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向125年的芝加哥交響樂團,在慕提的帶領下,近幾年口碑提升迅速。(芝加哥交響樂團 提供)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2015-2016新樂季搶先報/國際篇 英美

試讓古典飛上「雲端」 曲目回歸親民

從英美樂團公布的新樂季內容,可以看出各大樂團在追逐新科技上不遺餘力,除了用自己的網站銷售自己的錄音,還要讓音樂會更有「看頭」!在美國,可看到除了年輕世代指揮愈趨成熟外,成軍一百廿五年的芝加哥交響樂團在慕提大師手下,口碑傲視群雄;而在曲目上則採保守路線,親民的貝多芬一再現身。英國的樂團則是以為莎翁慶祝四百年生辰為主題,在沒有太多人事變動下,在積極中求穩定發展。

從英美樂團公布的新樂季內容,可以看出各大樂團在追逐新科技上不遺餘力,除了用自己的網站銷售自己的錄音,還要讓音樂會更有「看頭」!在美國,可看到除了年輕世代指揮愈趨成熟外,成軍一百廿五年的芝加哥交響樂團在慕提大師手下,口碑傲視群雄;而在曲目上則採保守路線,親民的貝多芬一再現身。英國的樂團則是以為莎翁慶祝四百年生辰為主題,在沒有太多人事變動下,在積極中求穩定發展。

面對時代考驗  音樂家得學會運用新科技

網路時代,各大樂團不僅要有網站,還要透過這個網站銷售自己的錄音。現在,還要開始學會運用不同的科技,讓「音樂會」不只有「音樂」。因為音樂家要對抗的不僅是不景氣,還有全世界的人生活習慣的改變。但是種種嘗試,是否真的能把埋首手機中的人,拉進音樂廳?其實還有很大的疑問。

但不能否認的是,科技的發展,讓各大樂團的傳統收入,包括錄音商業發行的版權費,被壓縮到極致。請問,各大樂團這幾年和國際性唱片公司的合作有多少?連柏林愛樂都開發了自己的品牌,就證明更早之前,各大美國樂團,把版權「握在自己手上」,是不得不為的策略,因為傳統銷售通路消失,和實體商品的虛擬化,網路訂價捏在各大科技集團手上,自求多福才可能搶得一口殘羹!

唯一的例外,就是波士頓交響,一方面至今仍未經營自家品牌的錄影錄音,加上二○一五年正式宣布加盟德國黃標「德意志留聲機」(Deutsche Grammophon, DG),對於已經失去柏林愛樂和維也納愛樂的黃標而言,算是雪中送炭。而且,樂團當初搶先一步簽下的新任總監,也是在柏林愛樂還沒有選出新總監時,呼聲極高的拉脫維亞新生代明星指揮尼爾森斯(Andris Nelsons),目前相對年輕、人脈不夠寬廣,能有經驗豐富的國際商業錄音發行公司合作,對一個不想花太都時間在音樂以外的音樂家來說,算是提高能見度的解決辦法。

美國樂壇龍頭換人  芝加哥交響傲視群雄

美國數大樂團中,近幾年口碑提升最迅速的,可說是成軍迎向一百廿五年的芝加哥交響樂團。除了請來慕提(Riccardo Muti)這位輩分極高的指揮擔任總監,相對保守的作風,也在這幾年受景氣影響的市場變化下,相對穩定。從新樂季各音樂會的「標題」,都是演奏家的大名擺在第一行,就可以知道慕提人脈寬廣,能邀請到樂迷最有興趣的明星和大師。

相形之下,紐約愛樂的總監吉伯特(Alan Gilbert)雖然在歐洲長期耕耘,但畢竟不是傳統的「明星指揮家」。雖然也有不錯的口碑,但不能否認的是,更多陌生面孔的「新生代音樂家」,再加上更多的「現代新創作」,是延續了樂團「傳統(成為美國樂團的先驅者)」,但卻不能維繫樂團的實力和影響力(「真正」領先所有美國樂團)。至於票房呢?請問一問紐約客自己買不買帳。

和吉伯特同屬中生代的威瑟-穆斯特(Franz Welser-Most),畢竟有奧地利當代中生代第一人的實力,加上曾經指揮過「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光環加持,在如今商業錄音逐漸失勢的時代,至少仍屬能見度較高的指揮家。二○一五/一六樂季,克里夫蘭管絃樂團也趨向保守,至少威瑟-穆斯特並不任性,減少了生澀曲目,以傳統德奧曲目為主,理察.史特勞斯、馬勒和布魯克納,是威瑟-穆斯特為樂團安排的重點菜色。這些招數是否有效?看看樂團和他的合約愈簽愈長,就已經說明了很多。

新生代指揮家三足鼎立  回歸基本曲目

費城管絃樂團的亞尼克.涅切瑟昆(Yannick Nézet-Séguin)在費城管絃樂團有相當豐富的表現機會,這幾年已經展現新生代潛力股的資質。

天才早慧的話題人物杜達美(Gustav Dudamel)未滿三十接任洛杉磯愛樂總監,但幾年來話題不再,雖然歐美各大樂團都喜歡他,但邀請的頻率已經降低,而且在音樂詮釋能力的廣度,暫時還無法取代深度的狀況下,二○一五/一六將在開幕週挑戰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是否能展現實力,令人好奇。

曾經是許多人心目中柏林愛樂接班人的尼爾森斯,事實上證明也是經紀人宣傳的力度夠強,但是「宣傳」本身就是兩面刃。尼爾森斯之前就很聰明地在這個樂季,在波士頓交響安排了斯拉夫語系的曲目,柴科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和蕭斯塔可維奇,更順理成章地邀請了許多明星演奏家及聲樂家,但是,能否真正更進一步獲得全面性的肯定,這個樂季也是關鍵。

凡是景氣不佳,樂團經營者要降低票房壓力,回歸基本曲目幾乎是這些年來不變的劇碼。克里夫蘭管絃排出德奧系列加上貝多芬鋼琴協奏曲、洛杉磯愛樂的貝多芬交響曲系列、舊金山愛樂的經典交響曲系列,費城管絃主力的週六系列也是貝多芬、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而且不只一個樂團,完全沒有緣由地再度推出馬勒《千人》和聖桑的《管風琴》。只能推測,這些樂團下個樂季真的都很努力尋找「生路」!

英國樂壇積極求穩  用力幫莎翁慶生

英國樂團二○一五年有一個重要主題,就是莎士比亞四百年紀念,英國各大樂團全部根據這個主題發揮。

另外,美國的芝加哥交響將由慕提指揮演出威爾第《法斯塔夫》、其他美國樂團都藏了柴科夫斯基根據莎翁創作的管絃樂作品,證明這些在兩、三年前就進行的規劃,只要有宣傳點,沒有哪個樂團會錯過,只是沒有其他樂團比英國樂團更「名正言順」。至於宣布將把柏林愛樂職務交棒的拉圖(Simon Rattle),已正式宣布將接任倫敦交響,二○一五年樂季把他的大臉當作新樂季號召,但事實上,對比過去兩年,並沒有明顯變動,只是固定合作。

此外,尼爾森斯正式告別伯明罕市立交響,固定駐守波士頓,此外沒有其他值得重視的變化。而這幾年的局勢看來,沒有太多人事變動下,積極求穩,也並不是壞事。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趨勢觀察

電影音樂會快成主流  熟面孔遊走各大樂團

過去幾年愈來愈多的「電影音樂會」,不僅是演奏電影音樂,而是利用電影經典畫面,由樂團的現場伴奏,已經不再只是各大音樂廳和樂團吸引不同群眾進入音樂廳的企畫而已,而升級為刺激票房、增加收入的手段。二○一五/一六樂季中,愈來愈多樂團採用這樣的形式,安排愈來愈多的演出場次,未來會不會成為「常態」?值得觀察。至少在英國有、美國則是「愈來愈多」的「巡迴電影」搭配不同樂團,甚至有些樂團獨自開發新系列,至少創作過「星戰」、「超人」、「印地安那瓊斯」和「哈利波特」系列的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大名,在本樂季出現在好幾個樂團中。

另外,綜觀英美樂壇,許多熟面孔不斷在各樂團的新樂季介紹反覆出現,包括指揮家薩隆年(Esa-Pekka Salonen)和小提琴家卡瓦科斯(Leonidas Kavakos)、帕爾曼(Itzhak Perlman)、約夏.貝爾(Jochua Bell)、夏漢(Gil Shaham),鋼琴家布朗夫曼(Yefim Bronfman)、紀新(Evgeny Kissin)、郎朗及王羽佳,也可以由此推測,大西洋兩岸的英語系國家,現在真的不太敢玩太多新把戲!(王世強)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