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接下紐約愛樂的指揮梵志登,在美國市場早已打響名號。(Bert Hulselmans 攝 IMG Artists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2016-2017新樂季搶先報/國際篇 英國、美國

政經局勢詭譎節目保守 老指揮家坐鎮安定票房

雖然不少英美樂團有逢五甚至遇百的重要節慶,但在樂季節目上卻少見著墨,經濟局勢未明、預算難估,想必也是重要原因。這個時候,老牌有口碑的老指揮家就是樂團票房的定心丸,而經典曲目或先前熱門劇碼的演出,就是安全的保障。

雖然不少英美樂團有逢五甚至遇百的重要節慶,但在樂季節目上卻少見著墨,經濟局勢未明、預算難估,想必也是重要原因。這個時候,老牌有口碑的老指揮家就是樂團票房的定心丸,而經典曲目或先前熱門劇碼的演出,就是安全的保障。

人事的變動,還沒正式開始,下一個樂季更令人期待。紐約愛樂今年一百七十五周年,芝加哥交響今年一百廿五周年,巴爾的摩交響一百周年。不過,幾大樂團都沒有大作文章,如果有預算的話,為什麼不端出輝煌歷史,例如過去百多年曾經首演過的樂曲?關鍵還是在「預算」。

人事更迭再起  值得樂迷關注

美國的首席指揮制度,和德國的音樂總監制度不同,德國樂團有地區政府預算,美國樂團自主籌款的比例更高,這也是為何以往美國樂團,都喜歡塑造「明星指揮家」的形象。不過,即使年歲漸長的芝加哥首席指揮慕提(Riccardo Muti)近年健康不佳,多少有影響。不過,根據統計數字,美國各大樂團首席指揮籌募資金能力最強的樂團,芝加哥仍排名第二。誰是第一?答案是達拉斯交響,而他們的首席指揮將接手紐約愛樂!但紐約愛樂有自己的問題,曾經在馬捷爾任內大換血,亞裔團員比例提高,平均年齡降低,原希望打開亞洲市場,結果只完成了政治宣示意味濃厚的平壤之旅,之後接手的吉伯特(Alan Gilbert),雖然有紮實的歐洲體系經驗,但是,實在「明星味」不足。近幾年紐愛國際曝光率過低,逐漸產生惡性循環,為了止血,挖角梵志登(Jaap van Zweden),這位曾經誓言將港愛打造成亞洲柏林愛樂的指揮家,也是達拉斯交響首席指揮,是否能順利打破窒礙,還要等後年才能初步看出端倪。不過,早在宣布接手紐愛之前,已經預訂這個樂季邀請他的,包括指揮芝加哥交響演出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指揮克里夫蘭管絃樂團及洛杉磯愛樂,演出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可以看出,他在美國市場早已打響名號!

另外,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已經預訂了費城管絃的首席指揮聶切-瑟昆(Yannick Nezet-Seguin),擔任歌劇院音樂總監,以往這個職務,過去數十年,從未有其他北美樂團首席指揮「同時」兼任,如此已經可以看出這位加拿大出生的法裔指揮,只要穩穩地持續努力,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曾經培養出第一位「非歐陸」柏林愛樂首席指揮的「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迎來第一位女性首席指揮米爾加.格拉濟尼特-圖拉(Mirga Gražinytė-Tyla),雖然比美國達拉斯晚了數年,但樂團知名度「等級」不同,未來也值得繼續觀察。至於二○一六年六月,英國脫離歐盟票選之後,整體景氣是否對未來表演藝術環境產生影響,也是這個樂季特別值得注意的重點。

實力與曲目是王道  結合觀光也可行

二○一六年美國洛杉磯愛樂女性經理接受英國專訪,提到當初選擇年輕的杜達美(Gustavo Dudamel)接任首席指揮,不僅因為他年輕有潛力,同時還因為他拉丁美洲血統的因素。「族裔」和「歧視」似乎是不可提的禁忌,但是,隱藏在每個美國人心中,尤其擔任行銷經營管理職位,必須清楚認知自己的定位。不過,也不能否認,在新一輩首席指揮中,費城管絃和波士頓交響後來居上,證明實力本身還是王道,只靠潛力加上其他的潛規則,格局不足以長久!其實隱藏的還有「性別」,如果各位看到巴爾的摩交響的樂季手冊,可能會希望,他們的首席指揮瑪琳.艾索普(Marin Alsop)就住在自己的城市。這位目前女性指揮家當中,國際地位最高的一位,端出的樂季菜色,是近幾年我看過最「豐富」也最「營養」的「整套」大餐,尤其在如今景氣存疑的時代,不僅要為樂團負責,同時也該對愛樂者「友善」一點!

歐洲各大樂團,有樂季之間的「音樂節」,英國的「逍遙音樂節」(PROMS)已經成為舉世規模最大,同時運用各種聲光媒體,戶外場地免費參加,電視轉播普及大眾;美國比較流行的是屬於青年學生的「夏令營」。但是,在樂季之間還有可以挖掘的「可能性」嗎?克里夫蘭管絃樂團的網頁,似乎已經說明了,所有的宣傳方向一致,就是告訴你「請來此一遊」,另外,還特別告訴大家,十一月到二月,有四個星期,樂團在另一個度假勝地「邁阿密」!全世界各大樂團,和各城市的觀光部門,似乎也可以考慮結合得更緊密一點!

老指揮家成賣點  顧好票房最實在

在美國,芝加哥交響憑藉慕提的人脈,請來泰密卡諾夫(Y. K. Temirkanov)指揮柴科夫斯基、海汀克(BernardHaitink )指揮馬勒、杜南伊(Christoph von Dohnányi)指揮貝多芬,賈維(Neeme Jarvi)指揮西貝流士。英國的倫敦交響,雖然主打拉圖(Sir Simon Rattle),但是也少不了賈第納(John Eliot Gardincr),另一個近幾年不動聲色重返榮耀的愛樂管絃樂團,同樣出現了杜南伊、布隆斯泰特(Herbert Blomstedt)的身影。倫敦愛樂管絃樂團則請來諾靈頓(Roger Norrington)指揮海頓神劇、艾森巴赫(Christoph Eschen-bach)指揮貝多芬。即使在前一個樂季,芝加哥大打前任首席指揮排排坐的宣傳,但在這一季變本加厲,而在其他各樂團中,對於老一輩指揮家的禮遇,也有明顯增加的現象。不可否認的,有真材實料,歷經市場磨練篩汰選的老一輩指揮家,將有更多機會贏回第二春!但是,背後隱藏的涵義,也有對經濟榮景是否能提升不可知,但是,回歸票房現實面的判斷。

另外,如果還有一個明顯的例子,美國大都會歌劇院將近廿個歌劇和芭蕾舞的演出,但只有一個全新製作,而排出的舊作,沒有一部不是曾經大受歡迎的劇碼和舞碼,英國的柯芬園皇家歌劇院打著同樣的打算,由小見大,莫札特、浦契尼、威爾第、貝里尼,這些大名再次成為票房號召,《睡美人》、《天鵝湖》一演再演,不是沒有新創作,而是年頭不好,先保證票房比較重要。

另外舉一個更簡單的例子,想想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錄音可以在一個月之內全球供應,許多曾經在二○○九年到二○一三年之間的商業錄音,在最近兩年才陸續發行,而且往往是演出者或團體歷經多年才打出知名度,商業錄音就跟著問世,就可以知道,聰明人到處都有。唯一能做強烈對比的只有英國公立的國家公共廣播集團旗下的BBC交響,策畫的廿世紀作曲家系列,或許,考量的不是票房,而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的檔案庫,還缺少這些曲目的演出吧!

征服英美各地  北歐指揮出頭天 

原本北歐指揮家除了老一輩的布隆斯泰特,多年在東德耕耘,逐漸才在最近卅年走紅國際,即使早年如天才搬崛起的荷蘭指揮海汀克也算在內,國際上的北歐指揮家其實並不如想像多。不過,最近幾年不一樣了,英國和北美各地,芬蘭指揮家沙隆年(Esa-Pekka Salonen)幾乎無所不在,除了擔任愛樂管絃樂團首席指揮,新樂季在英國的倫敦愛樂、倫敦交響,美國的紐約愛樂、芝加哥交響、洛杉磯愛樂、克里夫蘭管弦……的最新樂季手冊,到處都看得到他的不同角度的照片和演出檔次,說得誇張一點,受歡迎的程度,幾乎可以比擬當年卡拉揚在歐洲的榮景!

此外,另外一位芬蘭指揮家歐拉莫(Sakari Oramo),曾經是伯明罕市立交響的前任首席指揮,但是,英國人太喜歡他,現在忍不住把他找回接手BBC交響,雖然安排的多是現代曲目,但不能否認被重視的程度。而此外,同樣來自荷蘭的梵志登,在達拉斯交響九年任內交出精采的成績,成為美國最會為樂團賺錢的首席指揮,未來又將接手紐約愛樂,未來北歐指揮崛起的勢力不小!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趨勢觀察

視覺音樂會腳步遲疑  錄音前景晦暗難明

過去幾年特別提到各大樂團開始蒐羅版權,進行「電影音樂會」,而且英美各大樂團都已經把這些「系列」(代表不只一場,也不會只有一季)納入正式樂季介紹,而且各大樂團已經開始尋找更多「黑白」電影,明顯都是「預算」考量,因為愈老的電影版權費用愈便宜,但是,票房號召力也因為時空距離太久遠,相對較低。視覺音樂會,未來會是科技應用的可能方向之一,過去曾經是商業錄音發行的勝利組,目前國際只有柏林愛樂有網路音樂廳,其他樂團似乎都沒有動作,莫非也在等待VR(虛擬實境的技術)?

國際商業錄音發行公司,現在還能簽到多少合約?再問一問,你有多久沒有聽到柏林愛樂和維也納愛樂在「國際品牌」的「新發行」了?

現在,英、美只剩「當地廠牌」的「獨立發行」,還有幾個樂團的自主廠牌;另外,各大樂團只剩兩位首席指揮涅切-瑟昆、尼爾森斯還有零星國際廠牌合約,杜達美的商業錄音,合作頻率不斷降低,連將接掌LSO的拉圖都後勢未明。這些歸納的結果只能說明一點,以往商業發行公司「造神」的能力已經不再,未來「明星指揮」只能大海撈針,而各大樂團的知名度,必定重新洗牌。時間愈久,不斷堅持及求變的樂團經營團隊,愈有可能累積實力,鹹魚翻身。當年,巴伐利亞廣播交響,藉助廣播和電視科技,廿年內成為德國頂尖樂團的故事,一樣可能再度上演,只是,哪個樂團經營團隊有足夠的企圖心和決心?(王世強)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