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龍應台局長就任即將屆滿兩年以來的工作過程一樣,單從今年九月來看,台北市文化局便有率先完成國內第一座國際藝術村、公開招標西門町紅樓戲院的委託經營、著手重新規劃台北市北門古蹟附近的交通環境,以及完成第一屆國際詩歌藝術節等諸多文化活動與建設。每天瀏覽平面媒體上琳瑯滿目的市政報導,對映龍應台頭頂上的「媒體光環」,居處文化主流邊陲的表演藝術界,或許對台北市文化局文化施政的落實,多少會因較高遠的期待,而特別感到陌生。
從零到有,困難重重
從今年官辦台北藝術節的流標,第一屆亞太文化之都文化博覽會的匆匆落幕,和去年底台北藝術節「圓環走唱系列」活動因執行單位與客家歌手陳永淘之間的爭議與誤會看來,台北市文化局所主辦的表演藝術類相關活動,似乎總有和表演藝術界「不太投契」的隔閡存在。反觀今年舉辦的國際兒童偶戲節,以及許多透過文化局補助的例如「北投藝術節」、「萬華新藝象」與南港、信義區的「台北新茶鄕」和「影巷大街」等社區文化活動,顯然文化局仍是著眼較多數的觀衆市場,偏重「普及市民」的執行概念。如果我們大膽質疑,這些博覽會式的文化活動,究竟能對台北的文化藝術,有些什麼樣的累積?龍應台第一個反應是搖搖頭,然後表示:「以文化局從零開始的工作進度來看,現在看累積並不公平。」
整個文化局的工作進程,幾乎是「從零到有」地開始。龍應台以一座工廠從建立廠房、購買機器、訓練員工、包裝產品和行銷宣傳的作業進度,來比喻目前的台北市文化局只不過才剛剛開始營運,員工的訓練尙未完足,更遑論包裝行銷的推動,如何討論累積?再加上缺乏文化著眼的法規,爲了招募適合的文化行政人才,她於去年八月提議的文化人才晉用法規,到現在也還躺在立法院裡;即使旗下有近一百五十名的員工,如要理想達成所有的文化建設,沒日沒夜地加班,四年的文化局長任期根本不夠。也許不談「累積」,龍應台強調所有的活動規畫,其實背後都有「佈局」;然而政治因素的變動,誰又能給予政治承諾,實踐這用心良苦的「佈局」規畫呢?龍應台感嘆地說:「文化局長的任期應該當個十年!」
本土化可以等於國際化
以今年九月剛落幕的「國際詩歌藝術節」爲例。現今華人都會之間的競爭,日趨劇烈,幾乎每個都會都在加強自己的國際競爭力,未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台灣發展,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中國大陸。原本即以國際文化評論知名的龍應台認爲,「詩歌藝術」是台北都會爭取國際性矚目的最佳捷徑。放眼國際詩歌藝術,英國倫敦早已佔有龍頭位置,荷蘭的鹿特丹位居第二,那麼台北是否可以「以小搏大」,爭取這第三名的角色?在文化波動與改革的因素下,大陸的「詩歌藝術」至今仍深受台灣作家的影響,因此,以小型的「台北詩歌藝術節」,配合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際詩歌藝術節」,讓常民文化的一部份,能呈現在國際策展人、出版家、批評家和諾貝爾獎評審的面前,透過翻譯,讓國際社會更能認識台灣文化。
然而,如何在國際性的鏡頭前,呈現眞實的、或所謂「本土化」的詩歌藝術呢?去年台北藝術節的「圓環走唱」系列,引發了文化界類似「本土化」的爭議,當今年六月底龍應台應邀於上海演講時,也曾因爲提倡「本土化」,遭到聽衆的質疑。究竟這位深受國際文化薰陶的台北市文化局長,如何從多元化的台北,找出眞正的「本土化」定義?龍應台表示,現在所謂的「本土化」,都已經被窄化了。有許多人被既定慣性的評選標準限制,其實任何源自本土的文化,都可以透過藝術理念的呈現,變成最新鮮、最精湛的創意。積極的本土化觀念,則是避面自己陷入「本土化」的思考邏輯裡;若是爲了在國際社會面前,展現自己的「異國風情」,這樣的念頭,就是「本土化」思考。相反地,若能感受自身傳統的滋潤,眞誠地創作與發揮,那麼這便是「本土化」等同「國際化」的最佳示範。
提升自尊以邁向國際
關於積極邁向國際舞台的施政規畫,其實也貫徹在七、八月間的「亞太文化之都合作會議」裡。作爲全國的首都,也擁有最多的資源,龍應台認爲台北有這個義務和責任,爲台灣其他都會,提供一個登上國際平台的曝光機會。都會與都會的交流,不僅是國際趨勢,對處於政治孤立環境下的台灣來說,以都會立場號召國際都會的聯盟活動,最具說服力和可能性。可惜的是,由於高雄等縣市的抵制,讓這次的「亞太文化之都」活動,留下了無解的問號。龍應台認爲,只要提高一個都會鄕鎭的自尊與自信,即使像德國威瑪這樣人口不過十萬的小城,也還是獲選爲一九九九年的歐洲文化之都。究竟打破台灣縣市之間的歧見,達成彼此之間文化結盟的理想,是不是一件異想天開的事?龍應台很篤定地表示肯定,也許其他人不見得跟她有一樣的想法,但是她就喜歡做「異想天開」的事。
「異想天開」的龍應台,除了積極推動「公共空間自治條例」等法令規章,也在研究文化稅制和檢討公資源投入表演藝術團體或硬體結構的方式;硏究調查要繼績做,例如投資一億的預算於台北市的兩個國樂團,對民間發展造成的衝擊也要留意。很顯然地,在龍應台佈局之下的幾處閒置公共空間,如市長官邸、紅樓、牯嶺街小劇場等,都已經逐漸開始經營運作。台北市北區與南區文化硬體資源的不成比例,也是龍應台亟待努力平衡的目標。在如此費心的「佈局」下,如能提升民間文化團體執行文化建設的力量,讓文化局由幕前的角色,轉而退居幕後,也許龍應台再怎麼「異想天開」,都能因此喘一口氣歇息吧。
(本刊編輯 傳裕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