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星的生平經歷本身,正好是闡揚多元價值的範例。(The Arts Centre, Melbourne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她的人生,就是一場多元價值的展現

專訪中國舞蹈家金星

從個人身分和經歷,金星深深認為多元價值是一個健全社會所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在創作時亦念念不忘這種社會意識。她強調,《迷魅上海》從服裝、音樂到舞者肢體的配置,旨在呈現一個多元美學的樣貌──就正如她自己和這個社會之間,這社會有男人,有女人,也有像她一樣的變性人;社會的面貎本來就是多元的。故此,她說:「我的變性人身分和我的作品一樣,都在呈現一個多元價值。」

從個人身分和經歷,金星深深認為多元價值是一個健全社會所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在創作時亦念念不忘這種社會意識。她強調,《迷魅上海》從服裝、音樂到舞者肢體的配置,旨在呈現一個多元美學的樣貌──就正如她自己和這個社會之間,這社會有男人,有女人,也有像她一樣的變性人;社會的面貎本來就是多元的。故此,她說:「我的變性人身分和我的作品一樣,都在呈現一個多元價值。」

對台灣大多數觀眾來說,第一次看見中國現代舞蹈家金星的亮相,很可能不是看見她在舞台前表演,而更可能是在二○○舞年泰國著名武打明星東尼嘉主演的《拳霸2》(Tom-Yum-Goong);在片中,看到金星飾演Madame Rose──一名中國變性人黑幫大姐大。關心泰國電影動向的朋友,可能曾經從新聞報導中看到金星本人其實也是變性人的消息,但當時很少人注意到她原來是中國著名的表演藝術工作者。

金星稍早前應阿得雷德藝術節(Adelaide Festival)和墨爾本肯尼夫美亞亞洲劇場系列2010(The Kenneth Myer Asian Theatre Series 2010)邀請,於二月底至三月初在澳大利亞巡迴演出。目前擔任上海金星現代舞蹈團團長的她,早年憑藉其舞蹈成就在中國表演藝術界嶄露頭角,後來又由於其變性人的身分而備受傳媒注目。在阿得雷德停留期間,金星在百忙中抽空接受本刊專訪,暢談其變性人身分及她這次巡迴演出的作品《迷魅上海》Shanghai Beauty的創作心得。

生命歷程正是闡揚多元價值的範例

金星及其舞蹈團巡迴澳大利亞的行程可說是非常緊湊,二月底才剛抵達阿得雷德,在廿六日至三月一日間連續四晚在阿得雷德慶典中心演出,緊接著又得在及墨爾本藝術中心(The Art Centre,Melbourne)再趕四場──十天之內推出八場公演,再加上彩排過程本來拒絕傳媒參觀(期間阿得雷德慶典中心的警衛亦嚴密封鎖彩排和表演場地);故此,原本只有三家電子媒體能夠在金星停留阿得雷德期間排到專訪,其他平面媒體一律必須等到金星抵達墨爾本後再行安排。幸好筆者在追蹤阿得雷德金星過程中,趁著澳洲廣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攝影師在架設燈光和攝影機腳架時成功接近這位以機智幽默著稱的現代舞蹈家。

由於時間緊迫,金星用一個非常有簡潔有力的方式來解說她的作品《迷魅上海》──在解釋作品前,首先談到她變性人的身分,她說:「試想想,假如有一天我被強暴了,並不是我該難過,並不是我受害,而是這個社會該難過;因為,受害者其實是這個社會本身。」她利用這個假設作為一個譬喻,進而說明,她這部作品旨在捍衛和申張一種多元美學和多元價值。她進一步解釋,變性人就是多元社會的重要構成元素之一,如果她這位變性人受到侵犯,受害的當然就是這個社會;而要是她這位變性人備受器重,那社會的多元性也等於備受珍視。故此,她接著說:「回到這作品本身,《迷魅上海》正是要宣揚一種多元價值的重要性。」

金星的生平經歷本身,正好是闡揚多元價值的範例。一九六七年生於中國瀋陽,出生時是生理男性;由於他是朝鮮族人,所以小時候於瀋陽的朝鮮學校接受教育,九歲起加入人民解放軍學習舞蹈與軍事技能。金星自小就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變成女性;她曾表示,在接受變性手術前,遇到下雨時還會特地跑到室外,希望雨天霹靂能將她的身體變成女性。

金星曾經以中亞式民族舞蹈獲全國舞蹈大賽青少年組冠軍;一九八八年赴紐約學習現代舞,隨後遊歷歐洲各國。廿六歲回到中國,廿八歲接受變性手術。雖然手術後短暫出現左腿癱瘓,但經過數月的住院復健後康復並重返舞台。自始,金星於上海從事編舞與訓練工作,以及多次巡迴世界各地演出。目前收養了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現任丈夫是德國人。

少數民族與變性人身分,成就藝術思考

從個人身分和經歷,她深深認為多元價值是一個健全社會所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在創作時亦念念不忘這種社會意識。她強調,《迷魅上海》從服裝、音樂到舞者肢體的配置,旨在呈現一個多元美學的樣貌──就正如她自己和這個社會之間,這社會有男人,有女人,也有像她一樣的變性人;社會的面貌本來就是多元的。故此,她說:「我的變性人身分和我的作品一樣,都在呈現一個多元價值。」

金星的變性人身分,其實早已經被海內、外傳媒談論了千百遍;有趣的是,當筆者問及她是否會對大家不斷重複提起這議題而感到不耐煩時,她卻大方地說:「沒有關係呀!要是有記者想跟我談作品,我OK;要是想跟我談社會的看法,我也OK;要談我的變性人身分,我當然也OK。這沒什麼,面對什麼人我就談什麼話。」

筆者隨即問及她這種隨機應變的能耐是怎樣培養出來,她笑著說:「那是我早期接受軍事訓練的功勞。」她坦承,她的整個出身成長背景都在影響著她做人處事和創作;其中,她更不諱言,她的朝鮮族身分更是促成其藝術成就的重要因素。

她說:「我的少數民族身分當然對我的藝術生涯有影響,而且是正面的影響。你看目前中國最偉大的舞蹈家全是少數民族,沒有一個不是。為什麼呢?因為少數民族比較沒有機會去搞政治做生意,少數民族比較沒有機會搞那些主流的玩意兒,那麼搞藝術就可以比較投入了。」

她還提到,更重要的是:少數民族比較有機會理解到多元價值的意義。故此她說 :「少數民族身分對創作絕對是有積極意義的。」

《迷魅上海》探索現代中國審美標準的變化過程

回到作品本身,她解釋:「《迷魅上海》,為什麼是上海呢?就是因為上海是一個匯集東、西方,以及傳統、現代的多元美學的城市;而我的作品也採用多元的視覺語彙,整個作品的主旨就是要探索一個現代中國審美標準的變化過程。」

她並且強調,在這個變化過程當中,在古今中外之間,不同的審美標準之間,是並沒有高下之分。故此,她表示,她會堅持其作品並不是指涉一個現代中國審美標準的「進化」歷程;她說:「審美歷史的發展絕對不可能是線性的。」

從個人、作品、社會及歷史,金星始終強調多元價值的重要性。貫徹這種開放思維,她歡迎任何人基於何任動機去看她的作品;她說:「要是大家因為我變性人的身分而注意我的創作,我也無所謂呀。大家為了藝術而欣賞我的作品,那當然最好;要是為了對變性人這件事的好奇而看我的創作,也並無不可呀。」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夏佑體驗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