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新偶像
台灣劇場小天后─徐堰鈴
今年初台新獎的年度評選入圍會議上,徐堰鈴成為無法讓評審們不注意的名字,不只是演出量大,而且各種角色都有,從屏風表演班《女兒紅》的客家婆婆到幾米《地下鐵》裡的企鵝,每一次出現,都在舞台上成為亮眼的焦點。
-
藝號人物 People 「藝術」與「修行」孰輕孰重?
賴聲川與修行
賴聲川跟佛法修行的淵源很深,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接觸藏傳佛教,他跟家人也都浸淫在宗教的心靈修持中。 採訪進行的當下,賴聲川的大女兒賴梵耘正在印度修行,賴聲川每天要跟她通電話,關心女兒做了甚麼樣關於生命的功課。約訪的前一個禮拜,賴聲川的妻子丁乃竺也開始閉關,這是他們很早以前就安排好的心靈活動。 於是每天早晨賴聲川起床後,在廚房做了早點,送到起居室樓上的工作間陪丁乃竺吃早餐,跟她聊聊每天領悟的心得。「我每天偷偷地把我太太的修行心得記錄下來,要等她出關了再給她看,」賴聲川露出了喜悅的笑容侃侃談著夫妻共同的心靈成長。 賴聲川也透露了最近妻子丁乃竺的大姊往生的過程,給他的人生體驗帶來的影響。我才猛然驚覺賴聲川家裡其實有一個簡單素雅的靈堂,奠祭著剛過世不久的親人,一切卻顯得那樣平靜祥和,似乎親人的過世並沒有擾亂了這個靈修家庭平靜的生活。 丁乃竺的大姊同樣也虔心修行,一個人在美國奧勒岡州的小木屋閉關了十四年,沉浸在全然的孤獨當中。過年前夕她回到台北,住在賴聲川和妻子的家中;有一天她說要好好睡一覺,就在睡夢中平靜地離世。賴聲川說到這段過程,語氣中透著一種孺慕,也帶著一種對於崇高修行境界的嚮往。 世界 在創作的低潮 藝術與修行已經成為賴聲川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以前的賴聲川會去想,到底「藝術」與「修行」孰輕孰重?二十多歲的時候他堅決認為藝術最大,因為讓「內在」更豐富也是為了讓「作品」更豐富。現在他的看法則顛倒過來,認為「作品」只是一種外在的呈現,可有可無,重點還是在內心的「修行」。「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做戲劇了,其實觀眾應該為我感到高興!」賴聲川平靜地談論他的修行與生活。 處在塵世的紛擾與靈修的沉靜之間,賴聲川以往總是很小心,很少把自己修行的感想跟心得放進戲劇中,但是對於個人在生命歷程中的處境,關懷卻是始終沒變過。二○○○年的作品《如夢之夢》,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賴聲川終於將他對人文的關懷及宗教哲理的思考融合,在七個多小時的演出中找到一個與觀眾溝通的介面,原先擔心長度、題材會與觀眾產生疏離,最後這些顧慮都因為演出的成功而一掃而空,賴聲川對於這方面嘗試的信心也因而增加。 說到這幾年的戲劇創作
-
十週年專題
十週年專題 表藝X檔案
關於《表演藝術》雜誌社生於一九九二年十月住在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音樂廳地下一樓B153室(這地方,原是設計用來當員工餐廳的)今年十歲囉! 一路走來到底是誰陪著它長大呢?它又旅行過那些地方呢? 這些都是屬於《表演藝術》的回憶歡迎關心《表演藝術》的你與我們一同分享
-
藝史探索
暗室裡的拼圖遊戲
舞蹈史料保存工作的目的在於:組織、照料這些記錄了「一群人如何聚在一起創作出一個作品」、「一個作品的創作、演出」以及「關於作品的評論和回響」的文獻。因此,所有留下來的記錄,都應該是能夠反映出一個作品各個面向的文獻,不只是海報、節目單,甚至包括財務運作、合約和組織管理等等。也就是說,這些文獻應該能告訴別人「什麼人在什麼時候,在哪裡用什麼方式做了什麼」。
-
十週年專題
星星依然閃耀 胡耀恆
作風平易近人,對各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的胡耀恆,在被問及當初爲什麼要創立《表演藝術》雜誌時表示:「在去兩廳院工作之前,我和一群在學校教書,對表演藝術很關心的朋友,就很希望有這樣一本雜誌,可以代表台灣。後來因緣際會到了兩廳院工作,一方面有機構本身的需要,而正好黃碧端副主任是這方面的高手,於是就請她正式規劃版面、選定人事並付諸實行。」 如意算盤 首開風氣之先,胡耀恆在主任任內,邀請了維也納、慕尼黑交響樂團,並舉辦「世界戲劇節」,考量國內了解這些團體與節目的觀衆也許不多,需要專業的深入介紹,雜誌正可以與節目相輔相成。胡耀恆也強調,這本雜誌從一開始就設定是要寫給廣大的群衆看,絕不是一本同仁雜誌,他的理想是,在一個節目推出前兩三個月就開始在雜誌上介紹,引起大衆的興趣,進而買票到兩廳院看表演,達到提升文化水準的目的。緣此,胡耀恆笑說發行《表演藝術》是個徹頭徹尾的「如意算盤」。 回憶起往事,胡耀恆戲稱當初到兩廳院工作可說是「錯誤的一大步」,當時他正奉派到歐洲考察,旅行到希臘正計劃學希臘文,接到教育部越洋電話邀請擔任兩廳院主任,改變了原先的生涯規畫。上任不到三個月,就碰到層出不窮的狀況,包括瑪莎.葛蘭姆舞團訪台的當機事件,第二天成爲報紙頭條,他記得當時因爲斷電,大家點著蠟燭連夜搶修,等修好之後,他走出國家劇院,看見星星,不禁想起了但丁的《神曲》。《神曲》分爲〈煉獄〉、〈淨界〉、〈天堂〉三部,描述人生三種不同境界,每部內容雖不同,最後一句卻都是「而星星仍在閃耀」,胡耀恆說,那時他就相信國家劇院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父子連手 卸任後,胡耀恆回台大教書,成立了戲劇系所,多年來的遺憾之一,是戲劇仍未與台灣人的生活緊密結合,而一個眞正可以反映台灣人民思想、憂患與夢的劇本也尙未出現,他期待看到一個像愛爾蘭劇作家約翰.辛(John M. Synge)般的作者。 目前,退而不休的胡耀恆應邀爲《中央日報》編英文版,兒子正在加州攻讀古典文學博士,主修希臘文,父子倆還合譯已出版的《伊底帕斯王》以及即將出版的《戴神》名劇,當年未完成的學希臘文的夢想,已然實現。 特約採訪|依莎朵拉
-
十週年專題
溫柔但堅定的創刊總編輯 黃碧端
《表演藝術》的同仁都稱我們當時的總編輯黃碧端教授爲黃老師,而不是黃副主任或黃總編輯。她只承擔了第一年的創刊總編重任,經過這麼多年,她的頭銜又有了司長、校長等等,但見了面我們還是習慣於親切地稱她黃老師。 身材嬌小、說話音量低柔,初次見到黃老師的人,總是很難將眼前的她與報端那位筆鋒犀利的專欄作者「黃碧端」聯想在一起。但是,她深邃明亮、彷彿在一秒鐘內就可以把人看穿的眼神,又不由得讓人打從心底產生敬畏。而如果見到她的人又有機會與她談話,她思路清晰、說理分明、溫柔但堅定的語氣總讓人很容易就被她說服,同意了她的觀點。 也許就是這樣的個性特質,讓黃老師在十年前擔任兩廳院副主任的職位時,義無反顧地接下《表演藝術》雜誌總編輯的工作,與當時的胡耀恆主任一起扛起雜誌的催生與延續的重擔。 新雜誌的創刊工作,可以說是千頭萬緒,理也理不清。對內,黃老師要負責規劃雜誌的未來方針、定位、風格,尋覓及聘任雜誌的編輯人員;對外,則要面對來自各方「爲什麼要用政府的錢辦一本市場規模這麼有限的雜誌」的質疑。很多人認爲這樣的刊物至少要一年籌備,黃老師八月一日才到兩廳院上任,而雜誌的試刊號預計在九月底出版;她只給自己兩個月時間!當人員大致到齊,召開第一次編輯會議時,已經過八月中,可以想見當時所有人面對剩餘不多的時間時所面臨的是多麼龐大的壓力。黃老師無疑是我們當中最辛苦的人,當覺得稿件內容不夠吸引人時,她往往親自下筆潤稿或重寫;找來撰寫專欄的作者一定是夠份量的專家,這當然得由她親自打電話邀約;雜誌的封面設計與版型定稿,在她的要求下不知重新來過多少次;而每一篇稿件的每一個字,她都親自讀過,當然也用紅筆潤飾過;可是,別忘了,她當時是兩廳院的副主任,每天有開不完的會議等著她去主持! 雖然壓力如此沉重,但是,老師總是用她一貫的溫和的態度面對所有的事。在試刊號的編輯過程中,印象中唯一一次讓老師眞的動了肝火的情形是,打字行(當時都還是手寫稿,必須先發電腦打字)與美術編輯及執行編輯缺乏配合經驗,不知何故三校稿中竟然重覆出現一校或二校稿中已校出的錯誤,簡直令人抓狂!另外,遍尋不著好照片也是當時讓老師與編輯們傷透腦筋的事,爲此,老師還在第二期雜誌的編輯室報告中撰寫了一篇名爲「紀錄就是歷史」的文章,呼籲所有的表演藝術工作者重視以專業
-
十週年專題
快意恩仇的幕後功臣 童乃嘉
在雜誌十年的成長歲月中,有個隱身幕後、綜理社務七年餘的功臣童乃嘉,雜誌版權頁上的職稱是社務委員兼任副社長,工作伙伴則稱呼她童姐。童姐愛貓無人不知,她的笑聲,更是一絕。 與貓相遇 很多人第一次走進位在國家音樂廳地下一樓的《表演藝術》雜誌社,多半會對編輯小小聲地說出「你們辦公室好像寒冰洞啊!」因爲一年到頭的冷房空調,以及空間中迴盪的古典音樂,彷彿在附和著「表演藝術眞是莫測高深」這樣的刻板印象;直到遠望走道盡頭那盞立燈所發出的暖黃亮光,誘惑你走近童姐的辦公區,接著你會訝異於眼前所見──藍黃相間的貓畫、白胖圓滾的貓偶、沙發椅上躺著貓枕、桌上的貓紙枕、貓圖印杯盤滿室的貓兒咧嘴向來客傻笑著──宛如一座戲耍慵懶的貓天堂。 這些貓兒的「本尊」芳名希芭,養在童姐的山居小窩。童姐回憶當年希芭來訪,還不確知是有主走失或是本就隻身流浪,在門外守候,去而復返,在朋友的勸誘之下,本不打算養貓的她才棄守收留。人生際會因緣奇妙,如同希芭的出現,原爲社務委員的童姐,一九九五年兼任副社長一職,對她而言也是不在生命規畫中的天外之筆。 同戲結緣 在兩廳院創立初期即進入這「深宅大院」工作,童姐戲稱自己幾乎周遊歷任各單位,原只全心企劃製作表演節目,壓根沒想過碰出版。掌理雜誌社,她有意識地放手將編務全權交由主編負責,不論是專題內容或作者邀稿一律不干預,自許是編輯台的後盾,她要盡力提供的是行政支援、危機警示、突發狀況的救急,簡言之,一個無後顧之憂的環境。 但這個天外之筆來得並非無跡可循。追溯起來,小學時代就跟同學合編漫畫、中學寫小說(童姐笑說自己都是寫些像《簡愛》、《咆哮山莊》之類的愛情倫理大悲劇)、五專編校刊(還在校刊上發表自己翻譯的愛倫坡作品),這些存在血脈深處的創作慾,延續到後來出國深造時,選擇專攻亞洲劇場藝術主修劇場導演;而之所以是劇場,童年聽聞的戲曲、風靡一時的《梁祝》,讓她對「傳統的」、「古裝的」粉墨藝術備感親切與喜愛,當然,這其中還有個楔子,要不是當年夏威夷大學到堪薩斯巡演歌舞伎,讓她一見傾心、「像是芝麻開了門」的話,或許她會隨一般人對女性的期望那樣教書從商去了。 隨著世俗期望選擇人生
-
十週年專題
奔跑的獅子 林靜芸
一直覺得夏宇的詩句:「你不覺得她/她很適合早上嗎/你不覺得她很適合/譬如説/奔跑」,很適合用來介紹林靜芸。因爲她從第四期加入《表演藝術》起,陪我們奔跑過近百期;另外,據說她每朝游泳,偶爾玩大提琴,確實適合優優雅雅,早上來到。 許多人不知道,林靜芸歷經幾家藝文媒體主編,以爲該是新聞專業出身,然而她可是紮紮實實「學音樂的」。文藻法文科畢業後在美國著名的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拿到鋼琴演奏學士。哪裡知道方出校門,彈鋼琴的手不愼受傷,哭哭啼啼一個暑假後,林靜芸被福茂唱片相中,擔任旗下《音樂月刊》(原《罐頭音樂》雜誌)主編,據說「那個年代」的藝文記者(如中時的黃寤蘭)都記得那位記者會現場常以「流利英語」發問的音樂系女孩,而筆者記憶所及,音樂科班插手新聞領域,林靜芸也算是先鋒。 林靜芸現職爲《自由時報》藝文版主編,已屬於本雜誌「退除役官兵」級的元老人物,她主編《表演藝術》長達九年的革命情誼,幾乎同雜誌畫上等號。同事間流傳一個笑話,找不到照片問前任編輯,找不到前任編輯,問林靜芸就對了。 九二年從英國留學回台之後,林靜芸說她是「一寫完論文,就打電話跟黃碧端(時任兩廳院副主任兼《表演藝術》總編輯)報到。」當時雜誌正値草創,一切都在兵荒馬亂的階段,編輯沒天沒日的工作,在雜誌社打地舖也是常有的事。甫接下主編的林靜芸開始察覺整個編輯流程有問題,她將原本比較接近編輯「書籍」的人員配置重組,繼而畫分「戲劇/戲曲/音樂/舞蹈」等專業領域,讓每個編輯有獨立負責的區域;換句話說,在「表演藝術」的大架構底下,林靜芸希望個別編輯扮演該領域類似「主編」或者「責任編輯」的角色。而這樣的編輯思考也一直沿用至今,是許多人認定《表演藝術》尊重藝術專業的最好說明。 《表演藝術》多次獲得金鼎獎肯定,並且歷經幾番兩廳院人事更迭,依然獲得支持與尊重,林靜芸數度有感而發的表示「我想當初這批人堅持不走機關刊物、堅持上架銷售,如今看起來顯然是對的。」在許多人的努力之下,這個雜誌「有意識地」將個人色彩降到最低,它沒有藝術人專斷的一家之言,並且作爲一個獨立運作的媒體,它並不自限以兩廳院節目爲唯一報導對象,林靜芸認爲這樣的做法等於「幫雜誌社找到了一個比較廣泛的民意支持。」即使轉任報界,她仍
-
音樂
「鼓動」新聲,卻鼓不起音樂人的熱情
能為作曲比賽的作品舉行演奏會,是連在歐洲各個現代音樂大國亦屬於珍貴的事情,尤其是樂器龐雜演出成本又高的打擊樂合奏。然而綜觀這兩屆擊樂創作比賽,第一屆三十多人報名,實際交稿參賽十多件。本屆報名人數減半,只有九件實際在截稿之前交出作品,顯示作曲界本身對於這個比賽的不重視,不知把握珍惜如此可貴的機會跟經驗。
-
音樂
冷靜無情,駕馭馬勒的「龐然巨物」
簡文彬處理第六號的幽暗面,刺激而無憐憫之意,冷靜如金屬的色澤,甚至有著撕裂的快感。他帶著這股無情與化繁御簡,即使到了第四樂章,樂團有如進入延長賽的足球隊出現疲態,但他仍維持了樂曲的形貌不至鬆潰,直到定音鼓擊出所謂「命運的打擊」,才得以善終此曲。
-
音樂
在萬花筒般曲目中遊刃有餘
他演奏德布西的前奏曲時,我們可以察覺到阿波羅與戴奧尼索斯(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的共存,但是當他演奏葛利格的奏鳴曲以及蕭邦波蘭舞曲時,這種處理顯然不像演奏德布西或是梅湘作品時那樣清晰生動地被傳達出來,反而像是酒神巴庫斯(Bacchaus)因為喝多了而隨性演奏。
-
劇場思考
「當代」急驚風遇上「傳統」慢郎中
在《金剛心》中,通過身體所傳達的動作與聲音,都像是修行者必須在極度壓抑的禁慾主義之下,展現出一種刻苦鍛鍊的精神性,甚而套用了一些文化符號,來渲染這一精神鍛錬的刻苦性。然而,「鬼太鼓」的年輕人並不從日本的神道教義中探求生命真理,但他們用中國古箏與日本太鼓或三弦琴對話,體現了跨文化所拓延出來的新生疆域是無邊無際的。
-
專題
入座聽賞新藝族
台灣表演藝術的觀衆,無疑地,一直都是以年輕人為主力;但隨著時間的流轉與政經環境的變化,年輕一輩的文化消費族群,也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異/藝」類面貌。 他們可能是有錢有閒,努力維持藝文嗜好的旅行世代; 他們可能是聆聽小衆音樂,堅持獨特品味的台灣BOBO; 他們可能是沉醉於雅致崑腔,帶動崑曲復興的年輕戲迷; 是什麼樣的時空因素造就了這樣多款的新「藝」族?且讓我們在此略說一二──
-
專題
「學生沒有摸索的義務」
完整體系的建立非常辛苦,可是卻是戲劇教育不可或缺的根基。李國修抱持綿密紮實的堅持,一步一步地從戲劇認識觀開始扎根,為的就是要讓學子省去盲目摸索的時間。
-
戲曲
遙望長安,情歸何處?
放下文人含蓄身段,直接訴諸地方戲的大膽寫實,善用了歌仔戲「談情說愛」的本領,讓宮廷愛情變得「有血有目屎」,有體溫、呼吸,煽情得恰到好處,是此次《長生殿》從崑劇改編為歌仔戲調適得最成功的地方。
-
劇場思考
變身求精緻,何苦獨愛京味?
從京劇跨行到歌仔戲的導演,擅長用京劇形式的「尪仔架」,結構歌仔戲相形之下顯得「粗」的技藝,讓它在現代劇場亮相之時,的確脫了幾分俗,對提升歌仔戲表面的美感,發揮了立竿見影之效。然而過於依賴的結果,京劇竟變成歌仔戲的糖衣,這種精緻歌仔戲嚐起來甜甜的,内中的「本土味」則全走了味,有喪失自我而不自覺之虞。
-
劇場思考
最基礎的表演練習 最艱難的深層沉澱
劉守曜以觀賞日本舞踏家大野一雄的獨角戲作結語,他認為那是獨角戲演員的最高層次,因為看大野一雄的個人呈現,可以看到他享受他的表演,不是炫耀技巧,而是投射了一輩子快樂、脾氣與成長,令人完全地感動;「獨角戲是最難的,卻也是最動人的;獨角戲是最簡單的,但往往要花一輩子去努力。」
-
專題
前菜?還是正餐?
劇團的表演訓練班是演員之路的開始之一,它未必是最健全的路,但絶對是開啓表演生命的一扇窗。 然而,沒有延續性的劇團表演訓練班,對於想踏上演員之路戲劇愛好者,看來只是開胃前菜,要品味能果腹充飢的正餐,需要長時間的累積。
-
專題
演出好不燦爛,說理真箇艱難?
現今的台灣劇場作品的多種嘗試,並不缺乏美學特色;然而,坊間評論對表演形式的描述距離美學系統的整理,卻還有一大段路要走,現今還沒有看到任何足以取代八〇年代「顚覆說」、「抵制說」乃至「後現代說」的美學論述。本文試從開創性的理論角度,正視當代表演訓練呈現的創作方法與形式,呼籲解決戒/解嚴文化時期的焦慮,整合與串連劇場教育與創作界零散的美學,以建立台灣現代劇場的表演體系,乃至審美觀點。
-
戲劇
出入虛實之間的記憶偷窺之旅
當《記憶相簿》的編導周慧玲將劇場佈置成四面環座,讓觀眾或平視或俯瞰這齣戲,我們彷彿受邀參觀(參與)一場極其私密的記憶之旅。但是這一段原本帶著集體偷窺意味的觀戲過程,卻在觀眾彼此視線常產生交集、演員迭進迭出不同角色/現實與劇場的情況下,觀戲的人不再耽溺於窺視與接受,而是隨著編導的揭露與質疑,一步一步出入真實與虛構、歷史與附會傳說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