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電影的發展非常受到劇場的影響,如卓別林的滑稽鬧劇,其體裁與內容就是從義大利即興喜劇中傳承下來的。(本刊資料室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電影╳劇場.最初的戀慕 不斷的情緣─蔡明亮的Only You/話說從頭

互為因果的美學糾纏

關於劇場與電影的二三事

劇場與電影,看似截然不同的美學形式,卻是藕斷絲連、糾結難分。不說電影發展初期就深受劇場影響,即便在電影鏡頭運動自如、寫實場景取代虛擬的美學確立後,仍有許多電影導演酷愛在影片中,利用劇場感塑造獨特的觀點與詮釋。甚至電影美學反過來感染劇場,劇場也玩起蒙太奇與影像感。

劇場與電影,看似截然不同的美學形式,卻是藕斷絲連、糾結難分。不說電影發展初期就深受劇場影響,即便在電影鏡頭運動自如、寫實場景取代虛擬的美學確立後,仍有許多電影導演酷愛在影片中,利用劇場感塑造獨特的觀點與詮釋。甚至電影美學反過來感染劇場,劇場也玩起蒙太奇與影像感。

電影與劇場的差異,是許多電影學者與導演都會強調的事。一九三二年第一次在電影《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ister Hyde中使用主觀鏡頭的導演魯本.馬莫利安(Rouben Mamoulian)說:「銀幕上的劇情進展和舞台上的很不一樣,在舞台你可以將一幕戲持續半小時……在銀幕上,應該用六分鐘表達出你想說的某種東西。」

從劇場走出來的早期電影

但是早期電影的發展,還是非常受到劇場的影響,演出資源的匱乏是原因之一。像一九○五年代到一九二○年代,包括卓別林、勞萊與哈台、巴斯特.基頓等在內的一些滑稽鬧劇達到前所未有的黃金期,但這一劇種的體裁與內容卻是從義大利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 arte)中傳承下來的。早期電影中的劇場風格,是電影畫面的構成接近劇院觀眾席的視角,即使片中佈景並非是舞台式的,其畫面構成也類似劇場,可以看得出來對上舞台與下舞台的應用。

大約到了一九一○年左右,舞台式的電影拍法才轉成電影式的拍法。若是再考慮技術進步的條件,也大約相符以上現象的轉變。因為到了一九○九年左右,腳架頂端的旋轉裝置才被創造出來,攝影機也才開始能做一些上下搖擺或左右轉動的鏡頭,為接下來鏡頭的自由運動做好準備。此外,在二○年代德國表現主義電影中,對劇場技巧的使用也相當頻繁,除了大家熟知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外,許多其他的表現主義電影都運用到大量劇場式的空間設計,甚至有些畫面的燈光打法完全是劇場性的非寫實性手法。

就是要很劇場感的電影導演

到了一九六○年代後,電影在剪接與拍攝上,已取得自己的美學風格,不必再依賴劇場,但使用劇場手法,反而成一些藝術導演的選擇方案,最著名的例子可能是法國導演高達(Jean-Luc Godard)。他受到布萊希特的疏離效果的影響,經常用各種方式來破壞觀眾的認同,例如讓觀眾看見收音麥克風的方式,來凸顯影片的虛構性。其他受到布萊希特影響的導演,還有表現主義電影大師佛列茲.朗(Fritz Lang)、巴西新浪潮導演羅查(Glauber Rocha)、德國新浪潮導演法斯賓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曾獲威尼斯金獅獎的德國導演克魯格(Alexander Kluge)、二次大戰後最重要的德國導演施陶特(Wolfgang Staudte)與提倡總體藝術的德國電影導演西貝爾柏格(Hans Juergen Syberberg)等。

最容易在市面上看到的劇場式電影,是已逝英國導演賈曼(Derek Jarman)的柏林影展得獎片《愛德華二世》Edward II(1991)。片中有一幕,當蓋維斯頓要被放逐前,愛德華來到他被囚禁處看他,兩人在窗外射入的一柱月光下共舞(但看起來就像舞台上的follow燈),舞韻樂團(Eurythmics)女主唱Anne Lennox在鏡頭另一端唱起主題曲〈Ev'ry Time We Say Goodbye〉,本來我們只能用她的目光猜測她應該也是在同一空間,最後歌曲結束前,她站到入口前,證明了這兩組鏡頭實際在同一處發生(觀眾若細心觀察,會發現許多場次都此空間拍攝,幾乎可說是達到主舞台的效果)。《愛德華二世》與賈曼先前在修道院中拍攝的電影《暴風雨》The Tempest(1979)一樣,也是在一棟密閉建築中取景。這種空間的單一性,一樣限制了電影原本可以發揮的取景自由度,創造出一種劇場性的效果。

賈曼的另一部片《維根斯坦》Wittgenstein(1992),一開場讓維根斯坦的家人在小維根斯坦的敘述中一一走到鏡頭前,成為小維根斯坦的背景,我們立刻意識這等於舞台上的呈現方式。在這種情形下,鏡頭像是坐在台下不能移動位置的觀眾的眼睛。劇場出身、以音樂劇《獅子王》聲名大噪的導演茱莉.泰摩(Julie Taymor),在她的莎士比亞電影《戰士終結者》Titus(1999)中,雖然故事背景與對白都明顯指涉古羅馬,卻出現許多巨型的非寫實佈景,甚至有現代服裝和摩托車在裡頭,即使沒有前面單一空間的劇場舞台感,卻也能喚起劇場感。主要是非寫實的佈景設計,令人聯想起當代劇場經常將古典劇作的背景現代化的現象,所以也能產生一種劇場感。

就是要用劇場技巧才能呈現的電影效果

近年來,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的《厄夜變奏曲》Dogville(2003),可說是劇場式電影的經典。導演在攝影棚般的密閉空間拍攝此片,觀眾會看到只有一片黑色地板,上面用白線標繪出街道與每個家的牆壁,再加上一些標示(如地上寫著「彼得的家」),以及關鍵性的道具(如教會只用鐘樓與鋼琴),就建立出一個非常劇場感的山村。

《厄夜變奏曲》中有一個明顯的例子,可說明電影採取劇場技巧時能發揮的效果。在片中,當妮可.基嫚飾演的葛莉絲跟查克家的小孩吵架後,忽然警察來狗村來盤查。此時查克也恰好返家,葛莉絲請求查克讓她可以躲在他家,但查克卻利用此機會強暴葛莉絲。葛莉絲為了不讓警察知道她躲在查克家,只好默默承受。此時鏡頭從盤查人員的角度拍過去,我們可以見到在村民回答此處沒有閒雜人等的同時,也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遠處葛莉絲在虛擬的屋間裡被強暴(鏡頭甚至拍到遠處的查克露出屁股壓在葛莉絲身上),而其他的村民亦「視若無睹」。如果是一般電影的鏡頭不斷來回屋內屋外切換,雖然一樣可以達到情節上的衝突性,但那種對狗村村民「視若無睹」、「眾目睽睽」的批判,將無法達到使用劇場技巧方能展現的力道。

有些導演身兼電影與劇場兩職,像加拿大的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他乾脆就享受這種交替過程,並混雜了這兩種藝術。所以他的劇場經常用到類似剪接與鏡頭的舞台技巧,而他的電影也會有些場面如劇場般,需要觀眾的想像力參與。

由此可見,劇場是電影的舊情人,你以為這段情已了,但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