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魯桐1568年作油畫《農民舞》(部分),風笛旋律管指孔淸晰可見。(韓國鐄 提供)
世界民族樂器 世界民族樂器

長音綿綿,千古不絕 歐洲的風笛

一聽到風笛(bagpipe)就擺脫不掉那沒完沒了,綿綿不絕的持續音(drone);一看到風笛就聯想到那獨一無二的方格裙子,因爲兩者都是蘇格蘭的標記。西起英倫,東達印度,上自北歐,下及北非,再加上英國影響的北美、澳洲及紐西蘭都有風笛,其分布佔世界版圖大半。

一聽到風笛(bagpipe)就擺脫不掉那沒完沒了,綿綿不絕的持續音(drone);一看到風笛就聯想到那獨一無二的方格裙子,因爲兩者都是蘇格蘭的標記。西起英倫,東達印度,上自北歐,下及北非,再加上英國影響的北美、澳洲及紐西蘭都有風笛,其分布佔世界版圖大半。

一聽到風笛(bagpipe)就擺脫不掉那沒完沒了,綿綿不絕的持續音(drone);一看到風笛就聯想到那獨一無二的方格裙子,因爲兩者都是蘇格蘭的標記。有一次美國廣播電視(ABC)國際新聞報導一則趣聞:當年(1992)蘇格蘭有一個人到法院控吿其鄰居吵鬧,使他不得安寧,因爲那個人連續吹奏風笛曲《永恆的蘇格蘭》Scotland Forever五十九遍;結果法官判被吿無罪。蘇格蘭人之熱愛風笛莫過於此。其實風笛的分布極廣,品種也多,有一作者列出二百三十七種不同名稱的風笛。(註1)本文是以蘇格蘭爲主,也涉及其他品種的歐洲風笛。

和羊分不開的關係

風笛的構造主要有風袋、吹管、旋律管(chanter)和持續音管四個部分。但也有一種不用口吹而靠風箱(bellows)鼓風的風笛,那就不用吹管。風袋的作用是儲藏及輸送空氣到旋律管和持續音管,振動諸管挿入袋的一端所裝置的簧片而發聲。早年(現在也有)的風袋就是一整隻去了毛(有的保留毛)、四肢和頭部的山羊或綿羊。各管揷入於四肢及頭部的開口處,多餘的開口則紮起來。吹管揷入袋的一端裝了一個活瓣(valve),吹氣進入,但不會倒流,不然其「風味」可不堪設想。有指孔的旋律管其實就是一支哨吶類的簧樂器,只是簧片套入器內,奏者的嘴唇不接觸。學蘇格蘭風笛的人先要用一支練習管練習,它基本上就是一支加套的嗩吶,也就是不接風袋的旋律管。文藝復興時代有一種克隆姆管(cru-mhorn,意爲彎號)也是加套的簧片吹管樂器。持續音管長短和多少不定,每管皆有簧片,但無指孔,只發一音,多爲主音或屬音。

風笛旣然和羊關係密切,有的品種在旋律管上端加上羊頭的雕飾就不足爲奇了。但更明顯的是有些風笛的名稱本意就是羊,例如風笛在德文叫Bock(公羊)、法文叫chabrette(小山羊,源自chevrette一字,用於亞維儂區)、波蘭文、烏克蘭文和俄文叫koziol(山羊)、義大利文叫capriola(山羊,源自拉丁文capreolus)、西班牙文叫gaita(山羊,源自古哥德語gaits)等。(註2)

西起英倫,東達印度,上自北歐,下及北非,再加上英國影響的北美、澳洲及紐西蘭都有風笛,其分布佔世界版圖大半。最簡單的連持續音管都沒有,只有風袋、吹管和旋律管(印度),最複雜的可以奏旋律與和弦(愛爾蘭)。蘇格蘭、愛爾蘭、法國布列塔尼(Brittany)區的風笛旋律管用雙簧,持續音管用單簧;義大利及法國其他地方則兩種管皆用雙簧,而義大利、北非和地中海區的風笛則用了平行的兩支旋律管。另外,管身呈圓椎還是圓柱形,指孔的多少等也都各自不同,所以要仔細地硏究還是十分複雜的。

歷史悠久,形象鮮明

圖像顯示由一個人吹奏一對有簧片的樂器(其中之一大概是持續音)早在古索馬(Sumer)和古希臘時代就盛行。爲了能持久繼續,用人的肺終究不如用風袋,於是產生了風笛。古羅馬帝國的軍隊用到某種風笛,據說尼祿(Nero)皇帝也會吹奏。(註3)從中世紀開始,歐洲的文字和圖像都不乏風笛的記載和形象。經典文學著者如旦丁(A. Dante)、喬塞(G. Chaucer)、薄伽丘(G. Boccacio)等都提到它;書籍的小揷畫和敎堂的雕塑也看得到它。十三世紀著名的《聖母頌歌》Cantigas de Santa Maria就有數幅風笛吹奏的小挿圖;十五、十六世紀的美術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到它和嗩吶類樂器合奏,以田園爲背景的形象,它和牧民或農民的關聯十分明確。最有名的風笛美術作品是十六世紀德國版畫家杜勒(Albrecht Durer)的《風笛師》Der Dudelsackpfeifer和弗蘭德畫家老布魯枸(Pieter Breughel the Elder)的數幅農村主題畫。《風笛師》作於一五一四年(和著者姓名縮寫刻於左下角),呈現一個衣衫襤褸的風笛師吹奏一支有吹管、旋律管和一長一短持續音管的風笛,栩栩如生;他可能是軍旅的樂師。老布魯枸以畫農民生活著稱,數幅作品皆有風笛,如《鄕村婚禮》A Country Wedding、《婚禮舞》Wedding Dance和《農民舞》Peasant Dance,最後這一幅約作於一五六八年,現藏維也納美術史館,表現了農民的歡樂,風笛師不顧身旁的勸酒者,專注吹奏有兩支持續音管的風笛,旋律管指孔明晰可見。後來的文學及美術作品所顯示的風笛也大多是田園、農民或軍事背景,所以風笛基本上是民間樂器。不過英倫三島的皇室在十六世紀之前倒頗喜愛它,蘇格蘭的詹姆士一世和英國的亨利八世據說都會吹奏。另外,十七到十八世紀法國貴族有一個回歸自然的風尙,仕女們趕時髦,吹風笛和奏絞弦琴(hurdy-gurdy)。這在洛可可畫家華特(J. A. Watteau)的作品及作曲家庫普蘭(F. Couperin)的鍵盤樂曲中都有痕跡。

歐洲中古宗敎美術品中天使奏風笛的形象雖多,但這件樂器並不用於宗敎的正式儀式,而是儀式之外的良伴。十四世紀英國喬叟《坎特伯里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的序幕描寫一群朝聖者由風笛師引領他們出城。十六世紀一作者敍述一個善吹風笛的牧師,凡有人結婚必定吹風笛帶大家赴敎堂,爲新人福證之後,再吹風笛帶衆人回家。(註4)這許多故事和美術作品都在說明風笛一直是戶外的樂器,用於自娛、行進、舞蹈、排場等等,尤爲牧人和農民所愛。但它也是一件軍樂器,用於操練和戰爭。

蘇格蘭的軍樂器

風笛簡直就是蘇格蘭的代名詞。有關他們的風笛的歷史故事可以寫一大本書。其實蘇格蘭有兩種風笛,大家所熟悉的,並傳遍世界各地的是所謂高地風笛(Highland pipe),又稱大風笛(Great pipe),原屬於住在高山區蓋爾人(Gael)的樂器。另一種叫低地風笛(Lowland pipe),已不大流行,是以風箱壓的。但在英國最北和蘇格蘭交界的諾贊布利亞郡仍有,叫諾贊布利亞風笛(Northumberian pipe),是英國唯一留存的風笛,也叫邊界風笛(Border pipe)。

蘇格蘭詩人史考特(Sir Walter Scott)說:「十二個高地人和一支風笛就能造反。」(註5)蘇格蘭人的確將風笛發揚光大,尤其以運用於軍事上聞名遐邇。

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期蘇格蘭由許多氏族(clan)組成,互相征戰。原來的戰爭用喇叭、號角,甚至於豎琴來鼓舞士氣,但十六世紀這件樂器從英國傳入之後,由於音量強大又持久,就代替了其他樂器。這個功能後來由英國人加以利用,持續至今。古時各氏族的酋長都有自己的風笛師。有一個故事說甲族酋長捉到乙族的風笛師和一批人,由於他愛才而沒有殺掉風笛師。有一次乙族酋長帶隊乘舟而來,幾乎落入甲族酋長所設的陷阱。風笛師急中生智,吹奏樂曲和融入暗號,使得他以前的主人得以避過一劫,當然他也因此而犧牲。(註6)

十六到十九世紀之間,蘇格蘭的城鎭都雇有專業的風笛師(配一鼓手),有特定的制服和固定的薪水,其義務爲淸晨巡迴吹奏,叫醒大家起床工作,晚上再巡迴吹奏,叫大家休息;其他時候也爲慶典、遊行、賽馬、選舉、秋收、婚禮等活動奏樂。(註7)

十八世紀中葉兩次反英事件失敗,許多參與的高地氏族被英國人禁止穿其特有的衣服和吹奏風笛,顯現這件樂器的民族性和挑戰性。還好禁令只有三十六年,而且也只限於參戰的氏族。不過由於酋長的政治和經濟能力漸漸被削弱,已無力支持。從此之後這個傳統就轉移到民間和專門成立的軍樂隊了。

當大英帝國強盛的時候,蘇格蘭風笛軍樂隊被吸收爲他們的軍樂,隨著其擴充行爲傳到非洲和亞洲,所以在印度和尼泊爾都聽得到當地人的風笛樂隊。愛丁堡的警察當然更珍惜他們的這個傳統,其風笛樂隊已有五百年的歷史,也是愛丁堡藝術節中一項夜間軍樂操演的主軸戲。這一個軍事的習俗傳到美國,各大城的警察局都設有風笛樂隊。而一般的節日遊行除了銅管和鼓樂之外也都是風笛。所以每次出隊,即使是民間的活動,也是旌旗飄揚,制服劃一,加上大、小鼓齊鳴和一位領隊執棒的前導,完全一副軍旅的模樣。

現在的蘇格蘭高地風笛有一支圓椎形吹管,一支圓椎形旋律管和三支圓柱形持續音管,管上飾有流蘇,風袋蒙以方格的設計。傳統上吹奏者皆同一家族的成員世代再襲,但現在已極普及,任何人都可以學習。

愛爾蘭的協和風笛

在十六世紀以前愛爾蘭也用口吹的大音響風笛,也作爲軍事之用。但這品種早已絕跡,愛爾蘭的軍樂用的也是蘇格蘭的高地風笛。從十六世紀開始,愛爾蘭人發展出一種音響比較柔和,適合於室內演奏的樂器,並且是以風箱來輸送氣流,叫做「依音」笛(Uillean pipe),原意是「肘」,因爲右手臂套著帶子,連接到兩個相疊的風箱,以手臂的動作壓縮鼓風,輸送到挾於左手臂的風袋。由於語音的變化,「依音」被唸成“union”,以致於通稱爲協和風笛(Union pipe)。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一劇中(第四幕第一場)就提到這件樂器。這種風笛已經成爲愛爾蘭民族的代表。

協和風笛除了風袋和風箱之外有圓椎形旋律管一支、圓柱形持續音管三支,最長的一支尾端向內彎曲。最特別的是還有三支裝置了按鍵的圓椎形雙簧調節管(regulators)。演奏者一定要坐著,樂器的一部分放在右腿上。三支調節管平行排列,各有四鍵,如以手指同時按一排的三鍵就奏出三音的和弦。所以這是一種能奏旋律、持續音及和弦的樂器,是風笛中最複雜的品種,被稱爲「愛爾蘭風琴」(Irish organ)。一般都說要七年學習、七年練習和七年演奏才能成爲風笛師。如果不用調節器時,可以把各管攤開,倒像抱著一隻章魚。

各地風笛各有千秋

環顧歐洲各地,幾乎沒有一個不用風笛,而各自的形制也都不相同。

法國有三種風笛,一種是農民吹的叫康尼穆斯(cornemuse),一種是西北布列塔尼半島的,叫比紐(biniou),也是吹奏的,常和嗩吶類的保巴(bombarde)合奏。另一種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就是十七、十八世紀貴族社會的寵物,在路易十四宮中都流行的牧則特(musette)。這種風笛以風箱鼓風而不吹,雖然現在已不流行,但在博物館內看得到,其製作和裝飾美侖美奐,多用繡花袋套和象牙音管。洛可可時代的美術作品有其形象,音樂作品有其痕跡。巴黎歌劇院管弦樂團有一時期也備有一位這種樂師。

義大利中、南部及西西里島的風笛叫贊波那(zampogna),鉅大無比,並且用了兩支圓椎形旋律管,一手按一支的指孔,另有兩支圓柱形持續音管。聖誕節期間農民或牧民吹贊波那,另外加上一支嗩吶類皮法羅(piffaro),沿街報佳音,自認是沿續耶穌誕生時牧民朝拜的習俗。

東歐尤其是風笛的天下,幾乎是沒有風笛辦不了事。馬其頓民間有一句話:「沒有一支風笛就沒有婚禮。」(註8)東歐民間之重視婚禮是衆所週知的,風笛則是婚禮儀式和舞蹈的必需品。這一區的風笛也是口吹和鼓風兩類都有,多數風袋仍是一整隻羊。即使用其他材料作袋,旋律管上仍然以木雕羊頭爲飾。有趣的是匈牙利也有以新娘頭木雕爲飾的。羊除了是生活上常見的動物,又提供了風袋材料之外,也和民間傳說有關。人們認爲羊性急好色,生殖頻繁。保加利亞新娘所帶的禮物就是羊。所以有羊頭的風笛助興婚禮未嘗不是多子多孫的喩意。另外,別忘了羊也是耶穌誕生時牧民朝拜的伴侶。

至於中歐德國則有一種風笛也保存了羊毛,又裝上了木雕羊頭,但其陰深之氣令人生畏。這可能和當地傳說羊是撒旦和女巫之友有關。女巫去和撒旦相會狂歡時就是騎羊而去。(註9)這是唯一負面的關聯。

風笛和古典音樂

早在一二八〇年左右田園喜劇《羅賓與瑪莉安之劇》Le jeu de Robin et de Marion(Adam de la Halle作)中就提到風笛的持續音。但作曲家眞正大量運用或暗示風笛因素,尤其引進持續音,則是十七世紀之後,而且大多和田園有關,其例子多得難以數計。比較著名的有柯雷利(Arcangelo Corelli)的G小調大協奏曲《聖誕》(作品6之8)最後一段田園曲,其靈感來自上述牧民聖誕的報佳音;巴赫的《農民淸唱曲》最後一段歌詞提到風笛,《聖誕神劇》中的田園交響曲、《F調風琴田園曲》,還有《英國組曲》第三和第六號中的〈牧則特曲〉(源自法國貴族樂器);庫普蘭的鍵盤曲《田園》Les bergeries和兩首《牧則特曲》;韓德爾《彌賽亞》中的〈田園交響曲〉(有持續音);海頓《交響曲第八十四號》第四樂章(主題爲風笛曲,也有持續音);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第五樂章開始之旋律;蕭邦《F大調馬祖卡舞曲》(作品68之3,有平行五度);白遼士《哈羅德在義大利》第三樂章(主題源自牧民報佳音曲調)等等。韋瓦第的六首奏鳴曲《忠實的牧人》II pastor fido甚至於用了眞的牧則特風笛、絞弦琴、長笛、雙簧管、小提琴等(作品13a);老莫札特(Lepold Mozart)的《D大調嬉遊曲》Divertimento in D major別名《農村婚禮》也用了眞的風笛和絞弦琴各二支。(註10)

不論是文學、美術還是音樂,千百年來風笛都是作家藝人筆下的寵兒,也都離不開農村和牧民的關聯,節慶婚禮的活動,只有蘇格蘭的特別和軍事相關。證諸於目前歐洲各個風笛的運用,似乎也就是如此。眞是長音綿綿,千古不絕。

註釋:

註1:Theodor H. Podnos. Bagpipes and Tunings. Detroit:Information Coordina-tors, 1974:44。

註2:同註1:46。

註3:The New Oxford Companion to Music, ed. by Denis Arnol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vol. 1:133-139.

註4:Francis Collinson. the Bagpipe:The History of a Musical Instrument. Lon-don:Routledge & Kagan Paul, 1975:86;109.

註5:同註4:166。

註6:Thorkild Knudsen. Gaelic Music from Scotland. Occor OCR 45.(record notes)

註7:同註4:97-98.

註8:Kim Burton.“Balkan Beats.”In World Music:The Rough Guide. London:The Rough Guides, 1994:92.

註9:Emanuel Winternitz.“Bagpipes and Hurdy-gurdy.”In his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Their Symbolism in West-ern Art.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76.

註10:同註9:84,並參考相關資料及樂譜。

 

文字|韓國鐄 美國北伊利諾大學音樂系教授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