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們在家排戲,晚上十點了,我偶然聽到他在開瓦斯爐熱菜的聲音,過不久,他就來敲我們的門。『吃飯了!』天啊,他竟然弄了套餐,而且還一盤盤分好。」吳文翠一邊吃著不熟的雞排,有點硬的馬鈴薯,一邊搖著頭說:「太不可思議了!」
拉扯於現實和夢想之間
「極體劇團」的團長吳文翠和兒子小羖一起住在淡水山中的老房子。四合院落裡,文翠與夥伴在廂房裡排著戲,而小羖就在另一個房間自在玩耍。這樣的母子生活,似乎只有「閒雲野鶴」足以形容。
吳文翠說,小學三年級的小羖跟她已經有培養了多年默契,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都能相互明白並且彼此照顧。他們搬來此處不過一年光景,一致覺得,山中的日子讓生活顯得更容易一些:房租便宜,空氣淸新,學生少,上學沒有壓力。
壓力,生活壓力一直榨著吳文翠,她說,爲了能有時間排戲,她無法正常上下班,而是以各種繁重的打工方式來維持生活,一份又一份,「我的工作時間表不只是掐得很緊,甚至是滿出來的。」在工作與排戲的空檔中,她還不斷地學習與重溫劇場事物,聲音工作坊、演員肢體訓練、太極……,來回拉扯於現實和夢想之間。「閒雲野鶴」?完全是個假象。
只要快樂健康地長大
在這樣爲生活奔波的日子裡,小羖必須學著一個人從學校走山路回家,學著一個人做功課,學著熱菜給自己吃……,而媽媽則需放棄大夥排完戲後常有的餘興節目,放棄與朋友促膝長談至天亮,放棄少女時逸樂的心……,回家陪著小孩成長。
「有一天,我們在家排戲,晚上十點了,小羖一如往常在房間裡自得其樂。我偶爾側耳傾聽他在做什麼,然後聽到他在開瓦斯爐熱菜的聲音,過不久,他就來敲我們的門。『吃飯了』,他輕輕說。過了好一會,我才打開門走到廚房,天啊,他竟然弄了套餐──有炸雞排、煮馬鈴薯、煎蛋和飯!而且還一盤盤分好!大家一邊吃著不熟的雞排,有點硬的馬鈴薯,一邊搖著頭說:『太不可思議了!』」
吳文翠說,她其實並不期待小羖會是表現優異、引人注目的小孩,她只要他能快樂健康地長大。然而,小羖還是得到了老師極大的關切,吳文翠大笑著說:「因爲他的成績永遠是吊車尾!」那麼對於小羖在劇場的興趣呢?「他對戲的節奏感很好。」說起孩子的特殊稟賦,一如天下所有的母親,吳文翠滔滔不絕地描述他們如何去參加民視「超級變變變」,還有排練《不帶連》時,小羖總是能靈敏覺察上台的cue點,攫取衆人目光;還有,每次看戲,小羖總是最優秀及誠實的評論家,他對戲的好看與否,當然不指兒童劇,總是能有他獨特且有的觀點……。
比其他人多了一層生命經歷
那麼小羖的加入,是否曾經影響創作的過程?「並沒有直接的影響,」吳文翠想了想,有段時間的表演課,每堂的呈現皆是使用小羖的玩具,常會獲得老師的讚賞。但對一個演員而言,更深的幫助應是自己比其他人多了一層生命經歷,可以更深刻地去呈現角色。比如說,她曾經演過喪子的母親,那個角色喃喃的話語、失神的狀態,完全就是從平常生活中去提煉,「好多位觀衆感動得流了淚。」而這種情緖的傳達,若非親身經歷,實在很難去刻意揣測模仿,更別說能藉此憾動人心了。
劇場使得文翠與小羖脫離「正常」的生活型態,卻也提供了他們最大的解脫與保護。
特別採訪|秦嘉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