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下簡稱北市交)近日完成了一次意義深遠的日韓巡演,不僅演出成果亮眼,更象徵著樂團正式朝「走入國際市場」的目標邁出穩健的一步,也具體展現了團長郭佩瑜所倡導的「務實經營哲學與穩健發展策略」。
穩健布局:從地方出發,開啟亞洲的敲門磚
郭佩瑜將這次巡演視為樂團在國際舞台上踩著穩定腳步前行的重要行動。巡演的城市選在福岡、熊本、北九州與韓國富川,並非一線大都會,而這樣的選擇其實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由於指揮大師殷巴爾(Eliahu Inbal)的合約限制,在6個月內需避開他近期曾演出的城市,因此郭佩瑜笑著比喻他們採取的是「從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
她認為,從地方城市建立口碑與關係,不僅務實,也能為未來更大的挑戰鋪路。「這是我們開啟亞洲的一塊敲門磚,期望能與更多亞洲音樂廳建立長期合作。」
務實經營:讓行政成為音樂的後盾
郭佩瑜出身公務體系,熟悉行政與財務運作,上任以來,她以「務實」為核心,為樂團打下穩固的行政基礎。她重視跨部門的「橫向聯繫」,讓節目、行銷等單位能同步運作,使音樂家能專注在最擅長的音樂專業上。
這樣的經營理念不只讓組織運作更順暢,也在財務上開花結果。她舉例,北市交的自有財源收入在她任內3年間已翻倍成長,展現了穩健經營的實力與遠見。
國際舞台的回響:成績亮眼的亞洲巡演
這次巡演的成果同樣令人振奮。5場演出全數受邀舉行對樂團的國際地位意義重大。票房表現幾乎場場爆滿,日本3場幾近售罄,韓國的門票更在開演前就銷售一空。結合殷巴爾的國際影響力與北市交的整體實力,樂團成功在亞洲市場留下深刻印象,也為未來更廣闊的巡演版圖鋪下基石。
巡演的過程,更成為團員彼此激勵與成長的契機。她笑著透露:「在日本首場演出結束後,回到飯店仍能聽見同事練習的聲音。」這份自發的投入與熱情,是樂團近年最動人的改變。郭佩瑜說:「讓團員走出台灣,是一種刺激,也是一種推力,讓他們在短時間內迅速訓練耳朵、培養默契。」
展望未來:打造台北的聲音,邁向下一個舞台
身為公立樂團的掌舵者,郭佩瑜始終兼顧藝術專業與公共責任。她強調,北市交不僅要追求音樂品質,更要回應城市的文化使命,透過樂團的品牌「夏日戶外音樂會」、「電影音樂會」等活動,讓古典音樂走進更多市民的生活。
展望未來,北市交即將迎來一位比殷巴爾年輕20歲的新任首席指揮亞歷山大.里柏瑞契(Alexander Liebreich),預計於 2026年3月上任。郭佩瑜相信,不同指揮的風格將為樂團注入新的聲音與活力,也會讓北市交能像世界一流樂團一樣,在多元合作中豐富自身的層次與色彩。
更長遠的願景,則在於打造「屬於台北的聲音」。郭佩瑜深知,樂團成立50多年來因場地限制而難以培養穩定音色,因此她積極推動臺北市立音樂廳的落成計畫。這項工程雖需6年,但她已開始與亞洲各地音樂廳建立聯繫,例如本次巡演中造訪的富川音樂廳,便是重要的學習與交流對象。
她期盼透過這樣的國際連結,讓北市交未來在亞洲音樂版圖上扮演更具分量的角色。而樂團也正同步規劃2027年的歐洲及亞洲巡演,為下一個里程碑做足準備。
當樂團一步步走向國際,這趟旅程不僅是演出與交流的成果,更是一場信念的實踐。從台北出發,北市交以務實為翼、以音樂為心,正為更遠、更大的舞台鋪路。





