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的板索里大師專場(JISF 提供)
焦點專題(二) Focus K-Music to the World—從音樂節看韓國的音樂推廣 為傳統音樂提供未來的深耕沃土

韓國2017全州國際音樂節觀察紀實

以韓國傳統音樂為基礎的全州國際音樂節,不僅向國人推廣展示板索里、散調、農樂等多種傳統音樂表演外,也透過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的結合,表現出傳統音樂繁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以此建立國際連結平台,透過作品邀演與合作計畫,有效地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以“Color of Sori”為主題,將音樂節披展成一張畫布,揮灑來自世界各國音樂的色彩。

以韓國傳統音樂為基礎的全州國際音樂節,不僅向國人推廣展示板索里、散調、農樂等多種傳統音樂表演外,也透過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的結合,表現出傳統音樂繁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以此建立國際連結平台,透過作品邀演與合作計畫,有效地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以“Color of Sori”為主題,將音樂節披展成一張畫布,揮灑來自世界各國音樂的色彩。

韓國千年文化古都——全州,位處平原地形與南方合宜的氣候,因過去盛產農物而富饒,不僅曾是王朝的首都,也是眾多韓食與韓紙的發源地,更保存韓國最大規模的韓屋聚落,現今也成為韓國公認的慢活都市、傳統旅遊的首選,韓國著名的傳統說唱藝術「板索里」(Pansori)也是發源於此。即便今日韓國流行音樂產業強大,但在全州提到板索里,就像韓國人每餐都要吃泡菜一般,自幼便耳濡目染,人人皆可唱上幾句,邁入第十七年的「全州國際音樂節」(Jeonju International Sori Festival)即在如此深厚長遠的文化脈絡下誕生。

Sori在韓文中是聲音的意思,音樂節取其廣義,意味著音樂節的包容性,意圖展現多元的聲音藝術。這個以韓國傳統音樂為基礎的音樂節,不僅向國人推廣展示板索里、散調、農樂、巫樂等多種傳統音樂表演之外,也透過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的結合,表現出傳統音樂繁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則以此建立國際連結平台,透過作品邀演與合作計畫,有效地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目的即是推展韓國傳統音樂至國際舞台,體現以文化為本的外交模式。音樂節於全州市的索里藝術中心舉辦,每年時間隨中秋節而移動,日期大約落在九月至十月中,一連五天,今年的日期為九月廿日至廿四日,以“Color of Sori”為主題,將音樂節披展成一張畫布,揮灑來自世界各國音樂的色彩。

結合民間與政府資源  精實人力運籌執行

音樂節由全州國際音樂節組織委員會所策劃,經費主要來源除了全羅北道省政府和部分來自中央文化單位外,另一重要的支持單位為全北銀行,也因此該組織委員會的主席為全北銀行總裁,行政總監也由銀行指派擔任,但實際上他們並不直接操作音樂節的規劃,僅在行政營運上給予支持,特別是經營贊助商和企業的關係。活動規劃則全然信任由三年一任的藝術總監與旗下團隊所籌劃,現任藝術總監為韓國前衛即興打擊樂家朴在千(Park Je Chun),他帶領六個部門:節目部、行銷部、公關部、審計部、舞台技術部、資源籌備部進行籌備與執行工作。除每部門之經理與組長為正職職員外,由於受限於韓國勞工法,連續聘僱契約短期職員總時不得超過廿四個月之規定,故其他員工皆為每年三月至十個月不等的短期契約職。也因此法規,執行經驗無法長遠累積在部門主管以外的人員上,而偏偏藝術節一年僅能經歷一次,且各部門主管也可能因為藝術總監的輪替而影響人事安排。另外也因主要經費來自全羅北道政府,組織委員會每季都需要到審計單位報告營運狀況,而審計部門的員工由政府所指派,每位任期也是最多三年。

在音樂節的人力組織中還有另外一批不可忽視的夥伴,就是為數約三百人的志工,他們多來自鄰近的全北大學,依照每年需求分布在不同的部門中,由資源籌備部主要負責規劃,從公告甄選、面試、培訓,還有為他們所舉辦的團康大會與宣誓大會,各部門也會依照實際情況召集內部會議與訓練,也有不定期的聚會活動,目的為加深志工之間的情感,並在音樂節期間提供最好的服務給觀眾與藝術家。由於韓國大企業十分重視名校光環與工作經驗,所以這些志工十分看重藝術節的參與,並希望可以在此表現其能力,經常性的群聚型社交模式也可看出韓國國民團結性之端倪。

節目策劃  重在「傳統音樂的當代性與未來性」

今年音樂節由來自卅二個國家、廿個不同的表演團體帶來四十五個節目,包括在鄰近鄉鎮區域性場所的推廣演出,共計一百六十五場。節目依照其屬性分配在索里藝術中心內的五個常設展廳與其他臨時性舞台,共十一個不同性質的場域,而每個場地都會由一名舞台技術組的舞台監督搭配一名節目部的專案經理來負責。

在室內有固定席位的空間多為售票演出,戶外臨時舞台與推廣性質的節目則為自由入場,節目內容依照類型可以分為傳統音樂、世界音樂、親子節目、大眾音樂,還有跨界或其他表演形式。在自製節目中最重要的即為每年的開幕演出,也是藝術總監的主要工作項目之一,續聘第二任期的總監朴在千擅長將傳統音樂結合其他藝術表現或其他音樂種類,不管是去年由多種亞洲傳統樂器組成的大型樂隊,或是今年以板索里結合其他樂種的表演型態,在在顯示他以實際行動回應全州國際音樂節長期關注的議題:「傳統音樂的當代性與未來性」,這也是音樂節之所以存在的核心價值。

自製節目中還分為幾種系列:如板索里以資深歌者與青春歌者分別呈現的「經典五劇目」系列、「經典傳統器樂」系列,還有「相應之音」系列。板索里五劇目系列與經典傳統器樂主要展現傳統音樂之美,並且在當代視覺美學與舞台技術的輔助下,將表演提升到新的表現層次。而相應之音則為全州國際音樂節的另一特色,其策劃概念是將來韓國本地與來自另一國家、民族、文化之相似的特色或特徵的表演放到同一個舞台上,進行合作與比較,利用實際的交流讓雙方從彼此的表演中一同學習。例如今年呈現的三組節目分別是土耳其牧歌樂隊與南韓北方的敘事歌民謠組合、中亞雙簧樂器奈伊笛(neey)與波斯傳統舞結合韓國雙簧洞簫(tungso)及韓國舞獅隊,還有同為傳統器樂創新組合的台灣「三個人」樂團與韓國Duo Bud樂團合作,以Paradig(典範,也是思維之轉換)為題,兩方共同從新生代音樂家的角度回望傳統音樂之根源與未來。

媒合音樂家國際合作  激盪可能未來

除了上述合作節目外,在其他舞台也有許多當地音樂家與國外音樂家合作的節目內容,因為媒合韓國音樂家與外國音樂家的合作模式,不僅是每年重點推動的核心目的,也是整個南韓傳統音樂圈促進各國音樂文化的實質交流,進而產生文化輸出政策的第一步。另一個輸出的方式是全州國際音樂節持續與國外的藝術節、劇院或文化組織簽訂合作備忘錄。像是自二○一六年起,全州國際音樂節每年邀請台灣藝術家前往該音樂節演出,暨去年邀請泰武國小古謠傳唱與台灣京劇小天后黃宇琳之後,今年接續邀請青年作曲家陸橒的作品《點將》,以及青年傳統器樂室內樂組合「三個人」於本屆音樂節演出。又例如每年邀請國際策展人或製作人擔任音樂節新星選秀的比賽評審,獲獎者不僅能於隔年重返音樂節舞台,更能直接獲得國外巡演的邀約。而每年產出的自製節目與挖掘的潛力新星,音樂節也會邀請他們一起參與國際性的音樂市集或展示會,讓音樂家代言其音樂節品牌,吸引更多潛在的合作對象。

每個音樂節最終需要面臨市場的考驗,在已逐漸式微的傳統音樂市場,音樂節也同步積極推廣教育節目與活動,例如閱讀藝術系列、世界音樂工作坊,還有專為親子設計的節目與小小音樂家工作坊,今年更推出為期一個月的大型當代藝術展覽,目的都是希望吸引家庭與學校以實際的參與來感受傳統音樂的魅力。音樂節在舉行期間也有Sori TV頻道,深入音樂節每個角落直播或訪問參與的藝術家與觀眾,還有一個專屬的攝影棚進行深度訪談。今年也首度與KBS電視台合作,將開幕典禮演出直播給全國觀眾觀賞。

面對現實變遷  不斷反思因應策略與方法

多元且豐富的音樂節活動,即便帶動周邊之觀光與教育效益,然而面臨大眾流行音樂產業與其他娛樂產業興起之競爭,朴在千也不斷帶領著團隊反思許多固有的模式與策劃概念,以音樂節為平台帶動音樂家開發傳統音樂之發展,探索傳統音樂於當代社會的定位與功能。如行之有年的選拔賽,面臨到歷年作品同質性愈來愈高、藝術取向愈趨保守、創作年齡斷層的局面,音樂節也思考著是否變更型態,轉成駐節音樂家或是創作實驗室等長伴型的支持角色;抑或是在三年前縮編表演場域,將原本發生在全州市韓屋村各處與索里藝術中心的節目,集中只在索里藝術中心表演,雖然總參與人次從三萬多人降低為一萬多人,但目的就是為了明確區分觀光人口與音樂欣賞人口,進而找尋與投資長遠目標的目標觀眾群,而在這三年研究報告中也的確逐步印證他們所期待的發展。傳統音樂之源頭本為生活,不少音樂家來自於民間,過去兩百多場節目中包含專業與業餘的表演者,而跟隨著三年前集中至索里藝術中心舉行後,節目數量減低為一百多場外,也只邀請專業的表演者,以技術與思想層面的提升為基礎,提供音樂家開創傳統音樂於當代詮釋的舞台。

韓國全州國際音樂節不僅是韓國最具規模的音樂節之一,也在二○一二至二○一五連續三年被英國世界音樂雜誌報導,評選為全世界最棒的廿五個音樂節之一。歷經幾次的國家首長與地方首長變革,它依然以穩健的姿態因應環境的變化、提供合適舞台給表演者,將傳統音樂的珍貴與純粹表現給觀眾;對外擔任文化輸出的媒介,藉由國際作品的邀演與合作,促進不同國家之交流與促進跨文化作品的誕生;並透過多元形式的藝術型態交流,刺激創作思考與觀眾感官,替韓國傳統音樂家為明日的深耕提供沃土的改良場。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