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任藝術顧問簡文彬的規劃下,國台交即將在台灣首演亞洲難得一見的《碧廬冤孽》。這部英國作曲家布瑞頓的作品取材自亨利.詹姆斯的同名小說,描繪一場大宅院中的愛情鬼故事,將由女高音陳美玲擔綱主角女家庭教師,還特邀兩位來自英國的青少年歌手演出。
NTSO定期音樂會系列【聲 情 交響三】
IMF無畏的愛─布瑞頓《碧廬冤孽》
11/21 19:30 台中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中興堂
INFO 04-23391141
「旋轉的螺絲,在未旋緊時是不會停下來的,只能朝著一個方向不停地旋轉;人的命運,在未達到生命的盡頭時,亦是如此……」出身紐約上流社會,卻長期旅居歐洲的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於一八九八年創作的小說《碧廬冤孽》(The Turn of the Screw,原意為「螺絲的旋轉」),成為十九世紀末文學史上重要的鬼故事之一。
深宅大院中的愛與哀
亨利擅長觀察上流社會的生活,描寫心裡層面變化細緻入微。《碧廬冤孽》的故事以鄉下牧師女兒迷戀一位紳士,進而受聘為家庭教師,教導紳士親戚的一雙遺孤;在女家庭教師進入深宅大院後,逐步發現其中隱藏、不為人知的秘密,一對無法相愛的鬼魂(前任女家庭教師與男管家),竟試圖攫取遺孤的性命,這樣恐怖的情節,其目的竟是為了「愛」!冤魂因為太過寵愛這對兄妹,死後也要兩人長相陪伴,兄妹在面對新任家庭教師時所展現的執拗與異常,似乎是對自己命運的了解與妥協。亨利從單純女家庭教師誤入愛情陷阱,為了保護姊弟,決定挺身而出、逐步挖掘並對抗過去的悲劇;到看似天真無邪的兄妹被棄置宅邸後,好不容易獲得真心寵愛卻又失去,至終將自己交給冤魂的種種心理變化,刻劃極深。
對「天真、無邪」向來有特別喜好的英國作曲家布瑞頓,無論是《彼得.葛萊姆斯》Peter Grimes中被販賣的少年、《戰爭安魂曲》War Requiem中代表讚美天堂之聲的男童合唱,或《碧廬冤孽》裡被鬼魂纏身的兄妹,似乎都離不開這樣的思維模式。而自「天真、無邪」中開展的,是更深沉且悲傷的意涵,這是否與作曲家的生命經驗有關,令人玩味。
與主題相關的音樂頑固行進
被譽為「近三百年來最卓越的英國作曲家」的布瑞頓,雖身處現代音樂思潮動盪的廿世紀末,卻不以現代主義自限,反而是以音樂本身的需求為創作出發點,使其音樂廣受英國各界喜愛。《碧廬冤孽》以鋼琴與十二把樂器編制的室內樂團,加上六位歌手與指揮,總共廿人的舞台,試圖呈現出既小且大、不達目的絕不終止、頑固的音樂進行,一如劇名原意。在場景規劃上,布瑞頓更是將旋轉的意義表露無遺,將一部兩幕十六景加上開場白(prologue)的歌劇,變成一個主題加上十五個變奏,如同螺絲開始旋轉,只能朝同方向不斷行進,無論如何變化,都脫不了與主題相關。
國臺交在新任藝術顧問簡文彬的規劃下,即將在台灣首演亞洲難得一見的《碧廬冤孽》,挑大梁的家庭教師由陳美玲擔任,兄妹兩人則是特別自英國邀請兩位未滿十六歲的青少年歌手——路克.麥可華特斯(Luke McWatters)與艾蓮娜.柏克(Eleanor Burke)飾演,其餘歌者如陳妍陵、翁若珮與寇比.魏爾契等,皆為一時之選。堅強的演出陣容、詭譎多變的驚悚鬼魅劇情,讓人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