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能盛的最新舞劇《門》,由台北室內芭蕾舞團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攜手合作,結合芭蕾舞蹈與現場演奏,表現人生、情緒、記憶、生命的「門」。除了有義大利作 曲家、電影配樂大師尼諾.羅塔與俄國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的經典音樂,還有多位歐洲舞者與台灣舞者搭檔演出,一起開啟這扇窺見人生萬象的《門》。
台北室內芭蕾《門》
8/7 19:30
8/8 15:00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藝廳
8/13~14 19:30
8/15 15:00
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
每年夏天,他從歐洲回到台灣,放下手邊繁重的歌劇院舞團事務,帶著一批世界級芭蕾菁英與台灣的舞者們一同工作,跨國製作嶄新的芭蕾作品。奧地利格拉 茲市歌劇院芭蕾舞團副藝術總監暨台北室內芭蕾舞團藝術總監余能盛,讓歐洲芭蕾藝術菁華與台灣交流激盪,一步步建構優質的國內芭蕾表演平台。今年,余能盛推 出現代芭蕾舞劇《門》,由台北室內芭蕾舞團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攜手合作,結合芭蕾舞蹈與現場演奏,表現人生、情緒、記憶、生命的「門」。
尼諾.羅塔與拉赫瑪尼諾夫精湛音樂相伴
《門》由兩個大段所組成:〈門—1〉的音樂是義大利作曲家、電影配樂大師尼諾.羅塔(Nino Rota,1911-1979)所作的芭蕾組曲《大路》La Strada。 提到尼諾.羅塔,不能不提電影大師導演費里尼,交響組曲《大路》的原作正是兩人於一九五六年合作的同名電影,該片並曾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一九六六年費 里尼和皮奈里將之改編成十二場景的舞劇,之後羅塔精簡此劇的音樂,並擷取其他電影配樂主題,改編成交響組曲。這是帶有流行樂曲風格的古典樂曲,全曲分為七 個樂章,旋律快慢分明,以芭蕾肢體來表達「門」的各種意義,如「門裡門外」、「空門」、「朱門」、「羅生門」、「臨門一腳」等人生萬象。
〈門—2〉的音樂是拉赫瑪尼諾夫作曲的《交響舞詩》Symphonic Dances。 此曲原意是為芭蕾而寫的舞曲,曲中題材豐富、緊密結合的音響效果,可稱之為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五號交響曲」。全曲分成三個樂章,音樂結構清晰,高潮迭起中 暗含緊張性,以動作肢體表達「門」的意涵。門的表面或許僅是一扇門、一個間隔、一個障礙,但在出門與入門之間,在門裡或是門外,它其實是人生中的一個決 定、一個改變、一個轉捩點,一個關鍵決戰點。
國際舞星攜手一起開《門》
在芭蕾舞作《門》 中,余能盛邀請柏林國家芭蕾舞團第一獨舞者Nadja Saidakova參與演出,此外還有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獨舞者Richard Szabo,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舞者Nistor Laura,前德國達姆市國家劇院獨舞者Daniel Cimpean共襄表演;國內二十餘位優秀舞者如康邠如、莊媛婷、王國年、程佑慈、王宣瑜、朱桂瑤、莊士賢、高永煜等等亦共同演出。從具象意義到抽象意 涵,從喜怒哀樂的人生景象到生命中的關鍵轉捩之體悟,《門》帶來的不僅是芭蕾藝術的饗宴,亦是人生藝術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