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處容舞》的舞者戴著大型面具,動作強而有力。(Stephen Wunrow 攝)
韓國舞 亞洲民族舞蹈系列5 韓國舞

從泡菜、烤肉到人蔘湯 韓國舞蹈盛饌任您享用

傳統宮廷舞、古代儀式舞、面具舞劇、農樂,到二十世紀從傳統出發的新作……今日的「韓國舞」琳琅滿目,正如一場豐富的盛宴。但無論是古老的或新編的,其共同特色是:都具有韓國文化的根源。

傳統宮廷舞、古代儀式舞、面具舞劇、農樂,到二十世紀從傳統出發的新作……今日的「韓國舞」琳琅滿目,正如一場豐富的盛宴。但無論是古老的或新編的,其共同特色是:都具有韓國文化的根源。

今天在韓國,想要決定參加何種舞蹈表演,就好比試著挑出自助晚宴的菜色。你該挑古老而且熟悉的,還是給你的味蕾來點全新的體驗?裝些容易判別的東西,還是冒個險,嚐嚐新玩意,看看到底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這樣的舞蹈風貌正如一場自助盛宴,無論是有歷史偏好的,想追求現代趣味,以及介於其中各種味道的組合,都可以得到款待。各種舞蹈的例子,讓人了解是什麼使韓國與衆不同,也衍生有關文化變遷與消逝的問題。

韓國傳統宮廷舞與面具舞劇

被視爲最具韓國風味的稱做「傳統舞踊」(chontong muyong),包含古時宮廷儀典或皇室盛宴所表演的舞蹈、假面舞(常戴面具演出,稱t'al ch'um)、和原本在村莊儀式或娛樂中演出的團隊樂舞(稱做「農樂」nong ak)、靈媒或佛僧所表演的儀式舞蹈;以及許多二十世紀特別爲劇場呈現並承襲古老傳統而編作的舞蹈。這些傳統舞蹈的共通點是:都具有古老韓國文化的根源。

最容易找出這道菜色的地方,乃是「韓國國立國樂院」。國立國樂院源於四世紀末,是宮廷的皇家音樂院,一九五五年在漢城建立總部,目標乃是在保存與傳承宮廷樂舞。儘管近年來,目標已逐漸擴充到同時包含培養各種形式的傳統舞蹈及創新,但國立國樂院仍以其宮廷舞碼著稱。一整年幾乎每逢週末,國立國樂院會上演一場傳統樂舞選粹的節目,長約一小時半。只有在這裡,可以固定地看到盛裝的女性,以緩慢的動作復原那些描述宮廷儀典古籍中的舞蹈。身著色彩斑斕的宮廷長袍,珠圓玉墜,大群的舞者滑步而行,看似飄過舞台。旣突然又細緻,她們彈開手腕,將長袖抛向空中。當絲緞優雅地落在身旁,她們屈膝且謙卑地將視線下移:過去,在宮廷裡的觀衆面前,這是一種合宜的舉止。舞者們伴有五人樂團,由擊鈸者領軍。牙拍(pak)是一種古老的樂器,有六片散開的木板,一端繫以皮帶,將其砰然合上發出聲音,用以代表段落之間的轉換。

若干宮廷舞蹈有重複的主題。在《佳人剪牡丹》Kain chon moktan中,年輕的女性從舞台上的盆中拾起大朶牡丹花:一種令人聯想起過去宮廷中女性的動作。在《抛球樂》Pogurak中,舞者試圖要從放置於舞台中一扇門上的小孔,擲出一只球形小荷包,成功的人得到一朶花以爲奬賞;反之則臉頰劃上一道黑線。然而在這些舞蹈當中,主題只是一個架構,週邊由許多裝飾性的動作組合起來。

目前只有兩支宮廷舞蹈是獨舞,最著名的是《春鶯囀》,以極抽象的方式描繪一隻春天鳴叫的夜鶯。然而,最不尋常的應屬《處容舞》,其獨特之處在於舞者所戴的大型面具,動作強而有力,據說此舞起源於鄕間新年驅鬼時的儀式舞蹈。國立國樂院的節目每項歷時約十分鐘,過去的表演較長,有些甚至達一小時。雖然今天完整的表演已被保存並偶做演出,但是週末的精簡版已可滿足早期韓國文化的愛好者。

宮廷舞蹈傳統的保存,由生於一九〇九年的金千興(Kim Ch'on-hung)爲首。金氏在宮廷訓練學院硏習音樂與舞蹈,並且在朝鮮王朝的最後一任君王純宗十五歲壽宴上獻舞。由於政爭或是思想的轉變,例如佛敎或是儒道,宮廷中表演藝術的延續面臨瓦解。今天仍在上演的舞蹈,基本上是基於像金氏這樣老舞者們的記憶,並旨在復原歷史文獻中的舞蹈。國樂院的舞蹈家們仍致力於蒐尋這些文件,以復原早期皇宮中表演的舞蹈。

你也可以用另一種傳統舞蹈來刺激你的味蕾。在漢城的百戲劇場(Nori Madang),這座於一九八四年建造完成的小型露天劇場,無論在地理或心理上,都和羅得樂園──韓國的狄斯奈並列。然而百戲劇場上演的節目,相較於其隔鄰的合成製品、機械動作,與人一種獨特的對比。從四月到十月,每個週末午後,你可以觀賞業餘或專業團體演出以往在鄕間露天表演的音樂、舞蹈。過去,假面舞提供機會嘲諷或批判上層社會及僧侶,或是公開嘲弄日常生活中的嚴肅面,例如媒人、階級不同的愛侶、以及不守淸規的和尙。這種幽默通常涉及性相關,而且直言無諱,也常有即興發揮。今天的表演則可能加進現代生活的素材。爲了可以看到各種形式的表演,韓國各地的團體輪流受邀,使觀賞者得以看到不同地區假面舞的差異。

農業社會的民間舞與儀式舞蹈

各種不同的「農樂」也在上演。過去這類活潑的舞蹈是以農業爲中心;今天則近於展技。最炫人者在於一頂緊扣的帽子及其上附有可旋轉的短杖和一條稱爲「象毛」的長帶。舞者以小而急促有力的動作,快速地前後傾斜頭部,導致「象毛」繞過空中,形成一個大圓。他也可能舞弄腰部上一只大型沙漏鼓,或是如體操選手般懾人地越過空中,而這些動作同時發生!鑼鼓的聲音,加上舞者充滿活力的動作,激勵許多旁觀的舞者熱切地拍手應和,有些人甚至被鼓動想要加入舞圈,一同展跳其他傳統韓國舞蹈中常重複的動作。

至於佛敎舞蹈,年代可能可以追溯到西元四世紀。佛敎由中國傳入韓國,造成了仍見於原有情境的細微韻味。許多現存的梵唱和舞蹈動作,意義已失傳。有些韓國人認爲,舞蹈只不過是爲了吸引信衆到寺廟。今天寺廟的慶祝活動可能包含「蝴蝶舞」(Nabi Ch'um):表演者柔和地移動手臂,以令人聯想起此舞之所爲名般細緻的動作,舞弄幾乎垂地的白袖。「鐃鈸舞」(Para Ch'um):不限人數的和尙,手持一對大型鐃鈸,不停旋轉,舉放手臂,溫和地曲伸膝蓋。「法鼓舞」(Popgo Ch'um):一名獨舞者用特定形式的動作,敲擊一面立鼓。這種細微的佛敎氣質之變異,源自韓國過去的儒道傳統,保存在慶祝孔子誕辰的舞蹈動作,和紀念皇室祖先所跳的類似舞蹈中:行列整齊的舞者,身著簡樸長袍和高靴,朝不同方向行禮如儀,重現韓國最古老的儀典之一。今天這些舞蹈通常由一所表演藝術高中的學生演出,幾乎已成爲博物館中的古器,而非大衆生活中的一個要素。

二十世紀成形的「民俗舞」

在二十世紀之初,一種連接古老傳統舞蹈,和較不具韓國風味之當代形式的 舞蹈風格成形了。當時許多人激發出革新的興趣,導致某些舞蹈的發展,雖然是近作,卻成爲傳統的一部分。這些舞蹈由高度訓練的舞者在正式的舞台上呈演。由於來源較近,韓國人將其歸爲民俗舞蹈。其中最著名者爲「巾舞」(Salp'uri),這是一支起源於靈媒舞蹈的獨舞,以一條長絲巾表演。「僧舞」(Sung-mu)是一支獨舞鼓舞,起源於佛敎儀式,由一或多位舞者,敲擊一或數面立鼓,表演一系列具有活力的鼓舞。還有一支精心製作的「扇舞」(Puchae ch'un),表演者手持大扇,做花開合狀及其他設計,常引致觀衆的讚嘆。

所有這些傳統形式常會強調許多帶有韓國標籤的動作特質,其中之一就是強調空間應用的垂直性。有許多韓國舞蹈一直在上與下的動作間交替,透過幾種不同的方式。在比較慢的形式,譬如宮廷舞和佛敎舞,舞者規律地屈膝、伸膝,因此整個身體舉起、放低。在較快、較活潑的舞蹈中,譬如農民的團隊樂舞和面具舞劇,屈膝成爲跳躍的準備動作,將上與下的動作予以放大。這也見於靈媒舞蹈,靈媒被附身時所產生的強烈跳躍。

這種上下的動作也以一較小、但卻很重要的方式強調在肩膀部位。韓國人有時把舞蹈解釋成“okkae ch'um”──肩膀的舞蹈。動作通常由胸部開始,看似急速吸氣而造成脊椎擴張,致使肩膀抬起。然後吐氣,肩膀和脊椎鬆懈,形成視覺上放鬆的表現。在宮廷舞蹈中這個動作極度細微;但在農民團隊樂舞與假面舞時,聳肩非常明顯而刻意。韓國舞的另一個特點在脚部。韓國人可以很快指出他們的舞蹈特徵在於行走,舞者脚跟先著地,然後才是脚掌、脚趾。這個動作本身並不特別,是一般人最常見的走路方式。特別的是舞者似乎用他們的脚愛撫著地板:在脚跟著地前扭轉著脚趾,然後是整隻脚。大多數舞者脚上穿的一種脚尖上翹的厚底襪子(poson),更強化了這個動作。無論快慢,其整體效果好似舞者踩踏在某種十分細緻的事物上。

另一個明顯見於多數韓國舞的特點,即身體的懸浮感。舞者通常由一個上揚的動作開始(不一定以某種型態),然後驟然停住,彷彿躊躇未決。舞者保持平衡,似乎正在決定要繼續揚升,或做其他動作。當內含的能量到達爆發邊緣,表演者再稍微揚起,然後全部放鬆,成爲一緩和下降的動作。這種懸而未決的狀態,對觀賞者造成一種強烈的張力,並形成之前所提及的放鬆感。

源自美國葛蘭姆派的現代舞

上述的特質雖然在晚近編作的舞蹈中仍以細微的方式維持或衍生,但往往在今天所見最不具韓國特色的舞蹈──即韓國人所稱「現代舞踊」(hyundai muyong)中完全消失。這類舞蹈似乎沾沾自喜於來自韓國以外的地區,尤其是美國的現代舞。

在韓國,這種現代舞的特色應歸功於路完順(Yook Wan-soon),前梨花女子大學舞蹈系敎授。路氏曾在美國一所大學及紐約的瑪莎.葛蘭姆敎室硏習現代舞。她在一九六〇年代中期回到韓國後,就在梨花大學引進葛蘭姆技巧這項課程,隨後成爲今日許多現代舞的溫床。

然而除了葛蘭姆技巧的強勢,許多身爲韓國現代舞世界的一份子,亦亟思超越這種類型。包括在美國其他地區大學硏讀舞蹈課程者、少數就學歐洲者、以及若干雖接受美化訓練,卻覺醒並努力脫離葛蘭姆派者。正當傳統舞蹈關注於製造韓國陳述──陳述「這是韓國」或「我是韓國人」,現代舞關心的卻是個人或宇宙的陳述──這是「我」、「這是世界社會的一面」。例如南貞浩(Nam Jong-ho)的《孩童們》Children、《在山的背後》What's Behind the Moun-tain,試圖要透過動作捕捉學童們接受塡鴨,而並不限於特定文化。舞蹈的主題及動作成爲普遍性的陳述:無論是德國、英國、或美國的編舞家,一樣容易被解釋爲代表孩童們的兒時生活,不論是法蘭克福、倫敦、或紐約。

近期「創作舞」的特色

儘管區分傳統與當代舞蹈並不難,另一種難以區辨類型的產生則反映了那種同時要保存傳統舞蹈的本質和韓國性,以及發展新形式的願望,這類舞蹈也就是「創作舞踊」(changjak muyong),用英文解釋就是creative dance。雖然大部分的韓國舞者都會論及創作舞蹈,但是他們的意見並不一致。觀點的差異主要在於編舞家所受的訓練、服裝動作的要素、及對一特定舞蹈基礎的意見。對某些人而言,即便是受傳統訓練的,只要是新編的舞就是創作舞蹈,這是對比於現代舞那些在外國受現代舞訓練者的編作。對其他人而言,創作舞蹈的服裝及動作和傳統相關,但是想法和編舞爲新創。這些舞蹈的共同點是,不管基於什麼理由他們不被認爲具有傳統的成分,他們都被認同爲屬於韓國的。如果我們挑兩支這類的舞蹈,我們會看見一些令許多不同的人聯想起韓國的東西。

文一枝(Moon Il-chi),前任韓國國立國樂院的編舞家,曾接受完整的傳統舞蹈形式訓練,在漢陽大學得到第一個傳統舞蹈的學位,於一九九〇年十月初次公演,題目爲《種稻》Rice Plant。編舞者試圖要捕捉農民時代韓國人的精神生活,雖然動作在複製、或說奠基於傳統的舞蹈,卻是採自不同形式而非單取一種舞蹈風格。因此即使主題、動作、服裝很淸楚屬於韓國的,但是不同韓國舞蹈要素的混合,加上傳統舞蹈動作的修飾,都是編舞者創新的發明,使得《種稻》歸於創作而非傳統的範疇。

另一支創作舞是《白頭山神曲》The Myth of Mount Paektu被形容爲「壯觀的史詩」,並足以和京劇、日本的歌舞伎相比。其劇本由哲學家金永玉(Kim Yong-ok)執筆,以韓國的起源傳說爲基礎。以將近兩百名舞者和五十人的管絃樂團,舞蹈合併傳統舞蹈的動作。在其中一個段落,幾乎所有的表演者,或坐或跪,佈滿整個舞台。每人面前一面小鼓,舞者以精確編作的動作敲鼓,不但形成有力、節奏互異的間奏,在視覺上也造就了一支壯觀的舞蹈。在許多傳統韓國舞蹈中,擊鼓強調聲音與動作的整合,表演者旣是音樂家也是舞者。

負責編作的鞠守鎬(Kook Soo-ho)受的全是傳統舞蹈的訓練。在這種情形下,編舞家同時應用了許多傳統和創新的動作,以述說一段韓國的傳統故事,它結合了韓國的及非韓國的成分,因此被歸類於創作舞蹈。

韓國人的芭蕾

除了引進及適應現代舞之外還有芭蕾。韓國的芭蕾混合了歐洲風味與韓國影響。例如由環球芭蕾演出的《沈淸》Shim Chung,是由舞團美籍創團者曁藝術總監阿綴恩.德拉絲(Adrienne Dellas)所編。這支舞在述說傳統韓國故事一個有信心的女兒和她的盲父親。邪惡的水手、神祕的水下世界、村姑的磨難、及至嫁與君王、盛大的皇宮祝宴,故事本身就完美地提供了十九世紀芭蕾的神話傳統。其動作完全來自芭蕾語彙,只有短短的兩段企圖應用韓國的舞蹈動作:在宮廷的娛樂,五名舞者的服裝和動作採自鳳山(Pongsan)假面舞;以及當所有的盲村民重見光明,他們的快樂之舞來自傳統的男性年輕士族舞蹈。

今天在韓國,如此分歧豪華的舞蹈趣味,反映了一種關心:緊抓住根植於過去所建立的韓國認同,同時試驗新方式以表達現代韓國人的意見。科技與韓國經濟空前發展;隨著旅行及留學,與其他文化的接觸日益廣泛;鄕村的改變威脅了殘存的韓國農民生活。面臨這些改變,韓國人產生了一種想要重新定義之所以爲韓國的努力。而當努力得到結果,韓國的舞者擺出琳琅滿目的舞蹈,提供各式各樣的選擇以滿足您的口味。

 

文字|茱蒂.凡.塞爾(Judy Van Zile)  夏威夷大學戲劇與舞蹈系教授

譯|趙綺芳

校對|陳玉秀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韓國歷史背景

韓國的地理位置介於亞洲大陸與日本群島之間,因此導致它變動的過去,韓國半島的歷史便在分合中交替,各立爲王的高句麗(紀元前37年到紀元後668年)、百濟(紀元前18年到紀元後660年)和新羅(紀元前57年到紀元後660年)於西元六六八年成爲統一的新羅王朝。

在統一的新羅時期(668至935年),建立了一個音樂部,表演者被送到中國學習樂舞。他們帶回樂器、舞蹈和服裝,對若干的韓國表演藝術影響甚鉅。

「花郎院」(hwarang)在新羅王朝時期十分興盛,且對舞蹈有重要衝擊。「花郞」傳統可比擬於歐洲的爵士制度,它維持著嚴格的倫理規範。除了軍事活動之外,這些年輕人遊學鄕間及休閒,並常以樂舞自娛。

新羅王朝在九三六年結束,高麗取而代之,佛敎始成爲官方宗敎。當時其宮中成立了司掌面具舞劇的部門,這種娛樂便在皇家盛宴演出。這時期也可看到「妓生」(kisaeng)的日趨重要,即那些在宮中服侍的女性、專業的弄臣。雖然接受禮節與表演藝術的密集訓練,並且有相當重要的官方功能,這些女性仍被認爲是低下階層。

李氏有力的統治者在一三九二年掌控了這個國家,建立了朝鮮王朝(又稱李朝)。儒道取代佛敎成爲主流哲學,韓國在文化發展上達到高峰。在世宗統治期間(1418-1450),發明了韓文字母(han-gul),一四四六年經官方發佈,旨指在取代書寫漢文的應用,使得書寫作品亦可普及平民。一四六九年至一四九四年執政的金成宗,是藝術的熱愛與支持者,在他的治理時期編纂了《樂學軌範》Akhak kwebom,是一本記錄了樂舞等表演藝術的主要論文。

一五〇〇年後期,豐臣秀吉的入侵摧毀了許多宮廷活動,許多藝術家流落到日本。在一九一〇年王朝被毀滅,與韓國的被鄰國併呑,日本兩度產生對韓國的影響。朝鮮半島在一九四五年獨立,但同時又再度分裂:一九四八年,北部的朝鮮人民共和國和南部的大韓民國分別成立。

韓國的主要信仰:儒家精神

韓國的氣溫隨四季變化,造成壯觀的景致。色彩豐富的秋天、暑氣逼人的夏天、山嶺峻酷的冬天,在在說明了韓國之所以名爲「朝鮮」──意爲「淸晨靜謐的大地」。

韓國與中國的關係在許多文化面上意義重大,最明顯的就是發源儒家的特質,儒道是朝鮮時期主流的思想與信仰。中國的哲學概念可見於大韓民國的國旗上──太極。一圓分爲二,代表水/火、日/夜、陰/陽等相對力量,周圍繞有四象,也象徵天/地、水/火等相反原則。

儒家思想和本土靈媒主義一樣具有影響力,而超越了西元四世紀後由中國傳入的佛敎。今天這三種信仰及思想體系和基督敎共存,後者是在十八世紀受到支持。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