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擁有收放自如的觸鍵與音色變幻,但阿芙蒂耶娃並不耽溺於蕭邦音樂中繽紛絢麗的表象。反而從第一個音符開始,即如同一個精細的建築設計師般在華麗的色彩與錯落有致的節奏中,勾畫出她選定的結構支柱與音樂表現的聚焦點。
2010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冠軍阿芙蒂耶娃獨奏會
1/8 台北 國家音樂廳
阿芙蒂耶娃是一位極其專注而自信的演奏者。
身穿一襲緞面黑色貼身褲裝,搭配飾以百褶荷葉前襟的白色襯衣,一現身舞台即快步筆直走向鋼琴,坐下後便立即開始演奏。
儘管擁有收放自如的觸鍵與音色變幻,但她並不耽溺於蕭邦音樂中繽紛絢麗的表象。反而從第一個音符開始,即如同一個精細的建築設計師般在華麗的色彩與錯落有致的節奏中,勾畫出她選定的結構支柱與音樂表現的聚焦點。
細心營造音樂架構
即使在所謂的「性格小品」——《馬厝卡舞曲》中,她也緊湊地將作品三十的四首馬厝卡舞曲串連成套曲般更大音樂視野的投射。c小調及b小調馬厝卡的氤氳多彩與熱切憧憬細心營造起四首舞曲之中軸——第三首降D大調馬厝卡的狂邁與豪放。
而建立在升c與降D這一同音異名中心點的兩首《夜曲》(Op.27)在她的手中則宛如自升c小調陰影中伸展開的飄逸柔細的樂思,連接到燈火燦爛的降D大調義大利歌劇的激昂場景。
降b是《第二號奏鳴曲》貫穿四個樂章的結構支柱。阿芙蒂耶娃以第一樂章第一個堅定的根音降b建構起這首奏鳴曲降b小調的和聲基礎。並以此將具有英雄與悲壯色彩的第一樂章與從下屬降e小調上開展的第二樂章詼諧曲統一起來。她巧妙地通過對降b在第二樂章第一主題及歌謠般的第二主題的提示,以及別具匠心地從第二主題前的四小節和弦的內聲部以降b漸強而引入,增強了四個樂章的整體性。而幾乎是輕拂而過的第四樂章,雙手單聲部線條的跌宕起伏與第三樂章的降b小調「葬禮進行曲」的多聲部行進緊密連接,為突強的最後降b小調和弦結尾,明確地架構起這一大型套曲的調性中樞。
除了清晰的整體結構,阿芙蒂耶娃也展現了她自然地將蕭邦音樂中,交錯進行的多聲部的複音織體與變幻的和聲基礎融為一體的能力。對於歌唱的旋律線條,她總是以敏銳的音樂感受性發掘出襯托聲部中或和聲或複調的呼應、對話,並且交織成一種獨具魅力的聲響。
不渲染,不做作
不渲染,不做作。對音樂表現分寸拿捏適切,對樂器掌控得心應手,輕巧靈動的演奏特質也在下半場單樂章的《f小調幻想曲》、《第四號E大調詼諧曲》、《B大調夜曲》(Op. 62-1),以及《降A大調幻想波蘭舞曲》中乾淨俐落地一展無遺。
在當今嶄露頭角的年輕鋼琴家中,天賦絕佳的阿芙蒂耶娃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筆者期待她在未來的職業演奏生涯中,將沉澱了兩百年蕭邦音樂中的歷史蒼茫與生命體驗,轉化成觸動聽眾靈魂的內心感動。追尋浪漫主義的內斂與激進並存。自由地探索以無限的音樂想像力,超越理性與規範束縛的浪漫主義精神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