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堡變奏曲》原本是寫給擁有上下兩個鍵盤的大鍵琴,如果以現代鋼琴演奏,時時遇到雙手必須上下穿疊,一不小心,兩手手指必會卡死在鍵盤上,不得動彈。瑪麗‧書娜顯然對於這種彈奏的困難,感同身受。
《郭德堡變奏曲》的誕生背景與結構
關於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Die Goldberg Variationen,相信國內觀眾並不陌生。這首巴赫晚年的鍵盤樂器作品,是鋼琴文獻中極重要的一部作品。「郭德堡」是首演這首作品的大鍵琴演奏家約翰‧郭特立博‧郭德堡(Johann Gottlieb Goldberg),當時年僅十五歲的郭德堡,居住在駐德國薩克森之俄國使節克瑟爾林克公爵家中,而公爵長年為失眠所苦,便央求在萊比錫聖湯瑪士教堂的巴赫寫一首助眠的樂曲。
這首變奏曲真的能幫助入眠嗎?如果整首奏完,約一小時又三十分鐘,冗長的大鍵琴樂曲,也許真的會令聽者昏昏欲睡,然而若確實聆聽巴赫的音樂鋪陳,恐怕反而適得其反,越聽越清醒。
到底這首曲子有什麼玄機呢?首先它寫明了是一首「變奏曲」,所謂變奏曲通常指作曲家寫了一段主題,再以這段主題以各種變化方式重複。《郭德堡變奏曲》以一首薩拉邦德(Sarabande)風格的歌曲(Aria)為主題,再以它發展出三十段變奏,完整的主題並於最後再重複一次,但是被當作主旋律變奏的不是高聲部旋律,而是低音的線條。另外,巴赫在這三十首變奏曲中,每三首便安排一個卡農,第一次出現是一度卡農、第二次出現則為二度卡農,直到第三十個變奏為四部和聲的輪唱,巴赫以兩首德國民謠作為第三十個變奏的輪唱主題。
演奏的高難度,轉化為解構的肢體
在這個嚴謹的架構設計之下,更困難的部分是演奏。這首曲子原本是寫給擁有上下兩個鍵盤的大鍵琴,如果以現代鋼琴演奏,時時遇到雙手必須上下穿疊,一不小心,兩手手指必會卡死在鍵盤上,不得動彈。總之,其複雜之程度,一定能夠讓演奏者維持高昂的鬥志,瞌睡蟲不敢近身。
瑪麗‧書娜顯然對於這種彈奏的困難,感同身受。因此她安排了穿著矯正衣、撐著柺杖的舞者,在被支解、混音等處理過的音樂中,或蹣跚如嬰孩、或精準如機械人,呈現了這首舞作。若要欣賞優雅可人的《郭德堡變奏曲》,可能會對這部舞作失望,但是瑪麗‧書娜對於肢體呈現的再思考,正是對巴赫更貼近的詮釋。看著台上的舞者,所有彈過《郭德堡變奏曲》的人都會覺得似曾相識。而不以「寫實」的方式──以人體呈現音符,改以意境的傳達,果真舞出另一種《郭德堡變奏曲》。
聽百變巴赫如何將一段短短的歌曲,變出了三十段變奏曲;看瑪麗‧書娜如何以拐杖、矯正帶點出巴赫音樂中的繁複與演奏者的困境,你還睡得著嗎?
文字|林芳宜 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藝術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