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的功績,以交響曲和芭蕾音樂最為顯著。他的交響曲,不但脫離了魯賓斯坦那種德國浪漫派,更發展出獨特戲劇性的內容。其中即可見西歐音樂傳統轉化成俄羅斯形象的衍生。芭蕾音樂方面,則具有國民樂派所謂追求的敘述性。不過其音樂的根基,始終還是留在俄羅斯風味上。即使他是所謂的西歐派,但也絕非「非俄羅斯」的作曲家。
人稱「悲愴大師」或「旋律之王」的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可說是位全方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最特殊的,是文學性與動人的旋律線條,他對芭蕾音樂的創作,也帶領著聽眾旋轉出制式的窠臼。當沉醉在他的音樂時,人們感念他的旋律釋放了窒礙的精神,但對他來說,或許不斷的創作,是他在嚴峻考驗中,最佳的宣洩的管道。
在音樂創作上,其實柴可夫斯基的動人旋律與自然的線條,可以與舒伯特(Franz Schubert)和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相比擬。他很崇拜莫札特,甚至模仿他的風格創作了一部管絃樂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他認為巴洛克時期的作品很無趣,對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評價也有所保留,與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互相不欣賞,也不喜歡華格納(Richard Wagner),認為他過於重視管絃樂團而忽略了聲樂。柴可夫斯基主張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歌劇,雖然也使用華格納所創的主導動機(Leitmotiv)技法,但只用以描寫心理感情等內在方面。諷刺的是,在他前往拜魯特音樂節首度觀賞了華格納的《指環》聯作之後所寫的作品,卻隱約地透露出受到華格納風格的影響。
芭蕾經典傳演不輟,最滿意的是《睡美人》
柴可夫斯基的全部作品包括有歌劇、芭蕾舞劇、交響曲、交響詩、組曲、鋼琴協奏曲等等。十首歌劇中只有《尤金.奧涅金》與《黑桃皇后》至今仍常上演。五首組曲則包含舞劇音樂的《睡美人》和《胡桃鉗》等編曲的組曲。三首芭蕾舞劇中以《天鵝湖》最受歡迎。有評論者認為,長期以來,不論是否欣賞過三大芭蕾舞劇,大眾都是因芭蕾而記住了柴可夫斯基這個偉大的作曲家。
是的,芭蕾舞劇是他最經典的作品,但是俄國藝術中,芭蕾舞之所以會佔這麼重要的地位,主要還是因為那戮力西化的彼得大帝!在他大力推廣芭蕾藝術後,軟體上有來自義大利與法國的老師與編舞家投入這個行列,硬體上建芭蕾學校、成立巴黎劇院,加上各界的熱情參與,使得俄國在進入十九世紀後,發展出獨特的肢體訓練與表演體系,進而在古典芭蕾的成就逐漸居於領導地位。也就因為這樣優渥的背景,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劇的發展才得以如此成果豐碩。
《天鵝湖》創作於一八七七年,是柴氏首部創作的芭蕾舞劇。然而當時並未獲觀眾的喜愛,直到十八年後的重新製作才成功。而即使《天鵝湖》最受觀眾歡迎,但《睡美人》才是柴可夫斯基最滿意的芭蕾作品,並認為《胡桃鉗》比它差上好幾倍。綜觀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他成功的因素是由於完美地使音樂、戲劇與舞蹈三種不同的藝術在一個作品內各司其職又互相輝映;並且提高音樂在舞劇裡的地位,讓音樂不居於陪襯的地位,而是可以獨立出來欣賞。由舞者代替歌者共同詮釋戲劇性的內涵,都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至今仍屹立不搖的重要元素。
早期作品俄國味濃,被崇尚歐風的老師批評
「俄國味太濃」與「俄國味不夠」?柴可夫斯基從生前就遭受到這兩種極端矛盾的批評。有多數人認為他對俄國有強烈的認同,許多的創作靈感,皆來自於祖國。但更多人反對他的俄國味,認為他的作品深植於遵循西化的脈絡之上。有人說他因為接受過歐洲傳統的音樂教育,崇尚古典與浪漫樂派的曲風,所以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濃厚的西方風格。但反對者卻指出柴可夫斯基不是全然西化的人,他的作品中有許多斯拉夫的民歌與旋律。他的管絃樂法與旋律的寫作極為精湛,聽眾往往會很自然地被帶進他的音樂與情緒中。然而,他的作品呈現的是什麼樣的俄國味?太濃,或不夠?在他受歡迎的作品中,潛藏的是什麼樣的特質?
在當時國民樂派的大環境下,柴可夫斯基的早期作品是充滿俄國味的。在音樂院時代的柴可夫斯基,最初總結發表的管絃樂作品就是序曲《暴風雨》Groza。曲中因使用低音號、豎琴與英國管等樂器,遭到老師魯賓斯坦的批評,因為這種管絃樂法,不但接近當時以新音樂受到注目的李斯特與華格納的作品,也類似俄羅斯國內對抗學院派興起「俄國五人團」。這對以德國音樂為根基、傳統音樂理念的魯賓斯坦來說,完全是個異端。一八六五年根據席勒(Schiller)的詩寫成的清唱劇《快樂頌》K radosti也都有同樣的情形,但其卓越的技法,仍獲得大銀獎章畢業。
被演奏得最多的《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23》。這部協奏曲,原本是柴可夫斯基題獻給當時俄羅斯的著名鋼琴家尼古拉.魯賓斯坦(Nikolay Rubinstein)的,但因魯賓斯坦粗暴地指責這部作品庸俗、瑣碎,而改獻給別人。在第一樂章裡,活潑的快板的主要主題,就是一個古怪的、跌跌撞撞的活潑音型,這是柴可夫斯基在卡緬科市集上從一個盲丐那裡採集到的歌曲旋律。作品中俄國味的主題,以及充滿斯拉夫式粗線條和色彩的管絃樂法,正是這首樂曲的魅力所在。又例如第二號交響曲《小俄羅斯》引用俄國民謠的手法。他以各種不同的技巧來裝點民謠,尤其是在終樂章裡,他不斷地反覆烏克蘭民謠〈鶴〉一曲的主題,再以管絃樂法和動機發展將此主題不斷地變形,把交響曲作曲法發展到極致。話雖如此,在本首曲子當中,依然可以尋得柴可夫斯基受到白遼士(Hector Berlioz)影響的痕跡。
後期作品顯現西歐的影響
所以,他早期的作品可說是呈現一種「混搭式」的模式,他雖然喜愛俄羅斯的民謠風格,卻又希望能寫出像莫札特、貝多芬這些古典作曲家的音樂。此外,為了樂曲的進行流暢,在這些交響曲裡頭,常常因為有一些拼湊出來的片段而受到當時音樂學者的批評,他的鋼琴協奏曲及小提琴協奏曲,也都曾遇到在題獻給教授學者時,遭到拒絕的窘境。不過,這些作品都讓柴可夫斯基聲名大噪,其浪漫的旋律也深受聽眾喜愛。
俄國在十九世紀接受西方的衝擊後,產生了兩個不同的流派,一個是以柴可夫斯基的恩師——魯賓斯坦兄弟及兩所音樂院為代表的西化派,一個是強烈推崇民族主義、斯拉夫主義派的「俄國五人組」。一八六八年,柴可夫斯基開始與俄國國民樂派「五人組」的成員來往,還在領袖巴拉基雷夫(Mily Alexeyevich Balakirev)的建議下,寫了著名的管弦樂幻想序曲《羅密歐與茱麗葉》。然而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風格卻不受影響,反而漸漸疏離,發展出傾向於西歐的樂風。這兩種相對的寫作方式,成為了後來俄國樂壇的兩大潮流。大約從第四交響曲之後,柴可夫斯基逐漸脫離國民樂派風格的限制,開始發揮其個性,建立自己的風格,曲風也更邁向國際化。例如第五交響曲創作之前,柴可夫斯基曾長期移居西歐,所以他的作品也就顯示出西歐色彩的傾向。雖然第五交響曲是他回到俄國定居之後創作的,但樂曲中融入了他對莫札特音樂的傾慕,全曲採用「命運」主題所構成的迴旋形式貫穿,這些都是柴可夫斯基嶄新的嘗試。當然第四交響曲也是部傑作,但即使吸收西方音樂的嚴謹邏輯架構,在第一樂章中木管與絃樂的對比中,不免又顯現出俄羅斯味!
將兩個對立的技法轉向,匯流在同一條線上
柴可夫斯基的功績,以交響曲和芭蕾音樂最為顯著。他的交響曲,不但脫離了魯賓斯坦那種德國浪漫派,更發展出獨特戲劇性的內容。其中即可見西歐音樂傳統轉化成俄羅斯形象的衍生。芭蕾音樂方面,則具有國民樂派所謂追求的敘述性。不過其音樂的根基,始終還是留在俄羅斯風味上。即使他是所謂的西歐派,但也絕非「非俄羅斯」的作曲家。他並非向任何一方靠攏,而是將兩個對立的技法轉向,匯流在同一條線上。俄國味太濃?俄國味不足?柴可夫斯基的旋律線條,其實是濃淡皆宜!
相關名詞解碼
俄國「五人團」(The Fifth)
俄國「五人團」是十九世紀浪漫時期的國民樂派俄國作曲家集團,約在1860年代出現。除了作曲家身分外,各有各的職業。巴拉基雷夫(Mily Alexeyevich Balakirev,1837-1910)是個職業音樂家,居伊(César Antonovich Cui,1835-1918)是軍事工程師,包羅定(Alexander Porfiryevich Borodin,1833-1887)是醫學院裡的化學教授,穆索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1839-1881)是陸軍軍官,林姆斯基─高沙可夫(Nikolai Andreyevich Rimsky-Korsakov,1844-1908)則是海軍軍官。五位成員主要都在聖彼得堡活躍,與柴可夫斯基熟識。
普希金(Alexander Sergeyevich Pushkin)
柴可夫斯基一生總共完成十一齣歌劇,取材的對象全部來自文學與戲劇領域。其中,佔大多數的作品,則是來自享有「俄羅斯近代文學之父」的美名的普希金。普希金在俄國文學史的地位與重要性,並不下於我們今天常聽到的任何一位俄國文學家,甚至還要凌駕其上。普希金向來被公認是「俄羅斯的詩聖」。他不只寫下數量豐富的韻文詩篇,更擅長從歷史取材,創作具有史詩氣魄的敘事詩。此外,普希金還被稱為十九世紀前半期的俄國大文豪。有人把他比喻為「俄羅斯的太陽」或「俄羅斯的春天」,來表彰他對俄國人民的奉獻。
魯賓斯坦兄弟
哥哥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為俄羅斯著名猶太裔鋼琴家、作曲家、指揮家,1859年創立俄羅斯音樂協會,1862年創設聖彼得堡音樂院並出任院長,對於俄羅斯音樂水準的提高與學院派主義的確立貢獻良多。其後主要活躍德國,是柴可夫斯基的老師。
弟弟尼可萊.魯賓斯坦(Nikolai Grigoryevich Rubinstein)為俄羅斯著名鋼琴家、指揮家,活躍西歐各地。創立莫斯科音樂院及擔任院長,並敦請柴可夫斯基任教。對俄羅斯音樂文化興盛付出極大貢獻。
柴可夫斯基大賽
是世界知名的古典音樂大賽,顧名思義,是為了紀念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而設立,每四年在莫斯科舉辦一次,第一屆比賽始於1958年。柴可夫斯基大賽的委員會是由知名俄國音樂家所組成,管理則是由俄羅斯國立音樂會公司(Russian State Concert Company)負責。至於評審則遴選自世界各地的音樂人。
參考資料:《發現浪漫俄羅斯:柴可夫斯基敎你的十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