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周倩漪

發表文章 232 篇
  • 高雄城市芭蕾每年的「點子鞋」系列是年輕編舞家發揮創意的舞台。圖為編舞家張藍勻去年的「點子鞋」作品。
    舞蹈新訊

    五位編舞家 讓芭蕾硬鞋跳出新點子 高雄城市芭蕾「2007點子鞋」

    春暖翩至,每年台灣的新秀編舞家,總在此時展現芭蕾最富新意的容顏。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從二○○四年起,連續舉辦芭蕾創作系列,今年邀集了五位編舞者,在「2007點子鞋Dance shoe」中端出充滿古典芭蕾技巧與現代創意的現代芭蕾饗宴。 藝術總監張秀如形容:「你可以看到芭蕾元素及身體質感線條,如何在現代的情感和構思中揮灑。」在比利時與瑞士舞團編舞多年的王國權,舞作《無聲撞擊》以三個頂尖獨立的女強人為軸,她們穿著制式西裝襯衫,搭配內衣或緊身褲,在紛忙的撞見中看似冷漠,暗自卻流淌說不盡的女子思緒。《鞋點子》中,跨領域編舞者顏鳳曦要了五十雙硬鞋,準備用裝置藝術和極致的芭蕾力度來勾勒鞋子與點子的鮮活交會。 董桂汝《框外的世界》延伸去年《黑隧道》強烈的現代舞與爵士身體感,在燈光切割與音樂停止瞬間,四個尋找夢想世界的人,發現真正屬於自己之處就在原點。張藍勻的《UnbAlaNce》靈感源自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魯漢(M.McLuhan)提出的感官平衡,新媒介的出現往往激長某些特定感官(如視覺),而壓抑其他感官(如聽覺),人際關係與真理在不均衡中傾斜或尋求平衡。而蔡博丞的《天堂》,則深沉道出從命運、死亡、至天堂的殘喘與超脫。(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
  • 柬埔寨皇家宮廷舞團的民間舞蹈呈現民謠鄉情的歡快愉悅。
    舞蹈新訊

    慈善巡演所得捐贈貧苦兒童及婦女 柬埔寨皇家宮廷舞團 戰亂歷史的文化瑰寶

    在這古老而滇沛的國度,有著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有輝煌的皇朝,有戰火摧殘與艱困生活,也有傳承閃耀歷史的國家舞團。柬埔寨皇家宮廷舞團享有「世界舞蹈藝術花園中的一朵奇葩」美譽,以宗教神話色彩、東方舞蹈語彙、優雅的手勢,及融入西方現代舞蹈技巧為瑰奇特色。 這次舞團包括首席舞者、演出舞者、樂師共三十八人來台,獻演舞碼分為兩大類:古典舞蹈和民間舞蹈。古典舞蹈又稱宮廷舞蹈,大多由具貴族血統的舞者擔綱,舞者穿戴高尖的頭飾與金飾,以頭頸直立之姿舞出象徵皇室禮儀與宗教文化(婆羅門教與佛教)的典雅身姿。古典舞蹈透過明確象徵意義的姿勢,於動中之靜、靜中寓動裡,祈禱般傳達人物內心的悲喜情緒;而歌唱演員則在民族樂隊伴奏下,以歌曲來說明劇情發展。民間舞蹈近似鄉村舞,舞者們或光腳戴斗笠,以捕魚、抓蝴蝶等舞呈現民謠鄉情的歡快愉悅。 此回慈善巡演,是主辦單位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於當地奉獻十二年的結緣邀請,所得將捐贈柬埔寨貧童、婦女援助、及華裔助學專案等終止貧窮方案。除了吳哥窟,柬埔寨皇家舞團將帶來更深的文化回甘。(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
  • 身著鮮紅高跟鞋和褲裙的舞者,上半身多地板動作,高舉的高跟鞋群舞像嫵媚的控訴。
    舞蹈

    女人與狼 後現代的身體童話 三十舞蹈劇場《紅帽.紅衣.紅舞鞋》

    十八年來首次回台發表《紅帽.紅衣.紅舞鞋》,旅美編舞家余承婕拿出一身融會東西方身體的功力,與三十舞蹈劇場合作,編作這齣拆解童話符碼的作品。她在創作手稿寫道:「衣服、鞋子、帽子不過是角色扮演的外在符號。」余承婕敏銳地尋找,符號秩序外的身體和性別關係將是何種風味?

    文字|周倩漪
    第179期 / 2007年11月號
  • 陳守駿
    特別企畫 Feature

    嘻哈你的舞—看見台北街舞青年

    街舞青年活躍於最嚴肅的建築物、最繁華的商圈、與最熙攘的交通站。且看為無數明星編舞、第一代街舞天團Dance Soul的大目老師,及去年代表台灣區參加德國的世界街舞大賽(Battle of The Year, BOTY)的新生代團HRC負責人陳柏均,還有兩位十八歲少男少女,他們最真實的街舞心路。

    文字|周倩漪
    第174期 / 2007年06月號
  • 魏光慶的〈99%數紅〉
    舞蹈新訊

    新古典舞團 四位編舞新銳出場 《時光複寫》,奔向相遇的詩意

    「時光」對創作脈絡和舞者身體將激發何種既回歸又迎向的身姿?新古典舞團推出四位編舞新銳的新作,林惟華、林維芬、陳逸民、魏光慶分別以徐志摩的詩、卡夫卡的《蛻變》、及舞者散文創作構築畫面情境,碰撞出時間之流中人與人的相遇、錯過、搖擺不定、渴求或窺伺、遠颺與微笑。 如同林惟華最迷人的〈相遇〉,舞者眼神交會、擦肩錯身、抱緊推開,在時空的變化軸上滑出交叉或平行線,剎那相會卻電光石火;林維芬〈不確定主義〉因質疑而恆處搖晃與突破,肢體動力隨音樂節拍而傾斜變化;魏光慶〈微笑,揮手,說再見〉追溯三人的友情歷程,同做、輪做、倒著做一套動作,是在回首中瞻望未知;陳逸民〈蛻變〉的身體變成兩條蟲,他們蜷縮扭曲變形,丟掉優美的線條,在蠕動中找尋飛翔;魏光慶〈99%數紅〉在女人與經血、落紅、分娩、戰爭的紅色暈染下,微量百分之一才是自己可決定的顏色。 「我們將大舞台的大幅肢體動作,回縮到自身細膩敏感的表演,不用一個人震攝全場,而是與一百個人共同呼吸。」四位編舞家將勾動你詩意的閃光,於時間奔停中。

    文字|周倩漪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 吳俊憲的《上天堂》
    舞蹈新訊

    吳俊憲《上天堂》 一條繩子舞出和平企望

    一根繩子,如何勾動人與人間的牽引、綁縛、追逐、碰撞、糾纏、與相依共存?二十一世紀的世局,戰事陰影籠罩,國家之內與國族之間衝突不斷。旅德的前雲門資深舞者吳俊憲從現狀出發,編創充滿結構張力及動作原創性的作品《上天堂》,二○○五年於德國首演時,獲得熱烈回響。這次他帶來此齣企盼和平的舞作,法國籍妻子、前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團員Chrystel Guillebeaud並將發表個人獨舞作品《反射》Reflection。 在《上天堂》中,兩人創立的Double C舞團透過四個舞者的肢體衝激撞擊,配上強烈的節奏,間或穿插憂傷的鋼琴和薩克斯風合奏,揮演出一幕幕時而緊密、時而疏離的動作空間。舞者展現如鬥牛場的攻擊性,駝鳥勾脖子轉圓圈的競爭動作,繩子鞭打地板而於地面翻滾、露出彩色內褲的滑稽與挑釁,及至擁抱彼此,舞者牽著同一根繩索那是同一艘船的命運,亦是同一條臍帶的思憶。美好生活的想望,就在如心跳的鼓聲中,泛光前瞻。(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68期 / 2006年12月號
  • 《雲.想依 花.想容》透過古典身段,展現雲的輕盈純淨與花的丰饒華美。
    舞蹈新訊

    林隆璇、張中立跨界發聲 《雲.想依 花.想容》 品茗聞香觀花舞

    天地有繁簡大美。雲的輕盈純淨與花的丰饒華美,透過古典身段,將展現何種舞韻丰采?肢體音符舞團舊作新演《雲.想依 花.想容》,以雲揮灑變化無形之境,以花綻放雅緻有形的女性柔美,從〈行雲〉、〈雲囀〉、〈轉花〉、〈花容〉四段主題,微妙點出簡約與繁華、平靜與燦爛間的多層次感受。 舞作這次請來流行樂界的林隆璇、排笛演奏家張中立跨界製作,以國樂樂器編奏出底色中國韻味、充滿空靈感、New age曲風的音樂配樂。將吟唱現代詩詞的林隆璇說:「雲的變化多端與花的明顯和色澤感,在樂器配置上將呈現對比性。」張中立描繪:「排笛的高音有如飄過天空的雲,每秒鐘都在變動;琵琶的清亮音色,正可表現花朵盛綻。」 編舞家華碧玉用大圓裙與紗靈活舞擺雲之厚薄、大小型態,舞者身著白衣長裙,足蹬三寸金蓮,或緩走或快步,繽紛燈光映照如同晨昏的多彩花顏。現場將飄逸著花香,紅樓的桌椅不撤,供客人邊品茗邊看舞,這場視聽嗅味覺的五感饗宴,將讓人體驗愉悅而美麗的花芬雲影。(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68期 / 2006年12月號
  • 李靜君的《綻》,呈現花朵般的綻放,及生命裡因而流淌的幻滅與繁華。
    舞蹈新訊

    向羅曼菲、伍國柱精采生命致敬 李靜君創作芭蕾《綻》與《月光奏鳴曲》

    曾獲國家文藝獎、演出近千場的雲門資深舞者李靜君,將為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編舞創作芭蕾《綻》及《月光奏鳴曲》。現為雲門舞集助理藝術總監的李靜君,以其細膩的情感詮釋,在《綻》中呈現花朵般的綻放,及生命裡因而流淌的幻滅與繁華。《月光奏鳴曲》則是懷念二位不凡的朋友和藝術家辭世不久的羅曼菲與伍國柱,向他們燦爛而堅持的舞蹈人生致意,由客席舞者陳秋吟特別擔綱演出。 另外,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將演出古典芭蕾名作《帕吉達》Paquita婚禮一幕,持續挑戰古典芭蕾的技巧與質感,由張大湧改編,再創古典芭蕾演出熱潮。今年舞者陣容堅強,包括客席舞者陳秋吟、葉麗娟,KCB優秀舞者董鼎雯、呂思韻等二十多位優秀芭蕾舞者將精采上陣。(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64期 / 2006年08月號
  • 身懷絕藝的肚皮舞者,將淋漓傾注阿拉伯世界的繽紛神秘。
    舞蹈新訊

    手鼓大師與世界級舞者連袂獻藝 不只扭腰擺臀 肚皮舞孃展中東風華

    腰腹如蛇靈活顫動,臀間胯部撩亂搖擺,手臂優雅旋轉,眼波嫵媚肚皮舞以其柔美曼妙,在都會女子間掀起一波風潮。源於中東的肚皮舞,起先來自宗教祭祀儀式,慶頌婦女生產、生命的神秘、及大自然與人類繁衍的循環不息。本次來台的舞團The Bellydance Superstars,一行二十人包括世界級的專業肚皮舞者與手鼓演奏大師,他們在三年內席捲十六個國家、演出三百七十五場,將肚皮舞從民俗擴展至古典芭蕾、拉丁、爵士等領域而變化詮釋,時尚感十足。 舞團元老的手鼓大師Issam生於敘利亞,素有「節奏法老」美譽,擅以強烈節奏感與豐富的感染力激起舞樂浪花。編舞家Jillina將文化菁萃轉為充滿韻律熱力的肚皮舞藝;舞者Sonia集芭蕾、佛朗明哥、墨西哥民俗舞而展現優美風格;Sharon則融合北美原住民部落風,曾與美國嘻哈教母蜜西.艾略特(Missy Elliot)同台;Georgianne專門表演教學中東舞蹈這批來自四面八方、身懷絕藝的肚皮舞者,將淋漓傾注阿拉伯世界的繽紛神秘。(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 《四季心》展演台灣特有的自然生態與人文華美。
    舞蹈新訊

    萍影舞集「童話世界&四季心」 水袖揚起五月雪 芭蕾綻放蓮花姿

    桃園觀音的蓮花季、復興鄉水蜜桃、大溪油桐花,到了編舞家眼底,通通化為一支支搖曳生姿的現代民族舞,於春夏秋冬四季風景中,生動展演台灣特有的自然生態與人文華美。「萍影舞集」藝術總監葉雅萍與呂耀宗所編作的《四季心》,第一幕舞者如荷塘花朵盛開;第二幕結合芭蕾技巧與現代創意,柔和卻傲然獨立的蓮花紛紛擎起;第三幕,夢幻五月雪桐花飛舞飄落,純白飄逸的水袖舞適足表現古典輕盈之韻;第四幕時至冬令,過年廟會節慶感熱騰,一曲〈但願人長久〉,洋溢暖暖祝福。 另一支舞碼《童話世界》,改編自古典芭蕾舞劇《胡桃鉗》。一只音樂盒,打開了裡面的動物世界和動聽圓舞曲。特別的是,老鼠舞衣由西裝換成了具有毛皮感的緊身衣;現代芭蕾與爵士舞的結合,靈活表現老鼠的生猛性。最後一幕由小朋友們裝扮各個國家的人物和舞蹈,阿拉伯舞、西班牙舞、俄羅斯舞異國風情豐富多采地瀰漫於舞台。(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69期 / 2007年01月號
  • 《跑吧!小豬》是在冒險中成長的超現實寓言。
    親子新訊

    紙風車劇團十二生肖系列最終篇 《跑吧!小豬》夢境冒險,尋回勇氣

    繼民國八十五年首推十二生肖系列兒童劇《貓捉老鼠》、傳統新編《白蛇傳》、經典創新《小小羊兒要回家三國奇遇》膾炙人口至今,最後一部作品《跑吧!小豬》,紙風車劇團獻給孩子們的禮物是有如紀錄片《翻滾吧!男孩》的精神:孩子因夢想而勇敢,讓孩子都能勇敢地面對問題,用愛克服內心的恐懼。 故事主角小朱是個單親家庭的小孩,他抱怨在天堂的爸爸是「豬頭」,沒料到在夢境掉入陌生時空,不單自己變成了小豬,還與孩提時代的父母一同展開冒險旅程。鋼架舞台設計出的炫奇歷險情境中,小豬要對抗山神、過獨木橋、解救化成獅子的爸爸。他看到父親原來也是脆弱的,不禁生出同理心,化解困難營救父親。回到現實中的小朱,與妹妹將綁在氣球上的信件遙寄爸爸,他相信愛與勇氣的力量永遠陪著他。 小朱變成小豬的特殊意涵在於當孩子成為少數或異類時(如單親家庭),如何學習喜歡自己、自我悅納?《跑吧!小豬》陪伴那些單親孩子,體認小朱可以勇敢自愛,運用生活小百科突破難關;也告訴雙親家庭的小孩,體諒身邊不一樣的同伴。豬年扮小豬,這是在冒險中成長的超現實寓言。(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 《S》讓人從肢體動作的黏附、連結、重複中拓出孤獨的空間性和意義感。
    舞蹈新訊

    周書毅與稻草人現代舞蹈團《S》 在獨處時刻,活出生命本質

    電視、商品、娛樂、工作填滿生活,現代資訊都市的繁忙主導生命節奏,如果你停下來,獨處,你將會發現什麼? 「呼吸。」編舞家周書毅說:「獨處狀態是個驚人的內心世界,首先你會察覺到感官和身體,然後會面對自己的生命和為何存在。」舞碼《S》,指的不僅是孤獨(Solitude)、靜默(Silence)、隔離(Segregation)等字義狀態,也是呼吸、血液、心跳的循環。S像是自我和人群中的曲折往返,在疏離與接觸中探討人與人的距離及人與空間的關係是何種樣貌。 稻草人舞團藝術總監羅文瑾此次邀請風格突出的周書毅擔任編舞,在六十分鐘的舞作裡,舞者藉由碰觸與閃躲的遊戲實驗,二人至多人的距離感和速度情緒累積,讓人從肢體動作的黏附、連結、重複中拓出孤獨的空間性和意義感。舞台貼滿了象徵城市籠罩的新聞報紙,音樂時而危機式重擊,時而吟唱白光老歌〈如果沒有你〉,世事沖刷中,人活著的需求不過是呼吸,及對愛的單純想望。「享受獨處,而後在人群社會,你才可以發現和找到自我。」周書毅以舞求真理,他將和我們一同追尋。(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3期 / 2007年05月號
  • 英國藍眼靈魂舞蹈團將演出《不要逼我》
    戲劇新訊

    《不要逼我》與《邊緣-遨遊》 肢障視障的異想空間

    感官風景多樣無垠,當肢障者及視障者在空中、在黑暗中翩翩起舞,那是何等邊緣性的震撼!英國藍眼靈魂舞蹈團(Blue Eyed Soul Dance Company)已成軍十三年,此次邀請前DV8副團長Liam Steel執導,力創前衛的融合藝術。《不要逼我》Dont Push Me共有三支舞碼,〈碰/別碰Touch/Dont Touch〉將肢障者懸吊半空中,離地的自由度反讓舞者揮灑出新的位移和空間向度;〈捉CATCH〉挑戰地心引力,是充滿驚喜與戰慄的舞蹈劇場;〈鉤住Hooked〉藉三位女子的身體與冥想,勾出「你真的愛我嗎?」此一亙古的不安習題。 《邊緣-遨遊》由編舞家李曉蕾創作,讓視障者與專業舞者舞出明暗邊界、安全與危險邊線的遨遊滋味。視障舞者透過編舞家的拍子指令、語言描述、觸摸實物等方式,從自發性的身體源流中形塑動作的質感和線條,充盈自身特質,與生命經驗的不凡感動。藝術祭製作人容淑華說:「來做『旅行』吧!」李曉蕾便由制式旅行、拿個背包出發,由外而內探討人的生命之旅。其中包含迎向黑暗/恐懼、遇到挫折或變數等主題,最終的結局埋伏在大自然的擾動與平靜中視障者不懼黑暗,他們的內藏之光,卻是多少當代人類的渴望。(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3期 / 2007年05月號
  • 「來自天堂」中原住民動作靈魂與現代舞創意各自昂揚,又連結融合。
    舞蹈新訊

    魏光慶、黃怡芳雙人舞展 黑天使舞與駭客任務 飛躍異想天堂

    這是一場東方與西方、原住民與現代舞、過去與未來時空的交會。谷慕特.法拉,編舞家魏光慶的原住民名字,阿美族母語恰為「聚集」,本次匯聚了Fabrice Lamego充滿藝術性與技巧的編舞、旅美舞蹈家黃怡芳及魏光慶的才華,以豐富流暢的肢體與舞台影像空間,對自身過去展開別出心裁的告別式。 舞台兩旁的宮廷式階梯,象徵通往天堂;生活照投影和動畫昭示著道別,卻不停留在哀傷的單一基調,而欲想像天堂的快樂及色彩紛陳。舞段從〈個體〉、〈出走〉、〈相遇在雲端〉、〈翱翔〉、到〈天國的階梯〉,音樂從勁爆的電子音樂、原住民詩歌吟唱、到優美的絃樂,跳躍式地變換段落氣氛。「如同人走之前,會看到一幕幕記憶從眼前迅速跳接躍過。」魏光慶描述舞作的多元展演。群舞開場至魏與黃的雙人舞,原住民動作靈魂與現代舞創意各自昂揚,又連結融合。最後一段以高難度技巧呈展溫暖的白天使舞和冷調的黑天使舞,舞者從高處跳下、接托、甩丟,激越暴烈一如電影《駭客任務》。(周倩漪)


    第174期 / 2007年06月號
  • 西班牙年輕的舞后羅西奧.莫琳納
    舞蹈新訊

    迷火佛拉明哥舞坊「新的許諾」 舞后莫琳納 打造西班牙烈情之夜

    清脆的響板、熱情的跺地、翩翩搖曳的長尾裙、奔放的佛拉明哥吉他西班牙火紅年輕的舞后羅西奧.莫琳納(Roco Molina)將與迷火佛拉明哥舞坊攜手展演風格瑰麗的小品集結「新的許諾」。羅西奧.莫琳納三歲習舞,十八歲就獲得馬德里第十一屆編舞暨舞蹈大賽首獎,曾參與二○○四年美國佛拉明哥藝術節演出,《安達魯西亞日報》Diario de Andalucia如此盛讚:「以她的優雅、她的完美及她的個人特質,她簡直是無與倫比。」 繼推出佛拉明哥舞劇《台北地圖之尋找潘金蓮》、《詩人的生死戀歌》,迷火佛拉明哥舞坊這次演出多支舞碼。從無伴奏人聲吟唱〈打鐵調martinete〉,應和群舞棍杖擊地與舞鞋跺地的節奏交響詩〈棍杖舞〉;到吉他與大提琴二重奏中,長尾裙如女人心緒飄揚空中或滑行地面的〈長尾裙舞〉;還有眾人圍火為女子驅魔、詭魅而灼熱的〈火祭之舞〉,是選自作曲家法雅(Manuel de Falla)之作品;俄羅斯作曲家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西班牙隨想曲〉,則在繁美的隊形變換中呈現西班牙古典舞與俄羅斯風情的浪漫交織豐巧節奏與烈情舞姿,佛拉明哥舞將燃起身體的不眠之夜。(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 荒川靜香是亞洲第一位奪得冬奧花式滑冰冠軍的選手,將領軍「王子冰上世界」訪台。
    舞蹈新訊

    「王子冰上世界」首度海外演出 奧運金牌荒川靜香 花式滑冰領風騷

    花式滑冰選手被稱為「冰上的舞者」,優雅俐落的跳躍、旋轉,加上速度感,展現出色的運動技巧與藝術美感。自一九○八年奧運首次加入女子花式滑冰項目,便成為備受矚目的競技熱門。日本向有花式滑冰傳統,二○○六年義大利都靈冬季奧運,荒川靜香擊敗呼聲最高的美俄高手,以《杜蘭朵》的〈公主徹夜未眠〉摘下金牌,是亞洲第一位奪得冬奧花式滑冰冠軍的選手。 八月,荒川靜香將與日本滑冰團體「王子冰上世界」來台展藝,還有多位知名選手如本田武史、恩田美榮等奧運選手一同獻技。王子冰上世界已成立三十年,這次是首度赴海外演出,節目中特別設計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作為獻禮,首場並招待五百位弱勢團體朋友觀賞。荒川靜香自五歲開始學習滑冰,她說:「練習時非常嚴格,早上一起床就忘了痛苦,因為滑冰帶給我相當大的成就感。」並勉勵台灣選手:「無論滑冰還是所有運動,都要抱持快樂的心情來做。」王子冰上世界,將帶來最具水準而華麗的滑冰美技。(周倩漪)


    第175期 / 2007年07月號
  • 路尼加舞團被譽為「歐洲藝術明珠」,演出足跡遍達全球六十多個國家。
    舞蹈新訊

    舞出斯洛伐克繽紛的藝術色彩 「路尼加」 魔鬼小提琴與歡快舞者的花園

    風景秀麗的斯洛伐克,前屬於捷克斯洛伐克聯邦,一九九三年獨立成國家。在這片土地上,聚居著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吉普賽人等不同民族,豐富多彩的舞蹈、服飾、歌謠薈萃為創作靈感,造就出路尼加舞團的絢麗色彩,「路尼加」,斯洛伐克語即是花團錦簇。 一九四八年創立的路尼加舞團,被譽為「歐洲藝術明珠」,演出足跡遍達全球六十多個國家。擔任藝術總監超過半世紀的史帝芬.諾索(tefan Nosľ),編舞風格注重音樂的微妙與動作的和諧,尤其擅長大膽改編舞步與瞬間變換節奏,讓舞團在傳統韻味中迸發燦爛新意。現場有專為舞團伴奏的專業小樂隊,音樂中加入了斯洛伐克傳統的民族樂器德西馬琴(dulcimer),音樂豐富,小提琴手更是技藝高超,素有「魔鬼小提琴」美譽。此次舞碼包含活力十足的〈嘉年華棍子舞〉、仿製陶輪之環形舞〈陶匠組曲〉、斯洛伐克山區傳唱的〈牧羊人之夜〉、熱鬧雙人群舞的〈曾普倫慶典〉朝氣洋溢的舞者與魔鬼小提琴,將歡快訴說斯洛伐克繽紛的民族性和藝術況味。(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 芭蕾舞劇《媒體大亨》溫暖與冷漠交錯、連結與撕裂並陳。
    舞蹈新訊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的諷刺舞劇 《媒體大亨》 舞說扭曲社會與糾結人性

    台灣媒體報導有幾項特色:「立法院」以動作畫面取勝,「狗仔隊」不計代價追新聞,「黑道嗆聲」公然上電視,沒有確實消息來源的「新聞來源」,及新聞詮釋角度摻雜風水與靈異之說市場導向下的光怪陸離偏頗失序,讓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團長徐進豐有感而發,編作了一齣穿插上述播報錄像片段、以傳播大老一家人故事為軸的芭蕾舞劇《媒體大亨》。 舞劇主要三幕為〈我把大女兒變獨家〉〈割她174刀〉、〈我把二女兒變獨家〉〈也是海誓山盟〉、〈我把太太變獨家〉〈母親的哀傷與追憶〉,分別表達男女親密與衝突、女同志伴侶的掙扎與社會壓力、大亨太太失去女兒的憂傷。相較於播報錄像的寫實冷調,舞蹈以芭蕾之美呈現出友情、親情、愛情的光輝,芭蕾混合現代舞的地板動作與身體扭曲則表現女同志的內心糾結,芭蕾與爵士舞的組合則傳達情感中歡悅明亮的一面。群舞時而是同儕的友誼支持,時而代表暗中窺伺的集體眼光。這齣溫暖與冷漠交錯、連結與撕裂並陳的諷刺舞劇,讓人反思媒體製造與真實情感間的鴻溝與某種冀望。(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80期 / 2007年12月號
  • 《人物語》巧妙展開人與物的對話。
    舞蹈新訊

    人與物共舞 玩出奇異對話 光環舞集《人物語》

    處在物化的世界,現代舞卻流衍出「物」的美學。光環舞集《人物語》巧妙展開人與物的對話,「人」戴著面具,肢體迸發原始性;「物」以海棉墊為象徵與變形,包覆、蜷曲、纏結、搖晃著人與人的疏離或渴望。「海棉墊的曲直皺摺就如同肌肉的伸縮變化,當人體與海棉墊互動或合為一體,好似進入超現實的夢境。」編舞家劉紹爐以生老病死作主題,反思異化情境,詭譎而天真地表現當代奇異的感知特質。 《人物語》舞碼分為八段:〈序〉、〈新生〉、〈探尋〉、〈幽谷〉、〈嬉戲〉、〈浪潮〉、〈騷動〉、〈終局〉。〈新生〉裡的雙人舞,海棉墊既是隔離又是使人突破框限的柔軟介物;〈探尋〉用長短層次的呼喊和聲音表情呈現生命的顫動;〈幽谷〉的人物合體成了低吼的龐然巨物;〈嬉戲〉中的海棉墊有著三角形、多邊形的變化構圖。「我想到米羅畫作的構圖,康丁斯基的點線面,包浩斯的物體美學」劉紹爐自「嬰兒油上的現代舞」系列作品後,又開啟舞蹈奇幻新意象。在日本作曲家原田敬子(Keiko Harada)的音樂中,此舞處處充滿曲折的趣味及驚詫的生命變形。(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李銘訓
    第172期 / 2007年04月號
  • 《太陽王國歷險記》以后羿射日為藍本,建構出仿如太空探險的奇幻旅程。
    親子新訊

    神話奇幻怪物 這回跳上觀眾席! 紙風車劇團《太陽王國歷險記》

    結合中國神話與愛情故事、多媒體舞台效果與黑光劇,紙風車劇團的《太陽王國歷險記》以后羿射日為藍本,建構出仿如太空探險的奇幻旅程。故事發生在洪荒之初的笑笑族,原本輪流照耀的太陽,居然同時出現。起因是其中一個太陽王子愛上春神,另五個太陽王子欲幫忙追求,卻造成天氣酷熱,農作枯死。人們將太陽全數射下,大地又變成冰冷黑暗。此時族中勇者出發尋找太陽王,想讓陽光重回大地,四季恢復運轉,途中遇到巴塞星怪、海底大怪物,艱難挑戰考驗著他們的勇氣與信任。 三個舞台場景分別是笑笑族村莊、海底世界、與太陽王國,多媒體效果由鏡框式舞台延伸至觀眾席,八大行星空飄於頭頂,令人置身銀河系;多重投影與角色實體輪番交替,如真如幻的怪物與觀眾有著意想不到的互動,加上有如星際大戰的磅礡音樂、炫目聲光與服飾色彩,東方神話與西方奇幻在此交織出亙古又新穎的趣味。(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12345678910..12下一頁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