話和客人看來,生意仍是源源不絕。「生意要持續有個基本的條件:要有穩定的基礎,對這行要很熟悉;此外,服裝的來源要充裕;貨源充裕,東西齊全,自然不會沒有客人。」除了「全」之外,「大衆化,符合一般人的需求」亦是李老闆口中靑龍的另一特色。目前,除了台北,靑龍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大陸及美國亦有生意。
李玉修「足下」見眞招
對於國劇界來說李愼恩及李玉修父子所製的戲鞋,不僅是「台灣第一」而且還是「台灣唯一」。李愼恩已於民國七十一年過世,目前由李玉修獨力經營。從徐露、顧正秋、郭小莊,陸、海、空軍各劇團,大專院校國劇科系到優劇場、明華園、蘭陽劇團所穿著的戲鞋都有李玉修的一針一線。台灣國劇界的演員可說「百分之百穿李家的戲鞋長大」。「穿大陸的,還穿不慣。」就有人跑到大陸去買戲鞋,結果不合穿,只好跑回李玉修這邊求救了。
「文革的時候大陸上的老師父都被鬥死了」,十年下來的摧殘使得這項技術也受到嚴重摧殘,所幸李愼恩的戲鞋功夫能在台灣這邊保留下來。出生於山東萊陽的李愼恩,十五歲的時候就在山東煙台學做戲鞋,三十八年遷台之後,就在中華商場做起戲鞋生意,一直到他過世。
民國七十四年,李家鞋店由中華商場遷至目前景美景福街自宅內。客廳的電視機上擺著一雙細緻的「軟蹺」,橱櫃裡則有一雙高高「厚底靴」。軟蹺是《拾玉鐲》裡孫玉姣穿的,高高厚底靴則是給關公關老爺穿戴。製做軟蹺的過程是先以布板按照尺寸剪出一個鞋幫(即鞋面),然後在底下的面縫上裡布,朝上的面縫上繡有花紋的布面,之後車上滾邊,再將鞋幫和鞋底縫合起來。至於高底靴,鞋幫和鞋底縫合的過程大致和軟蹺相同,但高底靴鞋底的製做過程是將一疊厚厚的,民間拜拜用的「紙錢」,以「油壓機」加壓成厚厚一疊靱性極強的底,然後在「紙錢」的底部再墊以一層皮底。另外有一種「硬蹺」是由木頭製成,斜度大,直接綁在腿上「練功」,通常是武旦穿戴。
《掃描線》、《光華》雜誌、公共電視都曾經來採訪過李玉修製鞋的過程,在復興劇校「文物館」內亦有他的作品,而李玉修自己保留的資料和成品却不多。「資料借給別人後就沒有歸還,過去製做的鞋子也沒有拍照留念」,但老師父對於未能留下來的資料、檔案倒沒有我們後輩這麼急迫,「他們覺得這些東西很了不起,對我來說却是極爲平常。」儘管媒體的尋訪,衆人的提醒,李玉修還是一樣一針一線地縫著他的戲鞋。
在目前機器大量生產的年代裡,李玉修可說是台灣唯一製國劇戲鞋的師父了。雖然當年李愼恩有兩個徒弟,但老早改行不做了。現在李玉修「布板」來源的一個老太太也已經停止製做,「以後就得靠自己想別的辦法了」,而做爲縫合之用的「豬鬃」現在也不容易買到,手上的都是存貨。然而不只是製做原料的問題,李先生和其他民俗藝人一樣都有「後繼無人」的感嘆,他說其實「這一行風不到,雨不到」不須要在外勞碌奔波,只是要「專心、細心」,在民國七十多年的時候,登過報紙找人,「剛退伍的年輕小伙子,什麼都不會做,一來就開口問一天多少錢」,現在,李玉修也看開了,一切順其自然。
另外,李玉修的弟弟,李國修是屛風表演班「班主」,所以屛風所需的戲鞋,毫無疑問地,也是出自李玉修之手。
(本文感謝林璟如資料提供)
特約撰述|楊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