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小劇場史來看,九○年代百花齊放的一群非藝術學院背景的「藝術素人」,如今多數都已作為中生代專業劇場頂梁柱,「素」與「不素」在這樣的藝術參與脈絡中看似找不到著力點,但除了藝術作為職業的選擇之外,當代創作者所提出的計畫或創作中所觸及的「素人參與」卻有著另外一層含義——藝術家讓出空間,透過活動、事件、過程、表演等方式,讓觀眾從傳統被動的角色,趨向主動介入、協作作品,貢幼穎說:「這種素人參與形式,趨向社會投入,展演更飽含社會意識。」
導演彭雅玲成立的口述歷史劇團「歡喜扮戲團」(已休團),成員以六十五歲長者為主,記錄淹沒在歷史洪流中的常民故事;汪其楣成立「台北聾劇團」,帶領多障別者演出,實踐文化平權;原型樂園的核心創作者貢幼穎《跟著垃圾車遊台北》(2015)的「故事小巴」,交出話語權,讓清潔隊員訴說他如何走進清潔之路,又如何看待其清潔人生;編舞家林素蓮以「邊緣人物計畫」創作《邊緣人物》(2014)、《業餘人生》(2015)、《福吉三街》(2016),合作素人橫跨各年齡層與各領域,包括孩童、靈骨塔業務、設計師、建材商、八家將等;林宜瑾以「在地舞蹈劇場雙計畫」,以三年為目標,每年徵選卅五歲以上素人發展肢體,演出《春泥》(2016-2018)。
說起來,「素人參與藝術」議題並非新鮮事。從台灣小劇場史來看,九○年代百花齊放的一群非藝術學院背景的「藝術素人」,如今多數都已作為中生代專業劇場頂梁柱,「素」與「不素」在這樣的藝術參與脈絡中看似找不到著力點,但除了藝術作為職業的選擇之外,上述當代創作者所提出的計畫或創作中所觸及的「素人參與」卻有著另外一層含義——藝術家讓出空間,透過活動、事件、過程、表演等方式,讓觀眾從傳統被動的角色,趨向主動介入、協作作品,貢幼穎說:「這種素人參與形式,趨向社會投入(social engagement),展演更飽含社會意識。」
更追本溯源地來看,群眾在藝術領域中的「社會參與實踐」,早發於反骨、質疑既有成規的六○年代美國觀念藝術,如林素蓮、林宜瑾不假思索宣稱的「人人都能跳舞」,她們的老前輩如後現代舞蹈的伊凡.瑞娜(Yvonne Rainer)也早在《A式三部曲》Trio A就挑戰舞蹈界線,讓舞蹈不只屬於那群被舞蹈規範錘煉鍛造後的少數人,也如同活躍於戰後德國的偶發、觀念藝術代表人物波伊斯(Joseph Beuys)所宣稱的那句讓人耳熟能詳的口號:「人人都是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