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衛常發明新的手指練習(上圖),並將手稿送給學生(下圖)。(白水 攝)
深度藝談 最PAR!/深度藝談

音樂深刻卓越,作風調皮隨性

盧卡斯.大衛訪台側記

當日的帕格尼尼《綺想曲》,他可以為了展現其個人技巧,在同一個樂段以反覆的方式,用更難的技術重複演奏,而且不只是在特定的樂段,而是只要他能玩的部分,幾乎都不願放過。

當日的帕格尼尼《綺想曲》,他可以為了展現其個人技巧,在同一個樂段以反覆的方式,用更難的技術重複演奏,而且不只是在特定的樂段,而是只要他能玩的部分,幾乎都不願放過。

盧卡斯.大衛(Lukas David,1934-)出生於奧地利威爾斯(Wels)地區的音樂世家,他也是活躍於二十世紀歐洲樂壇的小提琴炫技家。五歲時在父親的安排下開始學習音樂,十五歲時跟隨當時歐洲著名的匈牙利小提琴家堤博.韋嘉(註1)習琴,二十歲左右開始活躍於歐陸,是韋嘉早年最傑出的弟子。

大衛在演出與教學上(註2)的成就,在歐洲有很高的評價,然而最難得的是年近古稀的他,仍不斷地向艱澀、冷僻的曲目桃戰,也對現代音樂的推廣不餘遺力,演奏的曲目極爲廣闊,或許這是他受到音樂家父親的影響,及對音樂的熱誠與使命的感召。

炫技於外,樂蘊其中

大衛二度來台演出,讓台灣的樂迷見識到上世紀傳說中炫技大師的傳奇。大衛在他的獨奏會上,演奏了父親約翰.內波姆克.大衛(Johann Nepomuk David,1895-1977)的第一號無伴奏奏鳴曲,這首風格近似易沙意無伴奏奏鳴曲的作品,是一首小提琴技巧艱澀的奏鳴曲,演奏這首樂曲不僅要有高超的演奏技巧、極佳的體力,也需要有很好的音樂素養,因爲樂曲中充斥著巴赫、易沙意音樂的縮影,如果只是表面功夫的模仿,會使得整首作品流於膚淺,無法表達極爲內斂與深刻的樂想。

馬克斯.雷格(Max Reger,1873-1916)的降B大調第三號無伴奏奏鳴曲,作品九十七,也是一首考驗演奏家技巧的作品。然而這首樂曲要表達的並不是炫技的部分,而是雷格的音樂思想。雷格是一位與潮流逆向而行的人物,當年以李斯特爲首的前衛派高舉標題音樂的旗幟時,他卻堅守形式主義音樂的堡壘,寫作各種傳統曲種的作品,堅守樂音才是音樂創作中心的信念。大衛在演奏這首相當冷僻的作品時,所表現的內斂與深刻無不令人動容,而這也是要有相當好的演奏技巧才能流暢地表達樂音所砌成的音樂情感。

他玩音樂.音樂玩他

當日的壓軸與導致門票售罄的曲目──帕格尼尼《綺想曲》的整本演出,大衛展現了難得一見炫技大師的體能與演奏技術,他可以爲了展現他的個人技巧,在同一個樂段以反覆的方式,用更難的技術重複演奏,而且不只是在特定的樂段,而是只要他能玩的部分,幾乎都不願放過,不僅讓聽衆大飽耳福,也餵飽了聽衆的視覺,這樣的音樂會,筆者還是頭一遭得見。他的音樂會似乎無法結束,因爲他生來就是站在台上,不僅觀衆不願放過他,而他似乎也不願下台,在演奏完安可曲帕格尼尼的《我心煩亂》變奏曲之後,聽衆才意猶未盡地放大衛一馬,音樂會才告結束。

這位老先生這次來到台灣,他的調皮與隨性,讓上他大師班的學生及與他接觸的人都倍感溫暖,平易近人的他高興時便手舞足蹈地跳起舞來,偶而還會講一些俏皮話,他的童心未泯或許也是讓人覺得他的音樂處處充滿溫暖與新意的主因吧!

註:

1. Tibor Varga,為匈牙利相當重要的音樂家,是韋納(見本刊第102期p.85,〈現代音樂教育的巨擘〉,王立德)的學生。

2. 現為德國西北德大學德特蒙音樂院的榮譽教授。

 

(本刊編輯 賴惠娟)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