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演藝術的脈絡中,每個「共」要對應的對象,皆是針對日益專業化、市場化與全球流動液態化的藝術生產體系,也就是由城市競爭、國家補助、各式各樣的藝術計畫所形塑的藝文生態結構,以及在其中的創造性個體要如何生存與創作。然而,「共」是為了擁抱市場化還是維持批判性距離,是要培育藝術工作者的適應力,還是要創造替代方案,每一個「共」都會因出發點的不同,進而形成迥異的實踐策略。
近年來,共享、共生、共融、共同等字眼蔚為風潮,無論官方或民間,「共」(Co-)都是熱搜詞彙,在表演藝術的範疇裡,共製、共創則是現今的熱門話題。然而,在其熱鬧的外衣下,「共」的核心關乎的是:人為何聚集、如何聚集,以及「共」在一起後,要創造的是什麼、又要把人們帶向何方。
從立基點的紛陳開始,當代表演藝術的「共」,已形成一個廣大的光譜。從光譜右端的新自由主義藝術市場,力在以「共」組織買賣與製作平台,強化投資者(國家、基金會)、賣家(製作人、策展人、場館經理)、製造者(創作者)三方鏈結,擴大市場規模並完善生產鏈。光譜左端的共產無政府主義,則主張「共」是自由無支配的聚集狀態(Isonomia),並以游牧學(Nomadology)對抗國家機器的規制與監控。位於光譜中段的則是合作社、平台合作主義(Platform Cooperativism)、共有主義(Commonism),並不完全拒絕市場,但更為人性化、重視勞動權益與公平互助,其中的「共」則多以水平式、共議制、集體管理與協作等方式運作,且更強調藝術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另外,在雲端虛擬方面,區塊鏈、比特幣、公民科技等最新發展技術,則號稱可以橫跨所有立場與位置,成為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社會型態。
出發點不同 形成迥異的實踐策略
「共」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其在學術思潮、社會運動、都市規劃、地方創生、生態保育等領域存在已久,而在表演藝術的脈絡中,每個「共」要對應的對象,皆是針對日益專業化、市場化與全球流動液態化的藝術生產體系,也就是由城市競爭、國家補助、各式各樣的藝術計畫所形塑的藝文生態結構,以及在其中的創造性個體要如何生存與創作。然而,「共」是為了擁抱市場化還是維持批判性距離,是要培育藝術工作者的適應力,還是要創造替代方案,每一個「共」都會因出發點的不同,進而形成迥異的實踐策略。
在光譜的右端,也就是將「共」作為合作之道以擴大藝術市場與產業鏈,其便會強調藝術工作者的全球移動性、作品流通性與攜帶性、行銷與觀眾開拓、品牌經營。「共」的基礎,在於藝術工作者的善於連結、夠有彈性、適應力強、懂得行銷自我,以此組織起各種場館共製、藝術節、雙年展、藝術市集、藝術媒合與資訊網絡,著名的例子如歐洲舞蹈中心網絡(European Dancehouse Network)、全美表演藝術經紀人協會(Association of Performing Arts Presenters)、東京表演藝術市集TPAM(Tokyo Performing Arts Market)、首爾表演藝術市集PAMS(Performing Arts Mart in Seoul)。基本上,在眾多場館落成、開張之後,台灣的表演藝術領域正積極地往這一塊的「共」大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