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戲曲在台北(圖片提供 台北市文化局)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傳統戲曲在台北

因為商業繁榮,台北城早在日治時期,就發展出鼎盛的戲曲榮景,當時的大稻埕更有「戲窟」之稱。台北市文化局出版的「傳統藝術系列」叢書,分歌仔戲、布袋戲、京劇、說唱四本,是首次整理以台北市區範圍為主的戲曲史料專書,見證人文薈萃的台北,與傳統戲曲發展過程中的影響與對話。

因為商業繁榮,台北城早在日治時期,就發展出鼎盛的戲曲榮景,當時的大稻埕更有「戲窟」之稱。台北市文化局出版的「傳統藝術系列」叢書,分歌仔戲、布袋戲、京劇、說唱四本,是首次整理以台北市區範圍為主的戲曲史料專書,見證人文薈萃的台北,與傳統戲曲發展過程中的影響與對話。

台灣的戲曲發展歷程,與政經活動及民俗廟會等息息相關。正如「大都之於北雜劇、臨安之於南戲、北京之於京戲」,大稻埕因商業聚集,自日治時期起即有「戲窟」之稱、劇場林立,各劇種多在此成立劇團,甚至外地來的戲班均在此設立辦事處,京劇、歌仔戲、布袋戲等當然也不例外,日日夜夜在此上演不同的戲齣,提供當時市民的主要休閒娛樂。近百年前,京劇、歌仔戲及布袋戲等傳統戲曲在台北市的鼎盛榮景,也是研究「台北學」時,頗為專家學者、文史工作者所津津樂道的一頁。

歌仔戲與布袋戲的盛世風景

由台北市文化局出版的「傳統藝術系列」叢書,包含《城市.蛻變.歌仔味》、《尋路》、《功名歸掌上 布袋演春秋》及《弦鼓唱千秋 舌間話人生》四書,為首次整理以台北市區範圍為主的戲曲史料專書,見證人文薈萃的台北,與傳統戲曲發展過程中的影響與對話。

由戲曲學者徐亞湘主編的《城市.蛻變.歌仔味》,細數歌仔戲在台北市的百年歷史。歌仔戲在台灣興起的日治時期,台北市正巧提供劇種各項進化、創新的條件。歌仔戲發源於宜蘭已為眾所熟知,但歌仔戲能由落地掃(小戲)形式,逐漸形成有完整劇情的大戲演出,「台北市」才是幕後的關鍵推手。

台灣的布袋戲雖均源自中國福建,但於台灣的南部與北部卻發展出不同的演出形式,至今北部布袋戲仍以八吋或一呎二的小型偶演出為主。知名學者李殿魁與薛湧合著的《功名歸掌上 布袋演春秋》,自晚清中葉布袋戲隨著閩南籍移民傳入台灣說起,從毫無技術只能「仰賴進口」,之後技術逐漸升級至「部分自行生產」,到現在能完全「自創品牌」技術輸出,布袋戲的發展,正是閩南移民在台灣落地生根的縮影。

京劇與說唱的半世紀足跡

長期投身於京劇創作的王安祈所撰的《尋路》,續其力作《臺灣京劇五十年》,觀察解嚴後廿年間的台北市京劇發展。京劇從中國熱與本土熱交互影響,到逐漸走出中國影響,形成台灣京劇新美學,進而回過頭去影響中國京劇發展,可說台北市的京劇發展史,亦為台灣的京劇發展史。

由致力於說唱藝術推廣的學者王友蘭與王友梅編著的《弦鼓唱千秋 舌間話人生》,則勾勒六十年來說唱藝術在台北市的興衰起伏之大、發展層面之廣。同時,也記錄了其他縣市與中國的說唱藝人與團體,來台北參加表演、錄音、受訪的足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