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即將於十月起跑,整個月共有超過五十場演出、活動與講座,讓大稻埕街區充滿狂飆的創意,也與百年前的特質——挑戰傳統呼應的激進思潮與社會行動,遙相呼應。
2018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咲╱枯╱美》
10/11~14 19:30 台北 純純電影音樂咖啡廳
《澳門製造2.0》
10/12~13 20:00 10/13-14 15:00 台北 納豆劇場
INFO www.tttifa.com
邁入第四屆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延續上屆的「狂騷」精神,將再展「一把狂騷」。除作為創造力的異想騷動,亦代表一九二○年代的大稻埕特質——挑戰傳統的激進思潮與社會行動——與百年後的台灣社會互為呼應。主辦單位於整個十月推出超過五十場演出、活動與講座,包括主題節目、駐埕藝術家計畫、變裝遊行、戶外市集,以及週週舉辦的系列講座。
偶物紀錄劇場 從家庭故事看見大時代
其中,來自澳門的「滾動傀儡另類劇場」是此屆駐埕藝術家之一,兩位創作者林婷婷及趙七除了在九月底的《事物詩》工作坊,帶領學員利用物件敘事外,也將在納豆劇場搬演他們的作品《澳門製造2.0》。此戲以偶物作為媒介,透過家庭成員間的私密故事,述說個人與地區歷史間的對應關係,在某種層面上亦映出大稻埕的昔日記憶,期使台灣的觀眾產生共鳴。趙七表示,在捷克學習偶戲和另類劇場時「經常需要和別人解釋澳門是哪裡,澳門跟中國、香港有什麼不同等等,於是有了創作這個作品的起點。」因而在二○一五年,與捷克當地舉足輕重的紀錄劇場藝術家合作,「透過林婷婷編導的家庭經驗,融入家人長輩的回憶及訪問,完成了這部作品。」
《澳門製造2.0》以林婷婷哥哥的十八歲生日為起點,那年六月四日,原本期待一場盛大成年派對的他,只見電視裡不停輪播的新聞畫面,不知自己在生活的裂縫中亦參與了一個時代。對於這齣戲的表演形式,趙七表示「戲劇相對電影或視覺藝術,與觀眾的距離更親密、更有臨場感,其中『說故事』更是人與人之間最直接的交流。『物件』除了是豐富的地方文化表現,更擁有真實的情感與歷史意義。因此我們希望利用偶物紀錄劇場的形式,記錄大歷史中有意無意遺漏的小故事,帶不同地方的人們了解澳門浮華背後真實的人與事。」
結合花藝與水族造景 在綺麗世界裡思及生死
另一檔由泰國表演藝術家和劇場導演Nikorn Sae-Tang,與日本資深演員Takashi Okito合作的《咲╱枯╱美》,包含空間設計與情境氛圍,是一個結合賞、遊、景於一體的另類作品。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們一人鍾愛水族造景,一人迷戀花藝,卻因共同好友結緣進而在劇場合作,本次演出即為兩人對生死提出反思的藝術結晶。
Nikorn Sae-Tang說:「花藝將花從生命體中剪下,體現的是死亡的哲學;水族種植必須滋養植物使它們成長,所展現的則是生命。」他也表示,「這齣戲我們想著重的是去理解生命的美與死亡的本質,還有那些『活著』當下最美麗的時刻。」Takashi Okito則言:「我們將實際走訪台灣各地的街道,蒐集演出所需的植物、花器和漂流木,放入舞台,將《咲╱枯╱美》成為融合台灣在地風情的獨特作品。」屆時觀眾可以漫步在展演空間內,欣賞每一個細節,藝術家也歡迎大家在演出結束後,一同來聊聊心中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