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輝煌耀眼的燈光烘托下,大劇院猶如水晶宮殿般壯觀。(李翠芝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打造亞洲跨世紀舞台/上海光譜

夜夜笙歌的水晶宮殿 上海大劇院的初景

歷經四年建造,於一九九八年夏末揭開帷幕的上海大劇院,是否能再創海派文化的另一榮耀呢?分爲主劇場、中劇場及小劇場的表演空間,似乎像一枚針一樣縫合了大陸與海外的聯繫。

歷經四年建造,於一九九八年夏末揭開帷幕的上海大劇院,是否能再創海派文化的另一榮耀呢?分爲主劇場、中劇場及小劇場的表演空間,似乎像一枚針一樣縫合了大陸與海外的聯繫。

提起上海,一般人的印象,總會聯想起十里洋場裡的弦歌不輟,它那繁華的歷史風貌。形成這股迷人的氣息,主要靠的是上海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外向和兼收並蓄的性格,以便能不斷引進新的媒介,豐富並加快速度朝著國際化發展目標邁進。然而影響並衡量一座城市興起的因素,除了經濟、軍事、政治之外,藝術生態的活力也是不容忽視的要點。

如果在四年前想要在上海灘欣賞大型歌劇,或者世界級的音樂演奏,極有可能發生以下的窘況:請不到優秀的團體、找不到適合的場地。雖說名噪一時的場地不勝枚舉,如:逸夫舞台(註1)、美琪大戲院、蘭心大戲院、共舞台、人民大舞台等,但使用性質多以話劇、傳統戲曲爲主,要想尋覓一座具備國際水準,且適宜歌劇、芭蕾舞、交響樂演出的場地,可直言不諱地回答:沒有就是沒有!早在一九四九年之前,上海就擁有許多的「第一」,號稱遠東第一高樓的「國際飯店」、遠東第一「大光明電影院」,背負著太多光輝紀錄,上海人還是有雄心壯志,再創海派聲譽的第二次高峰。

海派就是好

投資人民幣十二億(相當台幣四十八億)歷經四年的建造,上海大劇院(Shanghai Grand Theatre)終於爲海派文化,再創另一榮耀的殿堂。這座現代化藝術建築,是從十一個國家的十三個公開徵件中篩選出來,法國著名的夏邦傑(Jean-Marie Charpentier)建築師事務所,以其未來主義風格的匠心巧思,於一九九二年二月國際招標中一舉獲勝,總建築面積六萬平方公尺,總高度四十公尺。它的白色拱頂突破傳統的方型構思,弧型的線條呈上升趨勢,給人自由飛騰的氣息。每至夜幕降臨,晶體的立面和屋頂組成的光幕,與噴水池的水光反射相互輝映,面對著偌大的人民廣場,整棟建築物格外像一座通體發亮的水晶宮殿。

沿著大理石台階拾級而上,一百公尺長、九十一公尺寬,重量超過六千噸的弧形拱頂,一如展翅待飛的大鵬,傳遞出輕靈超現實般的設計品味;巨幅的落地幕牆,使用晶瑩的彩釉玻璃,不僅透散出淡薄的光澤,還有反射百分之三十紫外線的功效,此種現代化材質使得大廳內旣明亮又涼爽宜人。由不鏽鋼索和不鏽鋼蛙爪組成的固定結構,又在空靈剔透中摻入了幾許凝重;透過幕牆放眼四望,大劇院周圍綠草如茵,與臨近的上海博物館,連接成一道綠化帶,觀劇前後順道散散步,也不失爲一種賞心樂事。

在大廳緩緩而行,中央懸掛著雲南風情的「藝術女神」豔紅似火,讓觀者立刻感受藝術的渲染,有時就像神秘的力量,引發人們無窮的想像。走進擁有一千八百個座位的主劇場,黑色大理石地面、紅色的大幕和觀眾席,金色的木裝飾及舞台兩側深灰的牆面,合成典雅的基調,自前排到末排,坡高達五公尺,即使最後一排的觀眾視線也無阻礙。從義大利特製的座椅,空調置於每一座底,其舒適程度,恐怕是「滬上第一」吧!

大劇院的核心部分是目前世界上容納面積最大、動作變換最多的全自動機械舞台(註2)。這個舞台由一個七百二十八平方公尺(約二百二十坪)的前台、一個三百六十平方公尺(約一百一十坪)的後舞台以及兩個二百五十七平方公尺(約七十七坪)的側舞台組成;並帶有轉台、樂池和電動佈景吊桿,可以全方位平移升降,同時更換六到八組佈景;其後舞台分內外兩圈,可同時作相反或相同方向的轉動。另外還有六百個座位的中劇場,小劇場兩百五十個座位,只適合室內樂、話劇和時裝表演。

藝術朝聖地

今年夏末,大劇院的帷幕剛開啓,首先獻演的是中央芭蕾舞團《天鵝湖》,舞團的成員皆來自北京舞蹈學院,發展至今已有第五代繼承者,它們的特點是基本功底扎實、芭蕾舞技全面,在「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下採取「中、西劇目並重」的方針,同時希望用芭蕾這種外來藝術形式表現中國人民的生活。與之配合的卻恰巧是上海本地廣播交響樂團,體現的不僅在於京滬兩地藝術合作的時代意義,還在於上海的劇院開幕慶典,必然會以京城的團體爲主角,政治與藝術的契合正在這微妙之處!

爲期四個月的開幕季節目中,備受注目的當推中國首演《阿依達》,演出單位是擁有四百年歷史的義大利佛羅倫薩歌劇院和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雜技團、芭蕾舞團及武警總隊。與剛剛在北京太廟演過的《杜蘭朶》所不同的是,他們帶來在該劇院的演出版,連服裝、道具都是遠道而來,在歌劇史上許多劇目的首演都具備了不同程度的慶賀之意,如《阿依達》就是威爾第應埃及總督之邀,專爲當時開羅新建的歌劇院創作的,此時雀屛中選爲上海大劇院建成後的第一部歌劇,自是又多了層意義。隨同歌劇院來訪的院長便寫下這樣的獻詞:「當一座城市建成並開放一座新劇院時,也就爲該市及它的國家的文化事業開創了一個新前景。」讓人有點遺憾的是,慶賀演出的節目中,中國人自製的作品完全缺席了!據說今年中共建國五十周年,將有自製的傳統戲曲上演,屆時中西劇目的比例大概會平衡些吧!

觀光新標幟

一八四二年,幾個愛跑馬的英國人興起在上海組織跑馬會,幾度遷移最後落在現今人民廣場(註3),附近道路也因此拓寬,最後命名爲「南京路」,所謂的十里洋場就是指這條洋行紛呈、熱鬧繁華的街道。

檢視大劇院的所在地──人民大道,說穿了就是昔日的風水寶地,儘管改朝換代早已物事全非,新劇院畢竟站在舊上海的基礎,才能攀登現代潮流的聲譽。不同的是,從前觀眾看戲是普羅大眾的娛樂方式,豐儉由人不必勉強;位居人民大道上的劇院,卻一再與爲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大唱反調,首演的舞劇票價竟高達人民幣八百元(相當台幣三千元以上),義大利經典歌劇《阿依達》,價格則在人民幣六百至一百二十元之間,造成了愛看的看不起,看得起的多數是外國人,平均月薪不過千元之譜的上海同胞,誰也沒有能力揮灑自如。老百姓還是選擇多走一點路,少花幾百塊,找附近的戲園子,聽聽他們的京、崑、越、滬、淮五大劇種。

頗有資本主義觀點的管理當局,索性爲人民服務,大開方便之門,旣然人民想進場參觀,也就成全一回了,進場可以!入場費酌收人民幣五十元,權充淸潔之用,和封閉政策相比,何嘗不是一種改革呢?!

相對於邁進第十二年的台北兩廳院,上海大劇院才正開始它的新生,叫人不忍過多的苛責;但因應民眾的需求、廣納建言、掌握世界脈動,都是迫使劇院不斷前進的動力,以便能早日名實相符,躋身於世界一流劇院之林。

註:

1.原名天蟾舞台,創建於一九二五年,初名大新舞台。改革開放後,由香港邵逸夫先生等人出資修建,改稱逸夫舞台。

2.摘自文藝報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四日,北京出版。

3.《近代上海繁華錄》一書中,二〇六頁。

 

文字|李翠芝  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曲碩士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