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喜的碧娜。(林俊宏 攝)
鮑許訪台日記 鮑許訪台日記

碧娜.鮑許旋風過境台灣

碧娜.鮑許(Pina Bausch)來台期間,我有幸臨時出任她的個人接待。在與她近距離接觸一週後,留下的記憶,至今回味無窮。

碧娜.鮑許(Pina Bausch)來台期間,我有幸臨時出任她的個人接待。在與她近距離接觸一週後,留下的記憶,至今回味無窮。

接機

三月十日

碧娜.鮑許(Pina Bausch)及其率領的烏帕塔舞蹈劇場首度訪台期間,我因先前在香港已認識了他們,所以在舞團從香港飛抵台灣的當天上午,臨時被安排前往接機,並與碧娜、彼得.帕布斯(Peter Pabst,舞台設計),及艾多士(Thomas Erdos,碧娜的好友)三人搭乘福華飯店安排的車回台北。

由於碧娜沒來過台灣,沿途上我也充當導遊,爲他們介紹台灣的藝文環境等等。當碧娜聽我提到台灣也有原住民樂舞時,她非常訝異,並且興致盎然地詢問在台北這一週能否欣賞到這類表演。我答應幫她問問看「原舞者」舞團。

沿路,一旁的杜鵑花吸引了碧娜的眼光。她興奮地表示:在烏帕塔,天氣時常很陰暗,所以看到花海時,整個心情就開朗許多。不知道台灣路邊就有這麼多色彩鮮艷的花朶!如此,他們運來的康乃馨就不足爲奇了!原來碧娜來台上演《康乃馨》,還另有用意!

記者會與梨園樂舞

三月十一日

下午兩點的記者會上,碧娜因爲在香港演出新作期間太累,感染了當地的流行感冒,咳嗽不停,但對媒體記者的問題,她仍耐心地一一詳答。其中有人問關於此次演出的靈感來源時,碧娜以纖細、靜緩的聲音,配合優雅而豐富的手臂動作回答說:《康乃馨》中花海的靈感,來自當時在智利看過由牧羊犬圍護的一大片花田……舞作末端由胸前背著手風琴的女子帶領全體舞者做的手勢,是來自美國印地安人的傳統……。

四點左右記者會結束時,由於聯絡不上碧娜想看的「原舞者」,所以在同事陳品秀的提議下,轉而安排去漢唐樂府看「梨園舞坊」新作《儷人行》的彩排。

到了漢唐,在余承堯的山水畫及中國式傢俱圍繞的氣氛中,我們邊喝中國茶、邊欣賞南管樂舞。約一個鐘頭結束後,碧娜感覺到這種中國的傳統藝術實在很美,卻也如此孤寂。她另外從舞者的各種手勢,聯想到印度舞中自己的一套手勢(mudra)。同時,碧娜也發現王心心手中抱的琵琶,與中國人的眼形還有些許相似呢!

中文台詞與麻辣火鍋

三月十二日

中午碧娜與舞者們在劇院舞台排練《康乃馨》之後,從我們的反應,她發現舞者的中文台詞仍需加強。一方面是因爲他們原本在德國找的中文翻譯是採大陸的用語,再加上舞者們難免夾帶的各國腔調,實在很難懂。因此碧娜希望我們能幫忙糾正。碧娜在轉吿我們她的需求時,不只求意思要對,語氣要對,還要考慮節奏感等等,標準之高,使得舞者們一得空就找人練習,如此增添了不少我們後台工作人員的參與感。另外,邀請國光藝校的學生來協助揷上台上近萬朶的康乃馨,也是拉近彼此距離的好方法。

晚上十點多的整排結束時,因碧娜與Peter對火鍋及辣食的喜好,我帶他們去嚐嚐麻辣火鍋。店裡的擺設非常簡單,而且因爲相當晚了,客人也不多,不會太吵,大家吃得相當盡興。

在邊聊到平常工作之餘,餐廳裡的一個小孩,使碧娜聯想到她自己小時候,父母也經營像這樣的小餐館。每當店裡客人多的時候,碧娜的父母會因無暇照顧而將她交給熟客幫忙抱。眞沒想到台北街頭的麻辣火鍋店,居然喚起碧娜兒時在德國索林根(Solingen)小鎭的童年記憶!

首演中熱情的觀衆

三月十三日

首演當晚,劇院湧入八、九成的觀衆,包括國內舞蹈界、戲劇界,甚至美術界、建築界等名人。大家都聚到劇院,參與這場等候已久的「盛會」。

演出進行中,觀衆反應格外踴躍,時常在高潮時鼓掌,在幽默時大笑,甚至在尾聲時,當男舞者(Lutz Forster)用國語邀請全體觀衆起立,一同隨他比劃簡單的張手、闔手的四拍手勢時,大家也百分之百地配合,甚至隨後的「春、夏、秋、冬」這套源自印地安人、稍微複雜一點的手勢出現時,觀衆也天眞地繼續站著模仿。碧娜後來表示她坐在一樓最後一排看到全體觀衆起立比劃時,非常感動:「《康乃馨》在世界各地演出那麼多場,很少有這麼合作、可愛的觀衆。」

與原住民共舞的下午

三月十四日

中午,碧娜將檢討、修正舞作的時間縮短,以迎接特地前來劇院芭蕾練習室爲他們示範演出的原舞者。

當換上全套原住民服裝的原舞者團員在平珩的解說後開始歌舞時,靠牆坐成一排的碧娜與團員們全神貫注地欣賞他們優美的歌聲及沈穩的舞步。後半段,當原舞者的藝術總監懷邵.法努司開始敎碧娜及其團員簡單的一首阿美族宴靈歌謠時,原本在用自己的傻瓜相機拍照以留下記憶的碧娜也站了起來,加入原舞者的隊伍,兩團的舞者們交錯地連接成一長列,雙手交叉地享受彼此的新友誼。結束時,碧娜堅持要回報原舞者的熱情演出。因爲碧娜聽說有人由於票價太高而放棄來看《康乃馨》,所以她建議請原住民朋友前往週六的最後一場演出。

座談會與別離

三月十五日

由於碧娜十六日一大早就要回德國,因此她只能把握下午座談會前的時間,在古名伸的陪同下,到故宮博物院及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走走,做個「純觀光客」。

三點時,在實驗劇場的座談會現場坐滿了「碧娜迷」,他們不斷提出碧娜如何選舞者、選音樂等各種疑問,碧娜也和藹地一一答覆,如同在記者會上,只是氣氛更輕鬆。結束時,舞迷們一窩蜂跑去請碧娜簽名留念;節目單、海報、T-shirt、書包,全都來了。碧娜耐心地簽名,或與舞迷們合照,絲毫沒有不耐。

晚上的最後一場演出,觀衆比前幾天還激動。謝幕時,甚至有一名舞迷衝上台去擁抱碧娜,令劇院的服務人員一時驚慌、不知所措。

這一個禮拜下來,碧娜不斷地謝謝我們陪她吃飯、購物、接送她往返劇院等等,我吿訴她: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本刊編輯林亞婷)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