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裝馬克白》中,導演用了許多象徵性的動作來把心理過程加以視覺化。(Tomasz Plaskowski 攝 2009台北藝術節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莎士比亞.變形記 /戶外重機版──演出解析

戶外神秘劇 演繹夢幻與殘酷

波蘭任我行劇團與《重裝馬克白》

來自波蘭的任我行劇團,是個擅長戶外演出的前衛劇團,利用怪異的道具,在夜色與火把光影的烘托下,營造出夢幻氛圍。這次帶來的《重裝馬克白》,一開始就以類宗教音樂導入神秘氣氛,加上對白大量刪減,完全都用舞台動作來說明,使得《重裝馬克白》成為令人戰慄的現代神秘劇。

來自波蘭的任我行劇團,是個擅長戶外演出的前衛劇團,利用怪異的道具,在夜色與火把光影的烘托下,營造出夢幻氛圍。這次帶來的《重裝馬克白》,一開始就以類宗教音樂導入神秘氣氛,加上對白大量刪減,完全都用舞台動作來說明,使得《重裝馬克白》成為令人戰慄的現代神秘劇。

臺北藝術節《重裝馬克白》

8/12~15  20:00

北平東路5號戶外劇場

INFO  02-25289580轉191~199

《重裝馬克白》Macbeth: Who Is That Bloodied Man?非常有波蘭味,我們不但可以看到類似葛羅托斯基(J. Grotowtski,1933-1999)的質樸劇場(一譯貧窮劇場),聽到天主教聖樂似的女聲吟唱,還有古怪的道具——這讓我聯想到另一位知名的已故波蘭導演康托(T. Kantor,1915-1990)。美術出身的康托最擅長的,就是他會設計一些奇怪的機關道具,讓舞台充滿神秘的超現實感。例如在他最知名的《死亡教室》Dead Class(1975)裡,有一個全部用鐵作的自動搖籃,當演員將代表嬰兒的鐵球放到鐵搖籃時,鐵球與自動搖籃的碰撞聲,產生了一種怪異而衝突的陌生感。

在波蘭任我行劇團(Teatr Biuro Podrozy)的《重裝馬克白》中,也出現一個類似的道具,那就是「搖叫」。這個旋轉就會發出聲音的童玩,最早出現在三名女巫身上,似乎象徵了某種命運的作用(因為它後來又交給馬克白),但我們並沒有辦法完全說明搖叫的象徵,尤其是搖叫又在劇中處處出現連結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搖叫的聲音與耍搖叫的動作,刺激觀眾感官達到一種焦慮感,而這種焦慮感,使我們在類似被催眠的狀態下,進入馬克白的內心世界。

擅長戶外演出的前衛劇團

創立於一九八八年的任我行劇團,主要在波蘭西部工業大城波茲南(Poznan)發展,創團的導演帕維爾.斯科塔克(Pawel Szkotak),從一開始就將任我行劇團設定成有別於傳統演出的實驗劇團。隨著東歐在一九八九年解體,自由開放的氣息讓任我行劇團終於可以走上街頭,演出以支持哥白尼的義大利天文學家布魯諾(Giordano Bruno)的故事為主的戶外表演《喬爾達諾》Giordano。這個獲獎的製作,讓成為斯科塔克成為波蘭境內知名的前衛導演,亦為任我行劇團鋪下邁向國際之路。他們的第二部戶外作品《喪禮之歌》Carmen Funebre於一九九四年推出。《喪禮之歌》以當年引發國際關注的波士尼亞戰爭作為創作素材,而踩高蹺、點火把、特殊佈景與道具、動人音樂等標準任我行風格的元素,已在該劇出現。

一九九五年任我行劇團終於真的向世界邁開腳步,帶著《喪禮之歌》參加了愛丁堡藝穗節。結果這齣戲不但獲得當年藝穗節頭等獎與劇評獎,一九九六年再度敲門愛丁堡的《喪禮之歌》,又獲得該年觀眾獎與藝穗節眾多獎項中最大的哈馬達獎(Hamada Award),可說是一飛沖天。在嶄露頭角之後,任我行劇團不但是愛丁堡的常客,更開始涉足四大洲,一般歐美國就不用說了,像韓國、印度、墨西哥、伊朗、埃及等地,也經常出現他們表演的足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