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夜與友人》獲選人氣劇目第一名和最欣賞本地導演。(阿飛 攝 友人創作(藝術)劇團 提供)

近兩年澳門劇場界都會出現兩個年度演出的票選活動,一個是表演藝術評論網站「評地」的劇評人「年度回顧」,另一個是網上平台「Art騷共同體」的「本地舞台劇網上票選」。

兩者均為年度表演藝術類回顧活動,分別為從2023年首辦的「本地舞台劇網上票選」開放予「全民投票」,並選出最高票數的「人氣劇目」、「人氣男、女演員」、「最欣賞本地編劇」、「最欣賞本地導演」。獎項揭曉當日會舉行線上直播,除公布最高票數者之外,還會邀請嘉賓回顧過去一年的劇場現象。2024年的「大贏家」可說是友人創作(藝術)劇團的《那夜與友人》,該劇同時獲得「人氣劇目」第一名和「最欣賞本地導演(及其作品)」,而主演的吳嘉偉亦獲得最高票數的「人氣男演員」。該劇翻譯自日本劇作家山本卓卓(Suguru Yamamoto)的劇作,由澳門戲劇演員黃湘雅進行中譯, 2022年於「全球優秀劇本讀劇節」進行過一場讀劇演出,讀劇和正式演出的導演均為這次獲得「最欣賞本地導演」的趙啟業。澳門資深劇作家李宇樑獲得「最欣賞本地編劇(及其作品)」,龔嘉敏則連續第2年獲得最高票數的「人氣女演員」。

而自2021年起由「評地」網站舉辦的「年度回顧」則著重「具討論性」而非「最佳」的演出和現象/事件,像剛過去的一次就命名為「不選十大沒有最佳但可以講5分鐘的2024澳門劇場」。網站先邀請駐站評論人先在線上提名去年特別具討論價值的「演出」和「現象/事件」,第2階段則就票選出來的演出和現象/事件進行現場座談討論,然後再將記錄發表於「評地」網站和《劇場.閱讀》季刊上。今年共13位評論人參與線上票選出11個值得討論演出,最後參與第2階段「現場座談」的則只有7位,共討論了9個演出,並同時就「票房與宣傳方式」、「《造美之城》禁演事件」、「北上演山」等2024年的重大劇場現象╱事件」進行了討論。

兩個「年度回顧」雖然都以澳門劇場為對象,但無論票選的動機與方式都不一樣,至於選出的劇目部分相同,但大部分在演出規模、類型上呈現出較大的差異。請參下表:

本地舞台劇網上票選

十大人氣劇目

評地年度回顧

2024年最值得討論的一個演出

《裁決》

(曉角話劇研進社)

《裁決》

(曉角話劇研進社)

《不道德的審判》

(一戲一格劇團)

《不道德的審判》

(一戲一格劇團)

《科學/怪人》

(演戲空間/第三十四屆澳門藝術節)

《咖哩骨遊記.特種兵攻略》

(足跡)

《小城風光》

(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

《咖哩骨遊記2024.自助遊》

(足跡)

《EYES ON meOW》

(夢劇社)

《身份》

(怪老樹劇團)

《史提芬周》

(兄弟班藝術會)

《流瑩》

(卓劇場)

《那夜與友人》

(友人創作(藝術)劇團)

《off|site.在場2024.三巴門》

(梳打埠實驗工場)

《身份》

(怪老樹劇團)

《名園茶聚.遠舶之城》

(自家劇場)

《大酒店有個荷李活》

(演戲空間)

《尋城記》

(兄弟班藝術會)

《戲劇春秋》

(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

《offsite.在場2024.三巴門》是劇評人回顧時討論最多的演出。(鄭冬 攝 梳打埠藝術工場 提供)
2024年度人物-王宇光廣告圖片
PAR360期年度特刊重磅發行廣告圖片

從上表中看到兩個不同平台上,只有《裁決》、《不道德的審判》和《身份》三劇目同時出現在兩邊。在「全民投票」下,「本地舞台劇網上票選」的演出中有3個為官方單位主辦,8個在澳門文化中心的小劇院和黑盒劇場上演,只有兩部在工業大廈的民間小劇場演出,嚴格而言只有夢劇社《EYES ON meOW》一個為澳門原創劇作。而「評地年度回顧」中,劇評人看來較偏好小劇場式和非常規空間中的演出,9個作品中全非官方單位主辦,有4個在非劇院中舉行,觀眾需要在演出進行中移動,只有兩個劇目於文化中心舉行,其中5部屬澳門本地原創劇作,內容多涉及本土歷史、記憶和身分認同等題材。

對於是否該舉辦「戲劇獎」的問題上,澳門劇場界內部多年來存在不同意見,在得出任何結論之前,上述兩個不同性質、面向和特色的平台,也足以構成一道由澳門劇場受觀所繪畫的多元風景。

2024表演藝術十大現象盤點!廣告圖片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5/02/09 ~ 2025/05/09
Authors
作者
2024年度人物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