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導演羅品喆。(羅品喆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映像中起舞/台灣製造 創作經驗—影像導演說

羅品喆 以舞蹈身體為廣告「代言」

在近期為國民服飾品牌拍的一個廣告中,導演羅品喆與編舞/舞者周書毅合作,以在家居空間中舞動的身體,展現服飾多變的色彩,令人驚豔。之所以選擇舞蹈來「代言」,是因為羅品喆發現有不少其他國家對「國民服飾」的詮釋,會在廣告中用上舞蹈元素,卻都展現不同的文化氛圍。他說:「台灣人的身體很原始,我們有點像化外之民,沒那麼拘束;雖然我們也社會化,也把自己放在很都會的狀態當中,但其中真正迷人的,是原始的本能。」

在近期為國民服飾品牌拍的一個廣告中,導演羅品喆與編舞/舞者周書毅合作,以在家居空間中舞動的身體,展現服飾多變的色彩,令人驚豔。之所以選擇舞蹈來「代言」,是因為羅品喆發現有不少其他國家對「國民服飾」的詮釋,會在廣告中用上舞蹈元素,卻都展現不同的文化氛圍。他說:「台灣人的身體很原始,我們有點像化外之民,沒那麼拘束;雖然我們也社會化,也把自己放在很都會的狀態當中,但其中真正迷人的,是原始的本能。」

在舒適的居家空間裡,淺髮少年自在地翻滾、下墜、穿越、換衣服……畫面快速剪接,年輕舞者律動的姿態、節奏,隨著POLO衫鮮豔的色彩不停改換,動作的呼吸韻律沒被切碎,而是透過細緻而飽滿的累積,傳達出關於生活的美好想像。這支台灣少見,以現代舞詮釋品牌風格的廣告,出自導演羅品喆與編舞/舞者周書毅的合作。

合作緣起可追溯自羅品喆擔任《ppaper》雜誌顧問期間,對於雜誌拍攝周書毅的一張照片印象深刻:「他的身體就是……很當下的身體,不被衣服限制,也不刻意表達暴力或哲學性的東西。當他舞動起來,並非企圖完成美麗的造型或線條,就是一種更單純的『表達』。那很棒!」

代表台灣的身體 迷人的原始本能

羅品喆早在幾年前就構想過一支「相舞以沫」的沐浴乳廣告,可惜沒能拍成。這次他從品類切入,先搜尋不同國家對「國民服飾」的詮釋前例,發現很多廣告運用舞蹈元素,卻都展現不同的文化氛圍:「GAP用了傳統音樂,讓人一看就覺得『很美國』;UNIQLO是輕盈、簡單、都會、舒服。下一個問題當然就是:代表台灣的是什麼?」

羅品喆回想多年前跟隨謝屏瀚導演,拍攝林秀偉的經驗:「那是在鹿港拍的咖啡廣告,從一聲吶喊開始,呈現她大幅度的舞蹈動態,讓人印象深刻。後來在其他廣告裡,也看到不少儀式性舞蹈的呈現;既然老師們做過了,我就想拍比較不一樣的東西。」

「然後我就想起第一次接觸舞蹈的經驗,是在十七、八歲時,看一個朋友用相機拍的白虎社舞踏表演。那些白皙的皮膚、原始而強烈的身體表達,對年輕的我產生很大衝擊。」蒐集資料時他也意外發現,拍攝LV第一支廣告的導演Bruno Aveillan,也曾拍過類似舞踏表現手法的作品。於是,他更確定了以舞蹈身體為這支廣告「代言」的表現手法:「台灣人的身體很原始,我們有點像化外之民,沒那麼拘束;雖然我們也社會化,也把自己放在很都會的狀態當中,但其中真正迷人的,是原始的本能。」

八機拍攝 四版剪接

最初的發想,經過羅品喆和周書毅大量討論之後,出現許多新的刺激與改變。比如周書毅原先想像的表現方式,比較接近手持拍攝;羅品喆卻覺得,這麼一來在廣告只有卅秒的規格裡,不足以讓觀眾建立起需要的呼吸長度。羅品喆先記錄下周書毅發展的動作原型,簡單剪輯後再給周書毅看,讓他更意識到舞蹈/身體經過鏡頭框架呈現的不同之處。

為了保留更多表演空間給舞者,完整捕捉瞬間的立體動態,攝影師產生新的想法:現場架設八台(分別是兩種不同型號的)HD相機,分布在表演空間周圍同步拍攝。羅品喆說:「這有點像蜻蜓的複眼,不同的是,我們的複眼還有距離,所以動作流動性的呈現和平常所見不同。因為有一個空間,視覺趣味就跑出來了。」

拍完之後,羅品喆一共剪出四個版本給周書毅看。其中一個被他稱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版」的「若在南半球,倒著跳」版本,周書毅坦承不喜歡,他直接反應:「如果要這個東西,拍的時候就該倒過來跳。」這引起羅品喆反思:在影片技法和舞者身體之間,如何拿捏箇中微妙的平衡?當視覺特效帶來不同的衝擊,是否也剝奪了舞蹈給予人最原初的感動?

期待交互影響下產生的成品

羅品喆說:「很多時候,舞蹈家想得更多。」他回憶多年前幫文建會拍《慾望城國》時的發現:吳興國在其中運用慢動作的效果,像是找尋一種新的、未曾嘗試的舞蹈語彙,「書毅也在找不同的可能。很多舞蹈家會追求自身出神的狀態,書毅更注重觀看的人怎麼感受、還可以怎麼表達?他也會去思考,如何創作一些觀眾從沒見過的視覺語彙。我相信所有創作者都在找新的東西,比如我也會想,如果用很多鏡頭來看這支舞會怎麼樣?還有其他可能性嗎?」

在羅品喆的觀察中,廣告裡出現的舞蹈身體很少,電影比較有承載舞蹈的空間和弧度。他更好奇,對被觀看的事物來說,觀看的眼睛有沒有造成影響?影響是什麼?

「比如劉振祥拍了一輩子的雲門,雲門有沒有受到他的影響呢?我很期待交互影響下產生的成品。比如文.溫德斯拍的《3D碧娜.鮑許》,讓我們從前在劇場裡看到的東西,都可以丟回真實生活中了——那是什麼?那是文.溫德斯介入舞蹈、呈現出來的東西嗎?是他的實驗,那還會是dance video嗎?還是一種新的創作形式?我們有沒有可能在新的世紀裡,讓舞蹈、影像這兩邊工作者,找出新的交會點?或者,增進彼此的觀看與了解,試試看有什麼新的表達?」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羅品喆的舞蹈錄像推薦

Helen Keller Visits Martha Graham's Dance Studio

推薦理由:一個理想的對於dance film的閱讀,應該還原到像是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向海倫.凱勒(Helen Keller)呈現她的舞蹈一樣。即使觀眾無法在現場,看不見也聽不到,但仍能感受節奏、感受身體在空間的雕塑,感覺到身在其間的意義,且是充滿體驗的感受。

 

The T-Mobile Dance

推薦理由:舞蹈發生在隨時、發生在當下。這快閃的廣告活動透過精心策劃排練,在英國倫敦「利物浦街車站」集體跳舞。是一場沒有售票的舞蹈表演。衝擊著在地人的日常生活。這樣的記錄對我而言也是個dance film。

 

Valerijs OlehnoRooms

推薦理由:到底是影片還是舞蹈紀錄還是舞蹈創作?或是影片創作?有誰能說清楚?又或者,這還不到定義的時候,就讓各家的表達暢快的呈現吧?這裡推薦一個贏家,Valerijs Olehno在dance film領域中,確是新起之秀。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