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何念舞台劇《撒嬌女王》以華文地區四個城市裡的愛情故事、由八位演員串搭組合的方式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也造就了音樂劇版的出現。音樂劇版由四位演員串演原劇多個角色,演員必須從舞台形體或改變聲音的姿態著手塑造角色質地,是相當大的考驗,而為角色量身而寫的音樂,藉歌詞展現劇情的方式,都讓演出更貼近真實。
華文原創音樂劇節—音樂劇版《撒嬌女王》
11/11~12 19:30 11/12 14:30
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INFO 03-3272345轉11284
十一月將來訪演出音樂劇《撒嬌女王》的兩位演員司雯和袁野,分別出身自上海戲劇學院及上海音樂學院的音樂劇系,說到他們過往所接受的本科訓練,兩人都說,從當時到現在,不過短短幾年時間,學校裡的音樂劇系在中國音樂劇的蓬勃發展、原創作品極速成長的環境之中,也須不停地調整教學方針,重新安排、審視課綱,以改進現行訓練的不足。
不同學校重點不同 因戲同台互相學習
譬如袁野當時就讀的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劇系,因為是從聲樂和歌劇體系所的分支專業,一開始還是比較著重及圍繞在聲樂演唱的技巧訓練上,即使也從大一就開始學習芭蕾、爵士等舞蹈作為基礎,但是在戲劇表演方面,跟戲劇學院相比,可能就有些不足。
同樣地,戲劇學院的音樂劇系則是以話劇訓練作為基礎,司雯讀大學前,在北京是學民族舞蹈出身的,肢體方面還難不倒她,表演就跟著學校體系逐步漸進就是了,卻有個罩門是唱歌,她笑說現在回想實在慚愧,「我根本也不知道音樂劇是什麼,就想多學點唱歌、多學幾種舞蹈,考試的時候,我的程度只能算是唱歌沒走音罷了。」戲劇學院除了提供基本的演唱課程,也會針對每個學生安排特別的加強方案,從沒走音到成為上海話劇中心的音樂劇演員,司雯也認為,像現在這樣跟來自不同音樂劇學系的演員同台工作,亦是種學士後、碩士後的學習,「這對我們自己的聲音表演是很有幫助的,他們的背景訓練紮實得多,所以也能藉此機會私底下討論交流。」
從舞台劇到音樂劇 唱出感情世界
二○一一年,舞台劇版《撒嬌女王》以華文地區四個城市裡的愛情故事、由八位演員串搭組合的方式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被稱為「票房蜜糖」的導演何念,在去年更轉而成為監製,找來創作歌手胡彥斌一同製作了全新的音樂劇版《撒嬌女王》,持續點亮「撒嬌」品牌的都會愛情風格,從不同人物的關係組合、類型化角色的戀愛習題中,唱出所有觀眾皆能心領神會、有所共鳴的感情世界。
司雯說,音樂劇版只有四個演員,要改換各種不同性格、呈現處境各異其趣的許多人物,在塑造角色、跳進跳出之間,是種很大的鍛鍊,她所詮釋的幾個角色,差異幅度不小:不懂戀愛的小姑娘、不知如何表達心意的慓悍女孩,到介入他人婚姻的第三者,「我們使用許多方法,從舞台形體或改變聲音的姿態著手,像這樣一段接著一段的故事,需要非常迅速地進入情境當中,必須讓觀眾相信,在那個瞬間就成了這樣一個人。」
袁野則表示,《撒嬌女王》與許多他曾演繹、接觸的中國音樂劇最大不同,在於「它的表演性,以及藉歌詞展現劇情的方式非常強烈,其中有許多類似歌劇宣敘調或二重唱的編寫手法,故事內容、歌詞文句都是非常『接地氣』的,帶給觀眾的觸動就會因此放大。」更開心的是,身為男中音的他,在這齣戲的許多合唱歌曲中,都是負責主旋律的部分,他一方面笑稱終於演到了一個算得上主角的戲了,同時也說明了「這齣戲在音樂的寫作上,不是以音域做考量,而是從角色、從人出發,會有一種更貼近真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