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重組/郭德堡變奏曲》在解構重組中,重譜一支奧妙的身體狂想曲。(瑪麗.書娜 攝 瑪麗.書娜舞團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在春天 Dance in Spring╱瑪麗.書娜舞團Marie Chouinard

殘碎、美麗的身體狂想曲 《身體重組/郭德堡變奏曲》

書娜藉拐杖粉碎古典芭蕾對稱、優雅、和諧的完美形象,掠奪芭蕾處女般的純真。然而,另一方面卻刻意地用性感十足、裸露的健美肉體堆砌起身體的殘碎,展露無限誘人的情色。不見殘障的痛苦,不見生命的殘酷、殘忍,只見美化了的肢體切割,美化了的肉體脆弱。顯然,書娜企圖在完美中尋找不完美,在不完美中尋找完美。

書娜藉拐杖粉碎古典芭蕾對稱、優雅、和諧的完美形象,掠奪芭蕾處女般的純真。然而,另一方面卻刻意地用性感十足、裸露的健美肉體堆砌起身體的殘碎,展露無限誘人的情色。不見殘障的痛苦,不見生命的殘酷、殘忍,只見美化了的肢體切割,美化了的肉體脆弱。顯然,書娜企圖在完美中尋找不完美,在不完美中尋找完美。

PROGRAM  加拿大瑪麗.書娜舞團《身體重組/郭德堡變奏曲》

TIME   6.9〜10    7:30pm

            6.11    2:30pm

PLACE   台北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來自加拿大的瑪麗.書娜,一頭楓紅長髮飄逸,神采奕奕中散發著絲絲神祕,宛如林中仙子,難以相信她已年屆五十,還是個旅居過紐約、峇里島、柏林、尼泊爾的世界公民呢!她跳了十二年的獨舞,終於在一九九○年得以成立個人的舞團,晉升為編舞家。她認為編舞家的工作其實與建築師無異,舞者的身體,就像雕塑家手中的黏土一般,等著一雙巧手賦予形體,所以她一直都在探究身體未知的潛力與可能性,挖掘並開創新的肢體動作。在新作《身體重組/郭德堡變奏曲》中,書娜的確展露塑型的過人功力與豐富的想像力,超越一般對身體的既定認知與美學,在解構重組中,重譜一支奧妙的身體狂想曲。

一開始映入眼簾的是空曠的舞台,純白的背景與地板,顯得冷冽無限,彷彿是解剖身體的手術室,也彷彿是史坦利.庫柏力克 (Stanley Kubrik)《2001年太空漫遊》電影中的太空船,引領著觀眾進入身體奇想的異次元空間。而上半場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隱沒在格連.顧爾德 (Glenn Gould)詮釋巴赫音樂的理念聲明裡,他那被扭曲成機器人的聲音,更加深了科幻片的聯想。當看到女舞者紮緊豎直於頭上、宛如天線的髮髻時,不再懷疑正是這壓迫性的機械式聲音,掌控著舞台上所有的個體。

繃帶造型點出主題,支架柺杖解構美形芭蕾

服裝造型清楚地點出解構身體的主題——整型外科用的寬繃帶,簡約地貼身包裹著六女四男的下體,切割中突顯肉體其他部位的赤裸。而女舞者胸上兩點,則另有乳頭大小的白色圓錐杯貼覆其上,讓限制級得以翻身為輔導級。然而,書娜要解構的對象不單單是身體,還有古典芭蕾,所以象徵芭蕾的舞鞋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於是,所有的舞者都一反穿鞋的慣例,或只穿一腳,或一手一腳,也有只穿在雙手上的,甚至四肢都穿上舞鞋,如動物般拱著背脊,以芭蕾的小碎步行走。這樣一來,古典芭蕾原本對稱式的平衡動作,被扭曲成一幕又一幕重心傾斜的特異景象。書娜還借用各式各樣的支架、柺杖、四輪架,讓舞者或踮著穿舞鞋的腳尖,拄著拐杖行進,或被拘禁在四輪架裡,腳尖交替抵地無助地游轉。似乎只有靠這些肢體殘障者用的輔助器具他們才能行進,使古典芭蕾優雅、和諧、輕盈的美麗形象粉碎無遺,儼然,芭蕾舞鞋被解除了飛躍空中的魔力,成了殘障的代名詞。

在此舞蹈更與雕塑、裝置藝術交會,長短不一的鋼管分別被縛在舞者頭上、肚子、甚至嘴上,而拐杖則延伸了手腳,透過諸多不同的組合,舞者幻化成一個又一個扭曲怪異的多足形體。道具的廣泛運用,使身體失去了中心,儘管書娜企圖藉此開發新的舞蹈動作,卻可以明顯地看到其中的障礙與局限。事實上,鋼管、拐杖在此已被抽離了輔助殘障的實用意義,成了機械化的工具,而身體不再具有社會功能或文明意識,只是一種可供分解、組裝與操控的組織,但不知是否影射著未來人體機械化的時代?

粉碎芭蕾優美,健美肉體堆砌起身體的殘碎

下半場節奏轉而變得輕快,解凍了先前的冷冽氛圍。但見一位芭蕾女舞者踮著單腳,竭力地平衡身體,手握麥克風的男舞者則在一旁,為她配加聲效。「嗚咿!嗚咿!……」,傾訴著腳下不為人知的痛楚,暴露芭蕾舞鞋對身體其實是種刑具的真相。觀眾赫然意識到,舞者原來也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默默執行高超完美舞技的機器娃娃。這精采的一幕抒發人性,展現書娜的詼諧幽默,是全劇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高潮吧!最後,舞者卸下鋼管、拐杖,藉著鋼絲繩索騰空漫舞。於是,芭蕾女舞者蜻蜓點水似地輕盈游走過腳下一隻隻荷花般的手掌;一對男女空中旋舞,宛如一雙情蝶的交配;落幕之前,還有一位黑色天使緩緩升天呢!

書娜藉拐杖粉碎古典芭蕾對稱、優雅、和諧的完美形象,掠奪芭蕾處女般的純真。然而,另一方面卻刻意地用性感十足、裸露的健美肉體堆砌起身體的殘碎,展露誘人的情色。不見殘障的痛苦,不見生命的殘酷,只見美化了的肢體切割,美化了的肉體脆弱。顯然,書娜企圖在完美中尋找不完美,在不完美中尋找完美。

瑪麗.書娜舞團網站

http://www.mariechouinard.com/flash.html

 

文字|林冠吾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戲劇研究所博士生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PAR人物小檔案

格連.顧爾德(1932-1982)

二十世紀加拿大的天才鋼琴師,不管演奏得多麼飛快,他都可以把每個主題彈得相當清晰,並加上不同的音色,使鋼琴獨奏擁有交響樂的效果。所詮釋的巴赫《郭德堡變奏曲》是受到爭議最大,卻也是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向來不重複演奏作品的他,在臨終之前,重新錄製此曲,一反一九五五年初版充滿活力、快節奏的詮釋,將巴赫彈得出奇的緩慢,顯出晚年的內斂。(詳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Glenn_Gou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