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為基底的比利時,在當代視覺藝術的範疇,更是毫不客氣地百花齊放!從超現實主義的馬格利特、名聞世界的漫畫《丁丁歷險記》、當代藝術教父路克.圖曼、全才藝術家法布爾、以動物為標本來創作的布魯克爾……藝術家的創作往往超乎想像,或挑戰感官,或撞擊思維,提供觀者重新看待世界的態度。
比利時無論在地理或文化或政治上都處於十字路口,兩千多年來見證各民族的興盛衰敗。這一個充滿多元文化分歧的聯邦國家,形式上的政治一體,內在卻蘊藏截然不同的文化精神,在「異質共生」的基礎下造就出跨界前衛的當代藝術風格。
布魯塞爾 看見多元與奇想
首都布魯塞爾是比利時最大的城市,也是歐盟最重要的行政機構所在地,整個城市雙語並行,加上國際通用的英語,塑造了這個城市獨特的文化語言與特色。或許是源自歷史的背景使然,藝術家的創作往往超乎想像。
超現實主義家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1898-1967)曾在此求學也定居於此至終老,位於市區、二○○九年才開幕的馬格利特美術館(Magritte Museum)是了解這位藝術家創作最佳的地點。這座城市同時也以連載漫畫揚名於世,像是《丁丁歷險記》已經成了比利時的標識之一,比利時漫畫博物館(Belgian Comic Strip Center)集合了漫畫藝術與城市裡隨處可見街道建築漫畫與比利時人樂觀、純樸、善良喜歡自我嘲諷的個性,形塑出布魯塞爾的另一種人文風情。以奧塔為代表所設計的新藝術風格建築,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更是體驗這個城市過去生活最佳的範例之一。
比利時皇家美術館(Musées royaux des Beaux-Arts de Belgique)是欣賞比利時地區自十五世紀以來最佳的藝術殿堂。布魯塞爾藝術中心(Palais des Beaux-Arts,簡稱BOZAR)則是集美術、音樂、戲劇、建築、舞蹈與電影等藝術的當代館,因此經常以國家為主題舉辦系列性的藝術展覽與活動,藝術中心的國際交流展演節目堪稱一流,是比利時最重要的國際級展覽與表演中心,比利時聯邦交響樂團隸屬於此。中心每兩年舉辦、自一九五○年便開始的比利時青年藝術家大獎(Young Belgian Art Prize)是發掘比利時當代藝術新秀的最重要獎項,一些在國際上經常出現參與展覽的常客如:德貝克(Hans Op de Beeck)、布魯克爾(Berlinde De Bruyckere)、楊森絲(Ann Veronica Janssens)、芭瑞(Orla Barry)、拉封丹(Marie-Jo Lafontaine)、亞雷欽斯基(Pierre Alechinsky)、凱瑟(Raoul De Keyser)、維梅胥(Pieter Vermeersch)也都曾入圍或獲得獎項。今年六月剛選出的新獲獎者為一九八○年出生的雷戈爾(Jasper Rigole),他將從二手市場與贓物商店蒐集來的物件加以整理,組合成文件再拍成八釐米影片,兩部獲獎片以裝置方式放映構築出藝術家對世界的觀察,卻又充滿個人強烈的生活色彩。
安特衛普 前衛的據點
位於比利時西部的海港、以荷語為主的安特衛普,則有著與布魯塞爾迥異的個性。曾是荷蘭與比利時的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世界最重要的鑽石進口與加工地區,富足與自信顯現出開放與自由的特質。
僅次於巴黎與羅馬的皇家藝術設計學院成立於一六六七年,是歐洲最古老的藝術學院之一,一九八七年六位從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畢業的年輕人——Ann Demeulemeester、 Dries Van Noten、Dirk Bikkembergs、Dirk Van Saene、Walter Van Beirendonck與 Mari Fla Yee,懷抱著對時裝設計的夢想,在倫敦設計一場令時尚評論家驚豔的前衛服裝發表會上,「安特衛普六君子」一舉奠定了比利時設計師在全球時裝設計界不可動搖的獨特地位,當地還有時尚流行博物館與獨立設計師品牌的展示街。
除了巴洛克藝術大師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與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都還有被保留的故居在此,當代藝術家更是鍾愛安特衛普的城市氛圍,如同德國當代藝術界大師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地位的圖曼(Luc Tuymans,1958-)與難以歸類的奇才法布爾(Jan Fabre)都以安特衛普為創作與生活的重心。
除布魯塞爾與安特衛普之外,歷史古城根特(Gent)的市立當代美術館(Stedelijk Museum voor Actuele Kunst,簡稱S.M.A.K.)成立於一九九九年,以一九四五年後的藝術為展覽與收藏重點,第一任館長霍特(Jan Hoet)的大膽創新與前衛觀念影響不僅止於比利時甚至整個歐洲當代藝術界,霍特也曾被德國卡塞爾文件大展邀請擔任一九九二年第九屆文件大展(Documenta, Kassel)的策展人,根特古城因此也累積了當代藝術界的國際聲譽。
當代藝術大將 圖曼與法布爾
比利時當代藝術界最重要的兩位大將,非圖曼與法布爾莫屬。
路克.圖曼早已被全世界公認為比利時當代藝術的教父級人物,他一反當代藝術家不斷找尋新媒材的習性,從日常生活擷取素材,透過書籍、報章雜誌與網路的圖像持續專注在繪畫上的研究,在畫布上透過油畫表現真實與幻想的距離,他更對歷史的真實事件與人物極感興趣,透過繪畫再現藝術家對歷史的重新詮釋。
法布爾可以稱得上是全才藝術家,從素描繪畫、攝影、裝置、觀念、戲劇、舞蹈、設計等,他不僅皆有涉獵並卓然有成。一九九○年,他將一整個皇家大廳以原子筆素描塗滿,原子筆描繪藝術(Bic-art)讓法布爾揚名國際。其作品個人自傳風格強烈又極具戲劇張力。法布爾的創作經常貫穿的主題為死亡,他曾經將自己的雕塑以等身比例完成,置於充滿藝術界名人(還在世)的墓碑空間裡,在威尼斯雙年展期間引起震撼,或是以在比利時相爭死亡的貓頭鷹與人偶並置呈現神秘不可知的死亡氣息。二○一二年十月法布爾又有驚人之舉,他的影片新作在安特衛普市政府大廳拍攝,許多活生生的貓被拋向空中後重重跌落引起保育動物界的批評,他還因此收到超過兩萬封的抗議郵件,事後他還出面澄清當初參與拍攝的貓隻健康無恙。
突破框限 撞擊感官與思維
布魯克爾(Berlinde De Bruyckere,1964-)最有名與備受注目的作品是以動物為標本的創作,木材、羊毛、馬皮、馬毛、蠟甚至是真實的動物來表現藝術家的孤寂、痛苦與對死亡意象。二○○○年,她以五匹已經死亡的馬製成雕塑裝置《法蘭德斯戰場》In Flanders Fields於法蘭德斯博物館(Flanders Fields Museum in Ypres)展出引起騷動與討論,○三年與○六年分別受邀在威尼斯雙年展與柏林雙年展展出,今年則成為威尼斯雙年展比利時國家館的參展藝術家。
德沃伊(Wim Delvoye,1965-)無疑是當代最受爭議的藝術家之一,多年前曾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製糞機器Cloaca,他也曾以醫學X光機攝影拍出不同的性愛姿勢與特寫,特別是口交的畫面並將之製成如教堂的彩色玻璃鑲嵌於不同空間,結合幽默與對社會的反諷,並挑戰道德尺度激起觀眾爭辯。他的雕塑裝置作品近年來也經常在亞洲地區出現,不過多是雷射切割的不鏽鋼裝置,哥德式的建築結構卻具冷峻的現代工業感,造成衝突的反思。
克拉耶伯(David Claerbout,1969-)自一九九六年起,在他的影像作品中不斷試探移動影像與靜止照片之間的界限與極限,雖是錄像作品,畫面卻極富繪畫性呈現出「時間」的概念。二○○四年克拉耶伯曾受邀參加台北雙年展,○七年在巴黎龐畢度中心舉辦大型個展,是比利時當代藝術界極為優秀的錄像藝術家。
以不受約束的形式自在創造出自己的藝術語彙,馬汀(Kris Martin,1972-)經常以現成藝術品挪移意涵成為新的藝術實踐,物品經常以原尺寸及原形象出現,但是卻被藝術家賦予新的功能,扭轉我們習以為常的經驗與想法,現成物在舊有空間有了新的意義,觀眾必須在空間裡重新觀察,並給予這個空間與物件新的解釋與啟發。馬汀的最新個展「日常生活的虛空」(Every Day of the Weak)是在德國漢諾威的凱斯特納美術館(Kestner Gesellschaft,Hannover)舉行,像是失去聲響的教堂大鐘《為誰》For Whom是否還可以稱為聖鐘呢?常在機場與火車站看到的時刻表完全缺少了數字,只見不斷翻轉的版面,一種不知何去何從的茫然油然而生,卻有有一絲幽默。
從以上幾位藝術家的介紹,不難看出當代藝術在比利時的發展呈現多元且意象豐富的特色,一個小國家竟然可以有這麼精采豐富的藝術呈現,而且不拘泥於固定的形式。比利時當代藝術的發展,像是比利時文化豐富內涵的一個縮影,存在許多值得發掘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