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蒂芬.賴克(Wonge Bergmann 攝 本刊資料室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在春天 Dance in Spring╱羅莎舞團

史蒂芬‧賴克與《給十八位音樂家的音樂》

史蒂芬‧賴克於一九七四年到七六年間完成這首《給十八位音樂家的音樂》Music for 18 musicians,這首是賴克多年浸淫甘美朗音樂與非洲音樂後的成果,充滿華麗色彩的大編制作品。

史蒂芬‧賴克於一九七四年到七六年間完成這首《給十八位音樂家的音樂》Music for 18 musicians,這首是賴克多年浸淫甘美朗音樂與非洲音樂後的成果,充滿華麗色彩的大編制作品。

史蒂芬‧賴克其人其事

提到史蒂芬‧賴克,很難不馬上與極限音樂(minimalism)聯結。的確,他幾乎已經成為低限音樂的代名詞,換言之,賴克的音樂風格很難被錯認,幾乎已成了一種符號與標誌,極易以聽覺辨識之。

賴克本人的音樂養成背景十分多采多姿,除了鋼琴與古典音樂以外,他也在爵士樂、流行音樂等種類中悠哉嬉戲。他於十六歲時,進入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就讀,在康乃爾他鑽研哲學大師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作品。待一九五七年獲得哲學學位之後,他轉往紐約,進入茱麗亞音樂院,跟隨貝爾斯馬(William Bergsma)與培爾西蓋悌(Vincent Persichetti)學習,此時他結識了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另一位以極限音樂著名的作曲家。

音樂院的訓練給予賴克相當大的助益與衝擊,在茱麗亞音樂院,他首次接觸十二音列音樂,隨後他更轉往奧克蘭音樂院,拜在義大利作曲家貝里歐(Luciano Berio)門下,並取得作曲碩士學位。

引領賴克進入極限音樂風格的,當屬另一位作曲家泰瑞‧瑞里(Terry Riley)。瑞里於一九六四年寫了一首in C,在這首結合了爵士樂、甘美朗音樂與古典音樂元素的作品中,瑞里捨棄古典音樂動機發展的傳統手法與樂曲形式,並且大量使用了反覆模式。這部作品首演時,賴克為演出的音樂家之一,因此他受到瑞里這種打破巢臼的創作思考影響極深。

賴克的音樂與舞蹈戲劇的親密關係

賴克於一九六○年代晚期開始致力實驗來自瑞里的啟發,一開始他運用預置錄音錄下講話、幾個音符或是以電子合成器製作幾組聲響,並不斷地反覆以製作成一長段的音樂。一九七○年他前往迦納大學(University of Ghana)作數週的駐校訪讀,迦納音樂與舞蹈帶給他許多創作的靈感,這個時期他寫下了著名的作品《擊鼓》Drumming,隨後並於一九七四年到七六年間完成這首《給十八位音樂家的音樂》Music for 18 musicians,這首是賴克多年浸淫甘美朗音樂與非洲音樂後的成果,充滿華麗色彩的大編制作品,很快地引起世界樂壇對賴克的注意。

賴克的音樂受到戲劇界與舞蹈界極大的喜愛,除了極限音樂不斷反覆的動機可為舞台累積可觀的能量之外,賴克作品中歡愉的氣質常常能帶給表演者「在表演中嬉戲」的喜樂。在Rain這部舞作當中,可看到舞者如同無盡反覆的音符,不斷地重複相同的動作,但是在重複中卻也同時進行著小小的改變,一點一點地、不露痕跡地改變,最後竟扭轉了全貌!而舞者們也因這個企圖,而有了如「共謀者」般的嬉鬧,在看似無聊至極的重複動作中,設計新局面。

 

文字|林芳宜 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藝術碩士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PAR名詞解碼室

極限音樂(minimalism)

音樂中的極限主義意指不斷重複最小單位的動機,而在重複的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便加進一點新的素材或是變化,到最後這些變化與途中加進的新素材便會改造了音樂的原貌。

十二音列音樂

十二音列是指由第二維也納樂派倡導的一種新技法。二十世紀初,維也納音樂學者豪爾(Hauer)提出打破傳統大小調的十二音論點,將傳統調性中各音的主從關係徹底拔除,而第二維也納樂派的代表人物荀白克(A. Schöberg)將豪爾的理論實際運用在作曲上,自此西洋音樂史正式走入新的一頁,音樂創作也終於成功地脫離古典音樂的臍帶。荀白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流亡美國,在美國各大學與好萊塢中致力教育傳播嚴謹的德奧音樂系統,影響美國古典音樂界甚鉅,除了賴克,約翰‧凱吉(John Cage)也是受十二音列啟發,進而發展出自己的作曲系統。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