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貓》結合戲劇、舞蹈及如幻似真的大型多媒體投影設計。(Bohumil Kostohryz 攝 國家兩廳院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文本退位,「聲」「視」浩大——當代歌劇新趨勢/即將上場

《黑貓》 從小說到劇場 多層次剖析罪犯的懺悔

《黑貓》是愛倫.坡經典小說之一,盧森堡國家劇院與維也納音樂概念公司攜手,於二○一二年將它從文字轉換至音樂劇場,邀請了音樂家馬丁.哈瑟布克、導演法蘭克.霍夫曼與視覺藝術家維吉爾.威垂克共同完成。為將主角多變的心理層層展現,團隊採用英國音樂人大衛.席維安的作品與巴赫的音樂,並結合戲劇、舞蹈及全場如幻似真的大型多媒體投影設計,跨越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的藩籬。

《黑貓》是愛倫.坡經典小說之一,盧森堡國家劇院與維也納音樂概念公司攜手,於二○一二年將它從文字轉換至音樂劇場,邀請了音樂家馬丁.哈瑟布克、導演法蘭克.霍夫曼與視覺藝術家維吉爾.威垂克共同完成。為將主角多變的心理層層展現,團隊採用英國音樂人大衛.席維安的作品與巴赫的音樂,並結合戲劇、舞蹈及全場如幻似真的大型多媒體投影設計,跨越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的藩籬。

2015TIFA愛倫坡《黑貓》

3/13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明天就是我的死期,我要趕在今天把這事說出來,以求靈魂安生。」短篇小說《黑貓》是這麼揭開序幕的。

主角從小性情溫良,心腸軟得出奇,和同樣喜歡小動物的太太養了一批寵物,享受牠們帶來的溫馨。夫妻倆尤其喜愛一隻黑貓,但因為主角後來染上酒癮,開始性情大變,進而多次虐待黑貓。不但失控拿折疊刀剜出了牠一顆眼珠,最後還吊死了牠。在良心譴責下,他又在酒館收留了另一隻黑貓,只是不久後,他又故態復萌虐待牠,一次妻子阻擋他繼續虐待時,在怒火難遏下,他用斧頭劈死了妻子,接著模仿中世紀僧侶處理殉道者般,將屍體砌進地窖的磚牆。直到員警到家中調查時,聽到從磚牆的另一面,傳來貓咪淒厲的長哮……

從文字到音樂劇場

全文一字不及鬼怪,但在美國驚悚小說始祖愛倫.坡(Allan Poe)的筆下,人們內心的邪惡念頭引若隱若現,令人不寒而慄。故事來龍去脈說來簡潔,然而作者「懺悔式的獨白」,猶如引領讀者親臨現場,體會主角在酒醉與清醒間的掙扎,並且面對焦慮、懊惱、殘暴、無助等等極端難以擺脫的情緒。

膾炙人口的《黑貓》是愛倫.坡經典小說之一,二○一二年,盧森堡國家劇院與維也納音樂概念公司攜手,首度將它從文字轉換至音樂劇場。他們邀請音樂家馬丁.哈瑟布克、導演法蘭克.霍夫曼與視覺藝術家維吉爾.威垂克(Virgil Widrich)創意團隊共同發想完成。為了將主角多變的心理層層展現,團隊採用七○年代英國知名樂團「日本」(Japan)的主唱及作詞作曲者大衛.席維安(David Sylvian)的作品與巴赫的音樂穿插其中。並且結合戲劇、舞蹈及全場如幻似真的大型多媒體投影設計,跨越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的藩籬。

藝術洗滌後仍有美好

因此,這場戲即使順著劇情走、使用美聲唱法演唱、有樂團伴奏,卻不像傳統歌劇那般進行。取而代之的,是一連串的對立——現場表演對上影音播放、前衛實驗對上巴洛克音樂、男高音主角對上兩位貓咪舞者、故事情節對上內在氛圍……如此的衝擊突顯了身為人類的種種情感,在現實與幻想中交錯、矛盾。對此,哈瑟布克認為:「無論是席維安,或是巴赫的音樂,他們都個別表達了對於事物的感受。席維安的歌曲表現了現代人的感情,但那跟巴赫在當時用詠歎調來詮釋並無二致。無論是喜悅或者痛苦、古往今來,表達這種人類的同等性,是這份製作的主要目的。」

面對死亡,即使是十惡不赦的罪人,也祈求得到赦免。也許從男主角的自白談到「以求靈魂安生」,在整個殘酷與陰暗的背後,哈瑟布克嗅到了一絲救贖與希望。為此,他以巴赫的詠歎調為演出埋下符碼,讓天使的畫面出現在投影當中,也讓男主角從罪惡的深淵中昇華。如此,不管犯罪的是人,是酒,還是黑貓;不管主角期待的是除去黑貓,除去罪行,還是除去他自己。在經過藝術的洗滌後,總有美好的存在,無論是文字的《黑貓》,還是三次元空間的《黑貓》。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