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聲喊出自己的名字
(Norman Normal 繪)

作為一名表演者,總會期待演出謝幕可以獲得滿滿的掌聲,但我常提醒舞者,無論掌聲大小,都不要影響心情,謝幕除了感謝前來觀賞的觀眾之外,深深一鞠躬也是對自己、對所有努力付出辛苦的工作夥伴的感謝。但除了掌聲,我更希望觀眾可以認識台上的每一位舞者,所以謝幕讓舞者自我介紹已成了舞團的傳統。現在國際市場慢慢打開,我也很希望這個傳統也能保留,無論我們到哪裡,都可以大聲喊出自己的名字。

今年夏天,我們正好在馬來西亞演出,當然就不能錯過讓觀眾認識舞者的機會,只是這次要用英文自我介紹。

“Marauvan, i Siyang ku ngadan Kemay i danadnaw(卑南族語). 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 Siyang. Siyang is my traditional name. I come from Taitung, Taiwan Pinuyumayan tribe.” 因為原住民口音實在太重,旁邊的舞者都在笑,王傑對其他舞者說不要笑,現場觀眾熱烈掌聲,氣氛變得輕鬆。”Okay. My English is not good, but I want to tell you. Today I am very happy to share my 土地 beautiful song for you. 我自己也很感動。” 講完掌聲如雷。

“Nga’ayho salikaka mapolong ci Kaniw kako(阿美族語). My name is Kaniw. I am from the Amis tribe, and Amis are the most beautiful and handsome people in Taiwan.” 全場為張杰歡呼。

Morikilr(孔亞明),卑南族。”Actually,Iam a nurse but I prefer perform on stage. And that is why I am here.”「離開舞團兩年半之後,能再回來一起在舞台上演出,我覺得很榮幸,今天演完就要回台灣,回到醫院上班了(哽咽),剛剛準備出場的時候有一點感慨,來這裡兩個禮拜,我很珍惜可以表演的機會,可以分享台灣的故事給大家,我很驕傲。」此時站在我旁邊的王傑已經淚流滿面。

「ti aulu a ku ngadan, Paiwan,排灣族,我從9歲開始跳舞,今年就要滿29歲,跳舞20年,帶我到了很多的地方,我很開心用我最喜歡的舞蹈來分享故事。」aulu(高旻辰)是創始舞者,今年4月在國家戲劇院演出《我.我們》第一部曲,aulu在台上含淚的說爸爸媽媽從小培養他,終於踏上從小就夢寐以求的舞台,坐在觀眾席的家人都流著眼淚為他喝采。

Kwonduwa(孔柏元),卑南族。「38歲B型,身高176,體重1xx,母胎單身,最大的心願就是可以談一場戀愛。」

giljigiljaw(陳忠仁),排灣族。「我是因為被霸凌而開始跳舞,我用跳舞治療自己,2016加入舞團,老師卻說我跳舞沒有靈魂,每次搭火車都在流淚。在舞團工作的這幾年,不斷地找尋自己,現在更自信也無畏懼地展現最獨特的我。」

周堉睿,台中人。「我是北藝大舞蹈系畢業,目前是一個銷售員,外送員,也是舞蹈老師,雖然做很多工,但我不會放棄任何上台演出的機會。」

小志(陳聖志),客家人。「我一輩子都不曾想過,有一天我居然可以用自己的母語來介紹自己,而且還是在國外。我是客家人是到舞團之後才覺得這麼被重視,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的文化是這麼重要,也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在演出中講客家話。所以我非常感謝我的阿婆,因為她從小跟我說母語,讓我知道原來會講母語是這麼重要的事情。」在《路吶》的段落中,王傑分享他打獵的經驗,原來是開心傳達原住民狩獵文化之重要,結果兩人因文化上的認知差異而發生口角,小志最後丟下一句:「連你自己的族語都不會講,還跟我講什麼傳承文化!」讓王傑當場語塞,而坐在觀眾席的我,也重重地被打了一拳。

許庭瑋,彰化人。他沒有講英文,而是以流利的閩南話自我介紹,我在旁邊聽的也特別感動。無關觀眾是否聽懂,看著其他舞者都用自己的族語問候,他當然也要用他最熟悉的語言分享他在馬來西亞演出的感動。

全世界應該沒有一個舞團,在謝幕之後還要自我介紹吧!聽過無數次的介紹,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穫,交雜著笑聲與淚水,正是舞者最真實的樣子,很難不喜歡他們,而能用母語在台上大聲喊出自己的名字,我是誰,我從那裡來,也是對自己最驕傲的鼓勵。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