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格利特作品“The Son of Man”(2006年誠品戲劇節 提供)
企畫特輯 Special 2006誠品戲劇節—3×3協奏曲 演出先透視

馬格利特式的劇場幻術

郭文泰+毛牛《變成雲的男人》

如何在劇場中達到「馬格利特式的創作」?郭文泰說,比起平面繪畫,劇場能做的事情其實多得多:「你可以讓嗅覺、聽覺……更多感官的東西進來,比方一個很羅曼蒂克的場景,卻有肉燒焦的味道,或是一個美麗的畫面卻摻雜暴力……運用不同的感官,我們可以延續馬格利特的概念做很多實驗。」

如何在劇場中達到「馬格利特式的創作」?郭文泰說,比起平面繪畫,劇場能做的事情其實多得多:「你可以讓嗅覺、聽覺……更多感官的東西進來,比方一個很羅曼蒂克的場景,卻有肉燒焦的味道,或是一個美麗的畫面卻摻雜暴力……運用不同的感官,我們可以延續馬格利特的概念做很多實驗。」

《變成雲的男人》

10/5〜7  7:30pm

10/7〜8  2:30pm 

台北敦南誠品B2藝文空間

INFO  02-27755977

畫家小檔案

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1989-1967

▲比利時超寫實畫家,擅長以畫作表達哲學性的思考,瓦解常人對於內/外、真實/虛構、自然/再現等思維模式。

▲母親在他青年時溺水身亡,馬格利特並親眼見到母親被撈起時睡衣遮蔽臉孔的樣子,這個景象不斷出現在他日後的作品中,但他刻意避免讓作品落入心理分析的窠臼中,而以各種精密計算描繪出他對於主觀與客觀、科學與詩意的種種超乎常理的辯證。

▲他曾說:「我以發現物件可能永遠不被注意的方式來呈現」,印證了馬格利特獨特的並置手法與想像來源。

人身魚尾的生物橫臥在海灘之上、冒著蒸氣的火車穿牆駛出、巨大的卵石在半空浮動、面對鏡子的男人,鏡中呈現的竟是他的背影……在畫家馬格利特筆下,事物以違背常理的方式展現在我們眼前,令人著迷也隱隱不安。

召喚悖常的、曖昧的世界

在劇場導演郭文泰眼中,馬格利特是一個很厲害的魔術師:「其實他的繪畫技法並不特別,特別的是他用拼接、並置,讓兩個日常的、無關的東西聚合成一個全新的事物,而這個新的東西我們在現實中不會看見,它讓我們感到陌生、危險,就像走到懸崖邊好像快墜下去……這種曖昧的感覺,是最有力量的」。因而此次雖以馬格利特為題,郭文泰並不打算在劇場中再現其畫作,而是用馬格利特創造超現實的同一種魔法、幻技,召喚出他畫中那個悖常的、曖昧的世界。

如何在劇場中達到「馬格利特式的創作」?郭文泰說,比起平面繪畫,劇場能做的事情其實多得多:「你可以讓嗅覺、聽覺……更多感官的東西進來,比方一個很羅曼蒂克的場景,卻有肉燒焦的味道,或是一個美麗的畫面卻摻雜暴力……運用不同的感官,我們可以延續馬格利特的概念做很多實驗。」

在《變成雲的男人》中,郭文泰和錄像藝術家毛牛一同擘畫馬格利特的超現實世界:「我是去年在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展看到毛牛的作品。他拍一群小孩,用一些細微的變化去營造不同的感覺,可能只是張眼、眨眼,就影響整體畫面的感覺,變成另外一件事情。那非常吸引我。雖然小孩坐在平常的娃娃車裡,但那種因為時空感的變化形成的奇特氛圍,已經是『另一個世界』。」

影像和偶,魔幻成真的重要推手

比起郭文泰著重「翻譯」馬格利特的創作觀,毛牛注意的是畫家和母親的關係:「他母親溺水而死對他造成很大的影響,在他作品中常出現蓋白布的人和不平靜的水面,反映出他對親情的糾纏、對身體的感覺,這些都跟我的個人經驗類似,會讓我聯想到自己和母親互相拉扯的關係。」融合自己的情感記憶和對馬格利特作品的觀察,毛牛目前構想出的一組錄像畫面,是不間斷的水滴聲,就像各種人際關係,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時時刻刻中。

除了毛牛的錄像裝置,郭文泰也邀請石佩玉擔任人偶製作與演出:「毛牛跟佩玉的加入,是推動魔幻成真的重要推手――影像和偶人,可以輕易做到人無法做到的事情,比如頭被砍掉、比如讓人幻化為鳥飛行在空中……」馬格利特的「並置」觀念不僅是郭文泰創作的形式,也是他這次和其他藝術家合作的原則:「我們交換對馬格利特的看法、對他作品的感覺,但不干涉彼此如何發展作品;即使其他藝術家選擇用比較寫實或符合邏輯的形式進行,當這些共同環繞著馬格利特的創作並置,會不會呈現出什麼超寫實的東西?這也是我們在過程中不斷摸索的。」

一扇通往未知的門

郭文泰描述這次在創作劇本時不斷思索的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在舞台上看到一扇門,我們會預期必定有人打開他或經過他,但一扇門除了他原有的功能,還能發生什麼事?我們有沒有可能將門變成某種不同而危險的東西,因而在下一次轉開門把時,你會有一瞬間猶豫著,這扇門、或門後的世界將發生什麼?」一扇未知的、通往異世界的門,或許正是他心目中「劇場」的意義所在。

導演說話

馬格利特,在真相與想像之間

文字 郭文泰

究竟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你在沙灘上堆砌一座城堡,想像自己是那遙遠世界裡的國王或皇后?或是縮在硬紙箱裡、深信自己正駕駛著太空船或汽車?還記得你最後一次做夢是什麼時候的事?

當我們還小時,世界就和我們那豐富的想像力所編織出的畫面一般,夢想不會有邏輯的限制。正如同馬格利特那奇特的繪畫,透過懸浮在空中的巨石、冒出壁爐裡的蒸汽火車、佔滿整個臥室的巨大青蘋果,我們得以重回這種無限可能的狀態。馬格利特以他那從壁紙製造廠學來、平淡枯燥的繪畫技巧,慫恿人們相信那個看似不可能的世界或許是存在的。就像是記錄事實一般,馬格利特畫中那各自分開的物件,始終保留著那表象的真實;然而正是在這二個各自真實的並置裡、在這處於不尋常關連的物件配置裡,馬格利特以一種充滿神秘危險的意味填滿整張畫布,同時也吸引、震懾著我們。於是,我們陷入了介於真相與想像之間的裂縫,並在未知的亂流中暈眩。

在“The Therapist”這幅畫裡,一位老人安靜悠閒地坐在海邊,但馬格利特用鳥籠取代了老人的身體,使得平靜的情景變成複雜難解,平凡的意象轉而成為一種超現實的夢幻景象,所有表面上的不可能與意外的熟悉皆讓人吃驚不已。難道,我們不曾凝視擺放在內心的牢籠那深沈的陰暗嗎?難道,我們不曾感受到內心深處一雙羽翼的輕微拍動嗎?

醒醒吧……

視覺藝術家發言

失眠夜,與馬格利特的夢為伴

文字 曾御欽(毛牛)

很好,我被這英文翻成中文有四個字的傢伙,搞得好幾個晚上我都感覺有魚在我身邊黏膩著我,然後我脖子很緊,一直見到有戴帽子的傢伙在我面前晃來晃去,甚至好像有猥褻動作的嫌疑,馬格利特,我真的不是很關心他到底出身在啥年代他到底跟超現實有多偉大的關係,我倒是很喜歡他把臉很嚴肅毀掉然後在身後竊笑的姿態,會癢癢的但有點爽到。

他對母親的姿態有種無法自拔迷戀或是毀滅或是討厭他自己身體,那讓一切乾淨到卻又想嚴肅說但他是想要很詼諧的。

一幅畫,嗯,一幅畫,他的世界很完整很難分割吧,蒙面的女子寧靜的海,但我怎麼去選總覺得有個小竊笑聲一直隱隱從畫的背後流出,這男子去跟你自己的魚說話吧,或是你另外一位鳥動物朋友,我開始煩了,我要睡覺,反正你有海有女子有身體還有一頂帽子,你可以去旅行了,你在自己世界太自在了,要去旅行讓場景會晃動會流動到你或是尋找你毀掉的那一張皮上的毛細孔,我不由自主地在每天晚上夢見他的世界,海邊漫步但都沒有海風,但會忽然一陣怪風但刮不起任何東西,就只是一陣風,吹過,我也無法因為風而被驚醒,只記得一個穿著西裝的魚扭來扭去的,我很想詢問那條魚有關旅遊指南的索取以及路徑的選擇,但他扭得很彆扭我好煩我好想醒來反正睡不好我很想醒來,不然我脖子又要痛了,嗯這魚怎麼那麼大啊!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郭文泰(Craig Quintero)小檔案

▲美國西北大學表演研究博士,河床劇團藝術總監及駐團導演。

▲以冷冽而嚴謹的導演手法,樹立寧靜優雅且意象豐饒的超寫實風格,同時強調將五感置入劇場中,為觀眾帶來直接的感官衝擊。

▲近年編導作品包括:《爆米香》、《羅伯威爾森的生平時代》、《美麗的莎士比亞》等。

▲曾策劃「第一屆波士頓台灣實驗劇場節」、2003年誠品戲劇節「一個舞台,四齣戲」。此外,郭文泰也任教於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及研究所,最近的課堂作業就是讓學生以馬格利特的畫作發想,創作動畫短片。

 

曾御欽(毛牛)小檔案

▲錄像創作者,現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擅長運用影像敘述心理的情感、以及細膩的身體張力。

▲2002年第一部實驗電影《那時的投射與反映》獲得金馬數位影像競賽優選;2004年則以《有誰聽見了》系列獲得台北美術獎獎首選。

▲作品曾發表於C02、C04前衛文件展、「夜視台北」錄像藝術展、日本福岡雙年展等聯展活動,2005年則推出個展「毛牛」,並獲第四屆台新藝術獎的視覺藝術類入圍。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